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金刚经

宗教的生态智慧与科学发展观

发布时间:2023-12-04 12:54:12作者:互动金刚

宗教的生态智慧与科学发展观

  迄今为止,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中国境内30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中,与宗教有直接关系的达12处之多。这说明,宗教在生态保护方面有着悠久的传统,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实际上,在各宗教的经典教义中,有许多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论述。如今,科学的发展观正在成为指导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理论尺度,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弘扬宗教中蕴含的生态智慧,推进环境保护工作,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本期,我们约请了5位相关人士,就这一问题进行了笔谈。

  作者为苏州戒幢佛学研究所:宗舜

  佛教是一个充分尊重生命、尊重自然的宗教,而且,这一观念从最初起,即通过佛教的教义和戒律得到传播与实践。

  佛教把生命状态分为两种,即有情众生与无情众生。人与动物等属于有情众生,植物乃至宇宙山河大地属于无情众生。有情众生又依生活的世界分为六类:天道有情、阿修罗道有情、人道有情、畜生道有情、饿鬼道有情、地狱道有情。尽管在佛经之中强调,佛陀乃是出现于人间,在人间成佛,所以六道之中,最尊贵的是人道。但是,佛教确立“六道轮回”的观念,说明如果生活在人道的有情造恶业的话,将来仍然会堕落到饿鬼或者地狱之中,并非一成不变。所以,佛教虽然肯定人在六道中的特殊性,但并没有“唯人独尊”,其他万物都是为我所用、必须无条件为我服务的观念。相反,佛教一再强调,因为六道的轮回,一切有情众生之间,有着不可思议的亲缘关系。《梵网经》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从这点出发,佛教坚决反对杀生,不仅不能杀人,也不能杀害其他五道的有情。不仅不能杀害,也不能损恼他们。佛教戒律里面,有很多不得鞭打牛马,让牛马过于负重的规定。而是要本着这些众生曾经是我的父母,曾经生养过我,曾经于我有恩的想法,要对他们时时怀着感恩之心,并用各种方法使他们脱离苦难——最根本的办法就是教化他们通过学佛而成佛,彻底断除生死轮回。而对于大心菩萨来说,更是发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地藏菩萨)。所以,佛教对待有情众生最根本的两点,是平等和报恩。

  佛教对待无情众生的态度,与对待有情众生的态度是紧密相关的。佛教并不因为花草树木、山川河流的“无情”,而轻视他们甚至滥用和浪费他们。佛教把我们由于过去世之业因而感得的有情之身心生命称为“正报”,把国土世间等无情众生,称为“依报”。佛教认为,外在的环境乃是有情众生“共业”所感之果,也就是说,“依报”的好坏,是由有情众生来决定的。如果有情众生都心存善念、勤行善业,则依报就会变得美好,如西方极乐世界的和乐、富足与庄严,就是由于阿弥陀佛及往生有情的功德所感。反之亦然。从这一点来说,佛教更强调“人祸”,而不是“天灾”,因为一切天灾的根源就是人祸!从佛教的观点来看,要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重点不在外部的自然界,而在我们的内心世界。只有通过不断的内省,迁恶向善,由“净心”实现“净土”。佛教戒律中规定,不可“以恶心故放大火,烧山林旷野”(《梵网戒》),比丘不得“踏杀生草,断众生命”(《四分律》),并反复强调对自然财富的珍惜和合理利用。甚至在合理合法的饮食之时,也要“食存五观”,要观想此食垦植收获舂磨、淘汰炊煮,所费功夫甚多,而且施主减其妻子之分,为求福而施,故受食时,要“计功多少,量彼来处”。要反省自己的德行,是不是受得起施主的供养。要对于饮食滋味不贪美味,不憎粗砺。要把饮食看成是治疗“饥渴疾病”的良药,为修成道业而受用饮食。所以,佛教对待无情众生最根本的两点,是自律和珍惜。

  佛教生态智慧的出发点是慈悲的精神。在《普贤行愿品》中,有一段特别令人感动的话:“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是呀,当我们用慈悲的眼与心去对待一切众生的时候,时刻不忘众生成就了我们,我们又怎能不与其他生物和谐共处,而整个世界又怎能不实现可持续发展呢?

