互动金刚经

达真堪布:放生的心态

发布时间:2024-08-27 15:55:43作者:互动金刚

  我们的所作所为是善,还是恶,完全在于心态,不在于形式。若是心态没有调整好,心不善,行为就是不善。比如,吃饭可以变成恶,也可以变成善,也可以变成不善不恶。若你的心是善的,吃饭是为了更好地修行,是为了做一些善事,吃饭的行为就是善业。你也可以有菩提心的摄持,吃好、穿好是为了保护身体,身体健康是为了修行,修行是为了成佛,成佛是为了度化众生,这叫发菩提心。若有菩提心的摄持,吃饭的功德也是非常殊胜的。若是你有更高的境界,知道自身是一座圆满的坛城,为了保护坛城而吃饭,功德就更不可思议,这是密宗里讲的。

  这是拿吃饭来做比喻,其实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包括我们今天放生也是。从大乘的角度而言,若是你为了世间一些暂时的利益而放生,就变成恶业了;若是你不为自己,而是为众生去放生,就是善;若是你随着别人去放生,没有任何发心,就是无记了。所以发心很重要。若是发心不好,放生就会变成恶业。

  法有世间法和出世间法,善业有世间的善业和出世间的善业。这次放生时我们都要调整心态,心态不能是恶,也不能是无记的状态,要发善心,保持善念。

  第一种善是有漏的善,就是为了世间的福报,比如说为了得到人天的安乐去放生。我们经常讲出离心,如果没有出离心的摄持,只是为了世间的健康、长寿等福报去放生,这是一般的善,有漏的善。如果是这种发心,即使你再精进、努力地做这些善事,积累福德,也只能得到人天的福报与安乐,这个果报是投生到上三道,就是人、阿修罗、天人这三道,还是在六道里,也不离痛苦的本性。虽然你有一些世间的福报,但是这个福报是有染污的,你仍然有烦恼、痛苦。因为你做的善根是有漏的——有漏是指有烦恼的染污。因有染污,果就有染污。即使你有钱有权,也很健康、长寿,但是依然解决不了烦恼、痛苦的问题。这种善是一般的善,在佛法里叫人天道。

  第三种善是菩提道,就是有菩提心的摄持。

刚才讲的解脱道不求世间福报,但是求自我解脱。菩提道是不求自己解脱,只求利益众生,这叫菩提心。我们明天放生也要这样发心,我们积累的这些善根、功德完全是为了能成佛度化众生。这样发心是为了断除自私自利,这是有菩提心的摄持。

  什么是出离心呢?出离心不是要你离开家庭,也不是要你离开工作岗位,而是要你断除对世间的贪着,断除对世间的贪恋。你一样可以生活,一样可以工作,但是不能贪恋这些,否则你摆脱不了烦恼,摆脱不了痛苦。现在就是要断掉对世间的贪恋。“那我对世间没有贪恋了,不就没有动力了吗?”修行就是动力。修行就是尽责任、尽义务,了缘了债,这个心就是动力。了缘了债不是贪,而是真正的尽职尽责,这叫尽责任、尽义务。而贪欲是自私的,是想占有,这样你了不了缘,还不了债。所谓的“冤冤相报,没完没了”,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一讲出离心,有的人就以为好像什么都不能做、不能要了一样;一讲利他心、菩提心,就以为好像不能有一点儿自己的利益一样。不是这样的。放下贪欲,这叫出离心;放下自私,这叫菩提心。你不贪欲,才能了缘了债;了缘了债才能了脱生死。你不自私自利的时候才有真正的利他心。利他心是一切幸福与快乐的来源,也是圆满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唯一的方法。

  一切的压力都是自己给自己施加的,痛苦也是自己给自己造成的。佛法就是让你解脱烦恼、痛苦的方法。你放下贪心、欲望就可以解脱烦恼、解脱痛苦。同时,因果是不虚的,该得的你肯定会得到,该有的你肯定会有,你一点儿都不会受到影响和阻碍,一点儿都不会耽误,一样可以得到世间的福报。

  什么也不能有,什么都不能做,这叫放弃,不叫放下。放下与放弃完全是两种心态,放下不是放弃,放弃不是放下。放下是一种觉悟,放弃是一种逃避,所以不要害怕有出离心。我这样讲,有的人听明白了:“原来出离心是这么回事,有出离心太好了!”出离心是一种心态,是一种心的超越。

  一说菩提心和利他心,很多人又都误解了:“啊?不能为自己啊?”尤其是很多年轻人都这样认为:“我不为自己,谁为我呀?我不利益自己,谁利益我呀?”放下自私自利,全心全意为众生、为他人,这才是真正的利益自己。有智慧的人为自己的时候就去为他人,没有智慧的人为自己的时候直接自私地为自己,给自己带来的却是烦恼和痛苦,这样你的福德与智慧是不会达到圆满的。你去为他人,这种利他心的力量非常不可思议,你真有一颗利他心,真有一颗奉献的心,才能感动一切人、事、物。

  佛讲的是我们的生活和人生。希望我们不要把佛当作神,把佛法当作神话。我有一本书,名字叫《佛法是种活法》,讲的是最正确、最完美的生活方式,但我们现在不会生活。佛讲众生的所思所想与所作所为都是背道而驰的:我们想得到的是幸福和快乐,但是所做的一切却不是幸福和快乐的因,而是烦恼和痛苦的因,所以得到的只能是烦恼和痛苦。现在佛教给我们一个正确的生活方法,你以这种方法去生活,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你才能如愿以偿。

