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金刚经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释要

发布时间:2023-10-16 10:17:00作者:互动金刚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释要(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满足千人。菩萨摩诃萨十千人俱。以大庄严而自庄严。皆悉已住不退转地。】

  自‘如是我闻,至菩萨摩诃萨十千人俱’,此有六种因缘,亦曰六种成就。如是为信成就,我闻为闻成就,一时为时成就,佛为能说法的主成就,在某处为处成就,与大比丘及菩萨众俱为众成就。

  此为结集经人之语,非是佛语,故曰证信序。世尊将入涅槃,阿难请问世尊,结集经时,经首应安何语。佛答一切经首,皆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与某些大众宣说此经。

  舍卫译曰丰德,系波斯匿王所都之国。祇树是言园中之树,系波斯匿王的太子只陀所布施的。给孤独即悉达长者,以周给孤独故得名。此园系给孤独长者所施,故名给孤独园。

  比丘有三义,一、乞士:上乞法以养慧命,下乞食以养色身。比丘托钵乞食清净自活,于己可除其我慢、精进佛道,于众生可除其悭贪令修布施为作福田。二、破恶:比丘出家受具,破身口七支恶。三、怖魔:比丘出家,佛眷属增盛,故魔生恐怖。

  比丘系梵语,因其多义故不翻。

  大比丘是赞叹意,大有大多胜三义。大者,言是等比丘,人天所敬,有学小乘中至尊。多者,言是等比丘,博学多闻,强记广识,遍通内外经典。胜者,言是等比丘,知见殊胜,出过九十六种外道。

  菩萨摩诃萨,翻译为大菩萨。有人说是地上菩萨,有人说是八地以上菩萨。

  菩萨摩诃萨具云应为菩提萨埵摩诃萨埵,萨埵者译为有情。大般若经云,菩萨摩诃萨,于大有情众中,定当为上首,故复名摩诃萨。

  又云,‘大有情众者,谓住种性,第八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独觉地,及初发心乃至不退转地菩萨摩诃萨,是名大有情众。’

  所谓种性有五,一、习种性,是十住位菩萨。二、性种性,是十行位菩萨。三、道种性,是十回向位菩萨。四、圣种性,是十地位菩萨。五、等觉性,等觉位菩萨。今云住种性,便是从住位以上菩萨便是大有情。

  第八预流,便是四双八辈之圣人。从第八预流向算起,历经预流果,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从阿罗汉果算到预流向,故曰第八预流,这些圣人都是大有情众。

  再向上乃至独觉地,独觉地便是辟支佛。若准前文,应包含独觉向。

  初发心乃至不退转地菩萨摩诃萨,初住位菩萨名发心住菩萨,故即从初住算起。不退转地菩萨摩诃萨,是八地菩萨。因为八地以上入无功用道,故名不退转地。

  故八地以还之菩萨及二乘圣人,皆为大有情众。若准这段经文,菩萨摩诃萨应为八地以上的大菩萨。

  大庄严者,福慧二种庄严也。因为这二种庄严能圆满无上佛道,故名大庄严。欲圆满福庄严,应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五种波罗蜜。欲圆满慧庄严,应修般若波罗蜜。这些大菩萨,都以六度万行而自庄严。皆悉已住不退转地。就一般而言,不退有三,即一、位不退,二、行不退,三、念不退。依弥陀要解,位不退,入圣流不退堕凡夫。行不退,恒度众生,不退堕二乘。念不退,心心流入萨婆若海。今约地上菩萨言,初地至六地,习行有时不进,名为行退。七地名远行地便无行退,然犹是有功用道,或起爱习气,故名念退。八地以上入无功用道,永绝三种退,故名不退转地。

  【其名曰弥勒菩萨。文殊师利菩萨。无碍辩菩萨。不舍担菩萨。与如是等大菩萨俱。】

  略举菩萨名。

  【文殊师利童真菩萨摩诃萨。明相现时从其住处来诣佛所。在外而立。】

  童真菩萨,自然一于真如法性,不假功用也。童真又曰童子,在明入于无功用道也。

  明相现时,即黎明时分。黎明时分文殊师利菩萨,来到佛所在外而立。

  【尔时尊者舍利弗。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大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拘絺罗。如是等诸大声闻。各从住处俱诣佛所。在外而立。】

  次列声闻,余经多是先列声闻,后列菩萨。今经以文殊欲宣般若大法,故先列菩萨,次及声闻。

  于声闻人中,舍利弗智慧第一。于大菩萨中,文殊师利智慧最为第一,故经中先表此二人。诸大声闻,言舍利弗等皆回小向大之声闻也。略说声闻,有其四种。第一决定声闻,又曰定性声闻。此辈人久习小乘,今世遇佛,闻小乘教,道熟证果。今诸大声闻,皆非定性声闻。第二增上慢声闻,此辈人我慢甚重,薄有所得,谓为证果。实是未得言得,未证言证。第三退大声闻,此辈人本是菩萨,只为厌苦情深,中途心生厌畏,以至退大取小。舍利弗便是退大声闻。第四应化声闻,此乃佛及菩萨,以大悲心权巧示现,内秘己德,外现声闻。