  作者为北京联合大学民族与宗教研究所:尹志华

  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之一。为了增强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环保观念,挖掘、弘扬已有文化资源中的生态智慧,是一项十分必要的工作。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道教,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具有深邃的生态智慧,值得我们关注和借鉴。

  道教从“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出发,十分重视人对环境的依赖关系。道教认为,维护整个自然界的和谐与安宁,是人类本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太平经》说:“夫人命乃在天地,欲安者,乃当先安其天地,然后可得长安也。”要“安天地”,就要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因此,《阴符经》开篇即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观天之道”就是认识自然规律,“执天之行”就是掌握和利用自然规律。人类的本领就在于此,所以说“尽矣”。若不懂得自然规律,凭主观意志盲目行事,便如《道德经》所言,是“不知常”,必然“妄作,凶”。故而《阴符经》告诫人们:“自然之道不可违。”

  道教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生成的,因而“一切有形,皆含道性”。万物都有按照道赋予它的本性自然发展的权利,人类不应该随意对它们进行杀戮,阻碍它们实现自己的价值。“天地之大德曰生”,人应该“与天地合其德”,对万物“利而不害”,辅助万物成长,而不应该以毁灭各种自然物的行为来扼杀宇宙的生机。

  道教认为,“天道无为,任物自然”,人们应该遵循天道,不要随意干预自然界的客观进程。为了在对自然物采取的各种行为中正确地贯彻“自然无为”的原则,道教主张以“道”观物,反对以“我”观物。以“道”观物,实际上就是从宇宙整体的角度来审视万物,这样就能清楚地看到不同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所处的序列、所起的作用,从而能够根据自然本身的价值,从生命物种的保存、进化和生态系统的完整、稳定、完美出发,采取符合生态规律的行动。以“我”观物,则往往会从自身利益或主观主义出发,导致干预自然的行为。而人类对自然的干预,往往会诱发连锁反应,有时以意想不到的形式,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平衡。

  道教认为,人是道的中和之气所化生的,是万物之中最有灵气、最有智慧的物类。因此,道教把人放在“万物之师长”的位置,为“理万物之长”(《太平经》)。也就是说,人负有管理和爱护万物的职责。《太平经》说,人应该“助天生物”,“助地养形”,使自然界更加完美。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太平经》以自然资源的充足与否为标准来评价人类社会的贫富。《太平经》说:“所谓的富裕,就是什么都不缺。对于世界来说,天下万物都生长出来,一样也不少,这才叫富裕。上古时候,万物齐备,可称得上富裕。中古时候,物种已有所减少,可称之为小贫困。如今物种越来越少,已是大贫困了。”《太平经》这种以能否保护世界上物种齐全为标准衡量贫富的思想,不能不说有着深远的意义。

  道教主张“仙道贵生”,敬重生命是其重要教义宗旨。针对道门中人,道教在戒律中完全禁止杀生。而对普通人,道教则希望人们把慈悲之心扩大到动物身上,不要随意杀戮众生。《太平经》说:“夫天道恶杀而好生,蠕动之属皆有知,无轻杀伤用之也。”

  道教对保护植物也作了一些规定。《老君说一百八十戒》说:“不得焚烧野田山林。”“不得妄伐树木。”“不得妄摘草花。”

  道教戒律中还有保护土地及水资源的规定。《老君说一百八十戒》说:“不得以毒药投渊池江海中。”“不得妄凿地毁山川。”“不得竭水泽。”“不得以秽污之物投井中。”“不得妄开决陂湖。”这些戒律对在农业经济条件下制止环境污染起过一定作用。