  你为什么对他们这么好?为什么这样为他们付出?就因为是“我的家人,我的孩子”,是由“我”来带动的,因为有“我”。把“我”去掉,没有这个“我”,你不可能这样为他们付出。现在要破除“我”,要放下“我”。“那我是不是不能为他们,不能利益他们了?”不是。你现在就发菩提心:“这都是众生,是与我最有缘分的众生,是最需要我的众生。”在家里以这样一个发心去利益和帮助众生,这叫菩提心。这样才能了缘了债,才能感化这些众生,这些众生也能对你都无比感恩,这样才能了这个缘,还这个债。

  我经常讲:火点上了,灰自然就有。学佛人首先要相信因果,因果是不虚的,你有付出就一定有回报,你不用求,也不用为这些去努力奋斗。佛法里讲:凡夫畏果,菩萨畏因。凡夫害怕果报,想的是结果;菩萨和修行人畏因,注重的是因,因改变了,果自然就改变了。我们经常讲忏悔,忏悔就是要忏除恶业。怎样才能忏除恶业呢?就是要发善心,提起正念,这样才能毁坏恶的力量,这叫对治。不用太在意结果,如是因,如是果,自作自受,因果是自然规律。

  学佛就是要规范自己的心和行为,主要是心态。尤其是大乘佛法里讲心,心善一切善,心恶一切恶。我们经常说念转业消,就这个意思。念一转业就消了,念不转业不消。虽然你整天念佛诵经,但念没有转过来,就不起作用。很多人都说:“我念佛诵经这么长时间了,做了这么多功德和利益,为什么还这么不好呢?”因为你念没有转。表面上看你很精进,整天把自己关在佛堂里或庙里念佛诵经,自认为是在学佛修行,但不一定。你是学佛,还是学魔;是修解脱,还是搞轮回,还不好判断,这些都在于心。

  佛是觉。你是不是在念觉?是不是在觉悟的状态中念?我越来越觉得汉文特别好,你看念佛、念经的“念”字,上面是个“今”字,下面是个“心”字。“今”指此刻、现在,就是当下;“心”,心安住于当下,安住于禅定的状态中,这叫“念”。心安住于当下的觉悟和智慧的状态中,这叫念佛。

  现在很多人都不明理,一说要解脱成佛,就觉得这是宗教里讲的迷信,根本不知道什么叫解脱,什么叫成佛。解脱是永远地解脱烦恼和痛苦;成佛是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都达到圆满。谁不愿意这样啊?谁不希求这些啊?这样说来,无论学佛与不学佛的人都一样愿意和希求,而真正能解除烦恼、痛苦和圆满福德、智慧的方法,就是佛法。

  现在的人,尤其是年轻人,总觉得:“我要生活,要工作,哪有时间做这些?”其实并不矛盾!因为真正的修行在生活和工作当中。

  我还有一本书,名字叫《掌握完美》。人人都追求完美,有的追求身体的完美,有的追求家庭的完美,有的追求事业的完美等等。想掌握完美,要有方法和智慧。书里有几句非常经典、精华的法语:“世上没有完美,想开了、想通了,就是完美;世上没有完美,知足了、少欲了,就是完美;世上没有完美,随缘了、放下了,就是完美。”这都是佛法,都是智慧。学佛不是要学神,而是要学智慧。

  《金刚经》里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讲的就是这个意思。暂时的东西都是假的,都是虚妄的。我们现在学佛是追求永恒的东西,是要回归自性。为什么说佛教不是宗教?因为佛教不是一般的宗教。一般的宗教崇拜神,崇拜造物主,认为神是人命运的主宰者,神在掌握着人的命运。而佛陀主张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自己是自己命运的主宰,改变命运要靠自己,解脱成佛要靠自己。这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大家要明白,要好好地修学佛法。

  密勒日巴尊者什么也没有,他一个人在山谷里,为什么每天还要唱歌、跳舞呢?因为他无法控制内心的喜悦,无法抑制内心的快乐,情不自禁地欢唱舞蹈。他唱的是金刚歌,跳的是金刚舞——没有丝毫杂染,完全是清净的,所以是金刚,和物质没有关系。

  我们经常讲福德圆满,就是无论到哪里,无论做什么,一切的机缘和条件都具备了,都能心想事成。福德圆满不是必须有几千万、几百个亿。饿鬼道有佛菩萨,旁生道也有佛菩萨,他们的福德仍然是圆满的,尽管表面上看他们是畜生和饿鬼。为什么说他们福德圆满呢?因为他们很知足。

  你真正有智慧的时候,一切都变成方便了。其实,一切的福德、智慧都是我们自性中本具的,要的时候显现,不要的时候就不显现,这也是我们所讲的感应。有感就有应,需要的时候有,不需要的时候就没有,都是任运自成。

  真正有智慧的人是一切随缘,随缘是一种欢喜和自在,但随缘不是随便。我们虽然嘴上都说:“随缘、随缘……”但实际上都是随便。随缘不是随便,放下不是放弃,都需要智慧和觉悟去把握!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互动金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