  诸大声闻,亦各来至佛所,在外而立。

  【佛知众会皆悉集已。尔时如来从住处出。敷座而坐。告舍利弗。汝今何故。于晨朝时在门外立。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文殊师利童真菩萨。先已至此住门外立。我实于后晚来到耳。】

  今欲明般若精微,须是大智慧者应机。文殊菩萨及舍利弗尊者,分别于菩萨及声闻众中,智慧最为第一,故世尊先问此二人。

  非佛不知文殊先到,不过故意先问舍利弗耳。欲令舍利弗自示谦德,舍利弗虽于声闻众中智慧第一,然较文殊却是远逊不如。故曰我实于后晚来到耳。

  【尔时世尊问文殊师利。汝实先来到此住处。欲见如来耶。文殊师利即白佛言。如是世尊。我实来此欲见如来。何以故。我乐正观利益众生。我观如来如如相。不异相不动相不作相。无生相无灭相。不有相不无相。不在方不离方。非三世非不三世。非二相非不二相。非垢相非净相。以如是等。正观如来利益众生。】

  欲见如来者,是见法实相也,非是以色相取佛。色相随乎生灭,不能为众生作皈依,不能利益众生。故金刚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诸法实相,亦即诸法如义,若人如是见,是为真见如来。实相即是诸法,诸法皆是实相,非是法有二,只怪众生见有差别而已。众生根机不同,所以同样面对佛,有见如来,有不见如来也。

  诸法实相是佛法身,所谓法身者,非是报化以外另有法身,而是报化即法身也,故曰报法身化法身。故大菩萨以机圆故面对报化即见法身。小机凡夫以钝根故,虽是法身,却见化佛。故报化即是法身,众生有见不见而已。若谓报身化身以外另有法身,则法身当有生灭,既有生灭岂是法身?

  法身常住尽于未来,故能为众生作无尽皈依。大乘理趣六波罗蜜经云,众生当皈依法身佛。因为报化幻现,法身为实,唯有真实始能为众生作无尽皈依而利益众生。故经云我乐正观利益众生。

  所谓正观者,是观诸法空相。若人能正观诸法空相,便知诸法假相幻有。若知诸法假相幻有,便知诸法如如不二不异。即此诸法空相,名为菩提,名为法界,名为如来。若不如此观者,便是邪观。

  诸法空相者,即一切法离一切相。即一切法者,成就一切事功也。离一切相者,不著一切虚妄也。以离一切相,故诸法如如不二不异。故经云我观如来如如相,不异相。

  以诸法不异相离一切相故,所以说不动相,不作相,无生相,无灭相,不有相,不无相。若谓有动相作相生相灭相有相无相,皆是著相,皆是差异相。

  在方离方,是著于空间相。三世非三世,是著于时间相。若不著空间相亦不著时间相,则一切法无二相,亦无不二相。无垢相亦无净相。如是一切相皆离,是如实空义。如实空即菩提,即法界,即如来。如果稍著于相,应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著相之人,必住有法。住于有法,故有生死轮转无穷。为度有情生死流转,故必须正观诸法空相。正观诸法空相,便是见于如来。故曰我实来此欲见如来,何以故,我乐正观利益众生。以如是等正观如来利益众生。

  【佛告文殊师利。若能如是见于如来。心无所取亦无不取。非积聚非不积聚。】

  佛告文殊师利说,若能如是见于实相而见如来,则心于诸法无所取亦无不取了。一切法皆空,故无所取。而此‘空’亦空,故无不取。

  一切法即空是真谛,空即一切法是俗谛。真谛即俗谛,俗谛即真谛,不二不别。真谛是体,俗谛是用,体为用之体,用为体之用。约‘体用’,则不二二。约‘用体’,则二不二。故若坏俗谛,即坏真谛。所以佛印证善现说‘具寿善现,智慧甚深,不坏假名而说法性。’法性者无所取,不坏假名者无不取。

  十二因缘,缘受生爱,缘爱故取,缘取故受后有。如果没有无明爱烦恼为因缘,则虽行而不受后有。故菩萨摩诃萨,以实智故,于一切法无所取。以权智故,入生死度一切众生。此等菩萨,皆是破无明证法性深达实相的大菩萨。

  所谓积聚是蕴相,亦即因缘和合相。如华严经云法非和合不和合。何以故?于诸法空相当中,无有和合,亦没有不和合。若说和合是增语,若说不和合还是增语。故大般若经云‘一切法相,如来如实觉为无相(空相)。谓变碍为色相,如来如实觉为无相;领纳是受相,如来如实觉为无相;取相是想相,如来如实觉为无相;造作是行相,如来如实觉为无相;了别是识相,如来如实觉为无相;苦恼积聚是蕴相,如来如实觉为无相。’

