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莲华经分为七卷,共有二十八品。前十四品(序品第一至安乐行品第十四)是说一乘之因。后十四品(从地涌出品第十五至普贤菩萨劝发品第二十八)是说一乘之果。也可说前十四品是开权显实,后十四品是开近显远;都是说最上乘法。
本品叙述无量无边大菩萨,住在下方世界虚空中,他们从地下涌出。为什么?因为要供养妙法莲华经,要护持妙法莲华经的缘故。这些法身大土在往昔时,曾经为释迦牟尼佛的弟子。现在他们都来弘扬妙法莲华经。
【法华经第二品原文】
若有众生类 值诸过去佛, 若闻法布施, 或持戒忍辱、 精进禅智等,种种修福慧。 如是诸人等, 皆已成佛道。
诸佛灭度已, 若人善软心, 如是诸众生, 皆已成佛道。
诸佛灭度已, 供养舍利者, 起万亿种塔, 金银及玻璃、 砗磲与玛瑙 玫瑰琉璃珠, 清净广严饰, 庄校于诸塔。 或有起石庙 栴檀及沉水, 木蜜并余材, 塼瓦泥土等。 若于旷野中, 积土成佛庙。 乃至童子戏, 聚沙为佛塔。 如是诸人等, 皆已成佛道。
若人为佛故, 建立诸形像, 刻雕成众相,皆已成佛道。
或以七宝成, 鋀石赤白铜、 白镴及铅锡,铁木及与泥, 或以胶漆布、 严饰作佛像, 如是诸人等 皆已成佛道。
彩画作佛像, 百福庄严相, 自作若使人,皆已成佛道。
乃至童子戏, 若草木及笔、 或以指爪甲 而画作佛像, 如是诸人等, 渐渐积功德, 具足大悲心,皆已成佛道。
但化诸菩萨, 度脱无量众。 若人于塔庙、宝像及画像, 以华香幡盖、 敬心而供养。 若使人作乐,击鼓吹角贝, 箫笛琴箜篌、 琵琶铙铜钹, 如是众妙音,尽持以供养。 或以欢喜心, 歌呗颂佛德, 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
若人散乱心, 乃至以一华, 供养于画像,渐见无数佛。 或有人礼拜, 或复但合掌, 乃至举一手,或复小低头, 以此供养像, 渐见无量佛。 自成无上道,广度无数众、 入无余涅槃, 如薪尽火灭。
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 一称南无佛, 皆已成佛道。
【静水翻译憨山大师的讲解】
这段偈颂是详细叙述成佛的各种方便修行。
这里的各种方便:首先列举的是菩萨,其次列举的是人和天人---人和天人还不如二乘人。
佛40年所讲的三藏十二部法,正是二乘人成佛的方便(准备、铺垫、基础)。
因为恐怕二乘人不信三乘法是成佛的基础,所以佛在这里列举出菩萨,而且还列举了凡夫本来不是成佛之人的修行方法,以此来比较出三乘法完全可以作为成佛的基础,使他们对<自己能成佛>坚信不疑。
菩萨是没成佛的人。这里说他们已经成佛了,意思是显示<六度>是成佛的修行;
凡夫不是成佛的人。这里说凡夫如果能心地善良柔和、那就不是刚强难化的人,只要对佛法能随顺相信不违背,在佛灭度后虽然没见到佛,但只要能因为佛而发心学佛,或作佛事,比如:
为了供佛舍利而诚心造塔。用宝石或者哪怕就是小孩献上一把沙子;
为供佛像而诚心献出七宝。或者哪怕就是小孩玩耍用草棍、指甲画出佛像;
为恭敬佛诚心用鲜花音乐供佛。以至于向佛一举手、一低头表示恭敬;
或者见到佛像,散心称一声佛的名号。等等。
像这样微小的善行、善事、善因,只要慢慢积累,最后都能从佛那里知道【自心是佛】,而且都已经成佛了。
之所以一一都成佛了,就是因为: 众生都是诸佛心内的众生,也就是说众生都有佛性也就是心,这个佛性众生每天都在使用但却不知道自己有。
现在从佛那里知道了自己有佛性,知道自己有佛性就知道【自心是佛】,这样,任何一种修行就都是成佛的行持。
这就是所说的:只要有一个念头:相信【自心是佛】,那么就成佛了!