  道教的人生观也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智慧。道教提倡“少私寡欲”,主张“知止不殆”。这一思想,对于我们树立适度消费观念,以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对全球性的环境恶化问题进行反思时,许多有识之士指出:人类的生存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类自身的问题,是人类生活方式的问题。正是那种向外索求式的、以满足各种欲望为目的的生活方式导致了对环境的掠夺和破坏。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的欲望则是无穷的,为了缓和这一矛盾,人们在谋取利益的时候必须要有所节制。只有如道教所说的“知止”、“知足”,才能维持人与自然的谐关系,才能“常乐”、“不殆”。

  作者为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从恩霖

  伊斯兰教主张以仁爱之心爱护生态,注重环境卫生,强调把开发自然与保护自然相结合。伊斯兰教一向认为,自然生态就是真主创造的一切客观存在,对自然生态的认识有其客观规律性,人类能够利用这种规律来规范自身行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

  伊斯兰教对于自然生态的核心观点与当今所提倡的科学发展观是相一致的:1、人类不能离开环境而生存,也不能离开自然生态环境而发展,彼此是唇齿相依的关系。《古兰经》云:“他以大地为你们的安息之所,他为你们在大地上开辟许多道路,以便你们达到旅行的目的地。”(43∶10)2、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应该珍惜真主赋予人类的生存条件,努力保护地球自然生态的平衡。《古兰经》云:“你们不要自投于灭亡。”(2∶195)3、发展人类文明不一定必须以损坏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伊斯兰教的这些关于自然生态观的理论,既是对穆斯林的教导,同时也对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启迪。

  一、自然生态与人类始终是相互依存和制衡的关系。正如《古兰经》云:“真主创造天地,并从云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产各种果实作为你们的给养;他为你们制服船舶,以便它们奉他的命令而航行海中;他为你们制服河流;他为你们制服日月,使其经常运行,他为你们制服昼夜。”(14∶32-33)

  在人类与自然生态的关系问题上,伊斯兰教坚持人类与自然生态应该相互协调、互相依存,主张用“人类与自然生态和睦相处、共存共荣”代替“人类是自然生态主宰”的观点,进一步确定了人类与自然生态平等相待的道德关系。伊斯兰教不仅将热爱真主所创造的自然生态环境作为“善功”,而且作为衡量是否顺从主命的标准。主张:凡是敬畏真主者,必须爱护自然生态。穆罕默德圣人曾说:“聪明的人是自我清算而为后世准备善功者;愚蠢的人是顺从私欲却妄想真主饶恕者。”长期以来,人类总是过高地欣赏和估量自己的智慧和能力,遗憾的是,人类迄今为止,还没有找到一种可以脱离自然生态环境而独立生存的办法和途径。伊斯兰教认为,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一样是真主的创造物,与人类是平等的关系,而不是崇拜与被崇拜、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二、主张“两世兼顾”的思想,合理开发自然。伊斯兰教生态观既要求考虑现世,更要求穆斯林着眼于将来,确保子孙后代的繁荣昌盛。人类相对于自然而言,其生命是短暂的;而自然存在期则需要无数代人去遵循其运行规律,共同享受自然生态环境的恩赐。

  伊斯兰教主张,人类应该不断寻求自我发展与自然生态的平衡点,达到人类和自然的和睦相处、长期共存、共同繁荣。人类绝不能被纷繁复杂的自然生态所迷惑,也不能对自然生态环境简单地顶礼膜拜,而是要通过接近自然、观察自然、探索自然,了解自然的特点和规律,从而在各种科学研究上做出成就。

  三、在欲望和理智之间,伊斯兰教主张要用理智战胜欲望,确立了伊斯兰教的生存道德观。理智者凭借着智慧,可以辨别和把握合法与非法、正当与不正当、有利与不利的界限。破坏我们周围的生态环境,就意味着人类自我毁灭。《古兰经》云:“凡你所享的福利,都是真主降赐的;凡你所遭的祸患,都是你自讨的。”(4∶79)自然生态和人类一样,都来自真主造化,善待生态,就是善待人类自身;破坏生态,就是对真主恩赐的亵渎,对自身的虐待。《古兰经》云:“行善者自受其益,作恶者自受其害。然后,你们要被召于你们的主。”(45∶15)

  总之,伊斯兰教的生态观是和当今我们所倡导的科学发展观相一致、相协调的。在处理人类与自然生态的关系上,伊斯兰教坚决摈弃人类自我中心主义和狭隘的功利主义;在处理当代人类利益和长远人类利益的关系上,伊斯兰教坚决反对贪婪和短视;在物欲享受和理智之间,伊斯兰教主张用理智战胜欲望;在人类的个别利益与共同利益上,伊斯兰教选择团结协作和互相制约。这些主张,无疑会推动人类生态道德观和精神的高扬,是切中实际的生态保护观,是伊斯兰教生态智慧的集中体现。这些主张对推动环保工作,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作者为中国基督教协会:阚保平

  经济发展是每个国家和民族都在追求的目标,但是科学的发展是不能以杀鸡取卵的方式进行的。如果没有长期的科学的发展目标,只追求短期利益的发展方式最终必然导致自然资源耗尽、生态被破坏、人类生存环境恶化。这样的发展结果与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相互冲突的。

  《圣经》一开始上帝创造世界的故事,清楚地说明上帝创造自然界中的万物并且要人来管理,并且强调说上帝是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类并要求人类来管理他创造的世界。在伊甸园的故事中也说明上帝把人安置在伊甸园里并要求人耕作、看守。从这两个故事中都可以明确地看到,世界上的资源足够人享用,而且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不只是从中得到自己赖以生存的资源,而且还要耕作、管理、看守和保护。在伊甸园的故事中,上帝规定了人可以“随意”享用园中任何果实,但惟独不能食用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实。这里似乎在暗示一个界限,即人对自然的享用是有限制的,不能用尽一切资源。在后面的《圣经》记载中,具体规定了安息年,而且在安息年中不可耕作。《圣经》中的这些规定不仅仅是宗教意义的规定,也是对于人的责任的规定和对保护自然生息的规定。只有在人的生息与自然生息达到平衡的情况下,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才可能是合理的、长期的、稳定的。一旦这个平衡被破坏了,人类本身的生存就会出现危机。

  耕作是管理的一部分。我们可以把《圣经》中说明的人需要进行耕作的责任看作是人对发展的需要,而管理是对于人负有保持上帝的创造的状态的责任。发展是为了人类能够更好地生存,管理是为了能够使自然保持适于人类长久生存。亚当和夏娃因为破坏了上帝创造的规则而且违背了上帝对于他们在创造中应该负起的责任,打破了上帝为人在自然中规定的界限而被赶出了伊甸园。对此我们应该反省,人类如果不遵循上帝创造的秩序和状态,对于自然任意剥夺,人类最终必然会失去自己的家园。

  西方世界早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于通过武力对亚洲、非洲、美洲大陆的自然资源的掠夺。现代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则来自于通过以“文明”的方式和以技术换资源的方式继续保持对发展中国家自然资源和经济的掠夺。一个汉堡包可以换几公斤玉米,一杯星巴克咖啡可以换取二十左右公升的汽油。有些发展中国家之所以贫穷落后,主要原因之一是他们的资源被大量掠夺。很多人都憧憬那种以消耗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奢侈生活,可是一旦自然资源被耗尽了怎么办?《圣经》中有一个故事,耶稣用五张饼和两条鱼使五千人吃饱。如此有限的资源能够满足那么多人生存的需要,关键在于大家怀着感谢造物主的心进行了分享。与此相反的是尽管目前世界上的石油资源还不太匮乏,但是有些国家为了能够尽量地占有石油资源来保证自己的利益,因此导致了国际上的紧张局势和战争。