所以说:那些做了微小善事的人都已成佛了,这不是假话啊!
凡夫一旦成佛了,那么,上面凡夫所作的种种微小的善行,不就都成为成佛之前打的基础、做的铺垫了吗?
说<已经成佛>——天台宗有【六即佛】的说法:
所说的【理即佛】:就是佛性(真心)人人本来就有而已。
所说的【名字即佛】:就是闻到并理解【自心是佛】的道理。
所以,说<已经成佛>的含义就明白了。
所以列举出菩萨凡夫的修行来帮助显示二乘人能成佛。
如果二乘人能相信---菩萨的六度、凡夫的种种善行,都已成佛了,那么三藏十二部的方便法难道不是实相的妙法吗?二乘的涅槃难道不是成佛的正行吗?
关键在于: 真诚相信---【自心是佛】!
不怀疑佛说的话,当下直截就证得【诸法实相】了!
这就是如来运用方便显示真实的善巧,足以看出世尊启发二乘人生起成佛之心的诚恳迫切到了极点!佛的这种心情难以用语言形容了!
看经的人如果只是随着文字理解,而不体会佛的心意,那么就难以领会这个妙法的奥密了。
【法华经原文】 于诸过去佛, 在世或灭后, <若有闻是法, 皆已成佛道>。
【静水翻译经文】在过去的佛那里,不管是这尊佛在世不在世,
只要是闻到了法华经的人,就都已经成佛了。
【静水翻译憨山大师的讲解】 这四句是总结:过去诸佛,佛佛道同。
学三乘法的人,在序品第一佛放的大光明中,都亲眼见到了这个偈颂里佛所讲的菩萨、凡夫的种种修行。
凡夫供塔等,都是佛灭度以后,因为对佛有亲近感所以发起的善行,这种随意的善行最后都成佛了,何况佛特意开设专为引导二乘人成佛的三乘法呢?
附【憨山大师讲解】
若有众生类值诸过去佛(至)皆已成佛道。此颂历叙异方便也。今异方便,首举菩萨,次举人天,而不及二乘者,以今九部法正是二乘成佛之方便,因恐不信,故引菩萨凡夫非分之法,以助显之,使其必信无疑也。 菩萨,乃未成佛之人也。今言已成者,意显六度,乃称真实相之行也。 凡夫,乃非成佛之人也。今言若善软心,则非刚强梗化之人,但能随顺佛法,信心不逆者,以凡夫中有此柔软之心,于佛灭后,虽未见佛,但能因佛发心,或为供舍利,诚心造塔,以用七宝,乃至童子之聚沙,或为供像诚心七宝,以至童子草木爪甲之戏画。或为供佛,诚心华香伎乐,以至散心举手低头之恭敬。或散乱心见佛,一称其名号,如是种种众行微因小善--- 盖皆从佛发心也。 所以一一皆已成佛者----以众生乃诸佛心内之众生,但日用而不知有。 今从佛发心,则知有佛,知有则自心全体是佛! 是以凡作一行皆是佛行,所谓一念信心即得菩提! 故一一言皆已成佛道,非虚语也。 言已成佛者,天台六即--- 若理即---则具之而已。 若名字即---则知名识字,已成之义明矣。 所以举此诸行为助显者. 苟二乘人能信菩萨之六度凡夫之众善皆已成佛,而九部之方便岂非实相之妙法,二乘之涅盘岂非成佛之正行乎? 端在---谛信---自心! 不疑佛语---当下直证---实相---矣。 此如来开权显实之善巧,启发二乘迫切恳至之心,难以言语形容矣。 观者若但随言说而不深体其心,则于妙法难窥其奥。
◎于诸过去佛在世或灭度若有闻是法皆已成佛道。 此颂结过去道同也。三乘皆亲见佛所说之行也。凡夫供塔等,皆佛灭后,乃因佛旋发之行也。适然之行尚成佛,况特立之法乎?
版权所有:互动金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