  中国的经济发展起步较晚,我们现在正在努力赶上发达国家。但是发展得晚并非都是消极的。有很多国家的发展之路我们可以参考借鉴,我们可以避免很多别人已经走过的歧途。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单纯追求经济发展而导致的严重后果,如生态失去平衡、环境被污染、社会问题严重等。中国需要富强起来,中国人民需要过上富裕的日子。但是致富需要一个有伦理依据的目标,富裕也需要一个有伦理为依据的手段。发展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伦理问题,因为发展伦理决定了发展方式。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必须要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伦理,这就是科学的发展观。

  从基督教的观点看,合理的发展必须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前提。上帝为人类创造了这个适合于人类居住、生存的世界,上帝也把管理和保护这个世界的责任托付给了人类。人有上帝的形象,因此人有责任管理和保护这个世界,保证人类生存的方式能够合理,保证人与自然能够和谐,保证全人类都能够安居乐业。这是人类生存的需要,也是世界和平的需要。

\

  作者为山西省黎城县城内天主堂:李国亮

  宗舜法师:宗教的生态智慧与科学发展观

  生态环境保护是当今时代面临的一个大课题。在天主教的经典和神学思想中,有许多关于生态保护的观点和理念,值得进一步发掘与阐扬。概括来讲,天主教的生态环保理念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天主是天地万物的主,而非仅仅是人的主;二、人被赋予权力治理和管理天地万物,而管理与保护不可分;三、天地万物“样样都好”(创,31),人对之当怀感恩、赞赏之心,并藉之愈显主荣。

  人与其它的受造物是什么关系呢?人和所有的受造物与创造者——天主又是何种关系呢?这两个问题涉及到天主教生态环保理念的核心,是认识天主教生态环保思想的基础。《圣经》的第一句话是:“在起初,天主创造了天地。”(创,1∶1)接下来就说天主创造了天、地、水以及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和长的、水里游的。藉此,我们当明白我们人与其它受造物以及所有的受造物与天主的关系了:首先,人与其它所有的受造物一样,都是主的受造物,处在一个层次上,地位平等。正因为如此,人对与自己平等的其它受造物就没有生杀予夺的大权。其次,天上、地上和地下以及其中所有的一切共有一个造物主——天主,换句话说,天主是所有受造物的主,而非仅仅是人的主,正如天主藉依撒意亚先知的口所说的“上天是我的宝座,下地是我的脚凳”(依,66∶1)。人如果自诩可以随心所欲地对待天主的受造物,那是有亵圣之过的。“万物受自于天主,应视为天主的手工,而予以尊重。”(《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37)

  天主造了万事万物之后紧接着就是造人,其目的是“管理海中的鱼、天空的飞鸟、牲畜、各种野兽、在地上爬行的各种爬虫。”(创,1∶26)之后,天主就对人发出了不带任何商量余地的命令:“治理大地,管理海中的鱼、天空的飞鸟、各种在地上爬行的生物。”(创,1∶28)虽说人与其它受造物地位平等,但人被赋予了“治理和管理”其它受造物的权力。我想,人有了“治理和管理”其它受造物的权力,同时人也有了保护好其它受造物的责任。因为责任与权力总是平衡的。《圣经》上说,天主看到自己的受造物样样都好,人的责任就是保持天主的受造物“样样都好”,“以正义和圣德治理一切”(同上,34),使其“样样都好”的品性能保持下去,并发扬光大,否则,人就失职了,在天主前就有过失,甚至有犯罪之嫌了。“人类智能越增进,则人及团体所有责任也越扩大。”(同上,34)

  天主每完成一样创造工程,都要说:“好。”实际上也真是如此。天地万物各有各的规律,各有各的性能,各有各的美丽,“看,天空中的飞鸟……野地的百合花。”(玛,6∶26)“揆诸造化工程的本质,万物皆各具有其稳定性、真实性和美善,以及其固有定律和秩序”(同上,36),我们当“常在受造物的言语中听到天主的声音”(同上,36),当欣赏、讴歌、爱护、善待天主的受造物。因为“上主对待万有,温和善良,对他的受造物,仁爱慈祥”(咏,145∶9)。由此看来,作为天主教徒,我们致力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善行义举,既是荣主之举,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有益之举。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互动金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