  修道证灭原无苦恼积聚,然而造集受苦,六道不爽,故曰非积聚非不积聚。众生迷惑,于毕竟空中妄受六道轮回,实可怜悯。永嘉大师说迷时分明有六道,觉后空空无大千。空空无大千,焉有积聚?六道分明,焉得不积聚?以是之故,众生应力求如实觉知,得见如来也。

  【尔时舍利弗语文殊师利言。若能如是如汝所说。见如来者甚为希有。为一切众生故见于如来。而心不取众生之相。化一切众生向于涅槃。而亦不取向涅槃相。为一切众生发大庄严。而心不见庄严之相。】

  为一切众生故见于如来者,即是文殊师利所说‘我乐正观利益众生’之意。虽为利益一切众生而求见实相,而心不取众生之相。何以故?因为于实相中,无有众生相可得也。一切相入于实相,同是一相,所谓无相。故金刚经说‘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因为众生者只是假名,自性本空而无有实法故。

  涅槃即是无性,以无性故,故能尽虚空遍法界。以横遍竖穷故,所以是常住之法。常住而无性,无性而常住。故大般涅槃经略云,涅槃亦名无生,以无因缘故(因为因缘性空)。亦名无出,以无为故。亦名无作,以无造业故。亦名无相,以离妄故。以涅槃有如此义,所以化一切众生向于涅槃,而不取向于涅槃相。

  大庄严者,是福慧二庄严。菩萨摩诃萨为度一切众生故,上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满足慧庄严;以度众生故,复满足福庄严。故曰为一切众生发大庄严。此二种庄严是第一义空,及至满足第一义空,故亦不见有庄严相,知所谓庄严只是假名。故经云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菩萨虽为众生发大庄严,而心不见庄严之相。

  【尔时文殊师利童真菩萨摩诃萨语舍利弗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说。虽为一切众生发大庄严心。恒不见有众生相。为一切众生发大庄严。而众生趣亦不增不减。假使一佛住世。若一劫若过一劫。如此一佛世界。复有无量无边恒河沙诸佛。如是一一佛若一劫若过一劫。昼夜说法心无暂息。各各度于无量恒河沙众生。皆入涅槃。而众生界亦不增不减。乃至十方诸佛世界。亦复如是。一一诸佛说法教化。各度无量恒河沙众生。皆入涅槃。于众生界亦不增不减。何以故。众生定相不可得故。是故众生界不增不减。】

  舍利弗既赞文殊师利已,文殊菩萨印可曰如是如是,如汝所说,虽为一切众生发大庄严心恒不见有众生相。何以不见有众生相呢?因为众生者,只是假名,实无有法名为众生。

  何谓众生?众生者即是众因缘和合而生。然而因缘和合并不能生法。如果因与缘能生法,应是未和合时即能生法。如果因不能生,缘亦不能生,则因缘和合亦不能生法。所以中论说‘因缘次第缘,缘缘增上缘,四缘生诸法,更无第五缘。’

  如果四缘和合能生诸法,应该有第五缘乃至余缘生出来。今四缘和合却没有第五缘生出来,是知四缘和合实无有生。故曰‘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生灭是因缘,于法无所有。’

  不增不减经云‘众生者,即是无生。’既然一切法不生,所以佛说一切法空。

  佛法所谓的空,是因缘义。若人不知因缘义,则此人不知真空义。所谓真空义者,即是第一义空。既然众生相皆空,那么于空中焉有增减?若人谓空有增减,岂非戏论?

  所谓‘趣’是因缘相。因缘相幻有非实,犹如镜花水月。既是幻有非实,故曰性空。空非幻外之空,而幻有当下即是真空。法尔如是,名曰法界。众生迷惑执六根,缘六尘,生六识,由十八界虚妄分别法界。于无界中妄见诸界,于无生中妄落生死,以至于成众生界。而此众生界幻有非实,故不增不减。

  假使一佛住世,若一劫若过一劫。释迦牟尼佛住世不过八十年,而住世一劫,则较世尊住世久矣。若过一劫,是言多劫。即是说假使一佛住世,若一劫若多劫。像这样一佛世界中,复有无量无边恒河沙诸佛,亦各住世一劫或多劫。昼夜说法,心不暂息。同时各各皆度无量恒沙众生入于涅槃,而众生界亦不增不减。总之,诸佛建水月道场,行如幻佛事,于毕竟空中,焉有增减?

  乃至十方以下,是更进一层演说不增不减义。不但一佛世界如此,纵令十方诸佛世界亦复如此,于众生界犹是不增不减。为甚么原因呢?因为众生定相不可得故。众生随缘幻现,故无定相可得。假使众生有定相可得,则是常法,既是常法,即无因果。今众生相不定,随其因缘果报而幻现,幻现之法,非是实有,故不增不减。

  【舍利弗复语文殊师利言。若众生界不增不减。何故菩萨为诸众生。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常行说法。文殊师利言。若诸众生悉空相者。亦无菩萨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众生而为说法。何以故。我说法中。无有一法当可得故。】

  这段文是文殊菩萨明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者,是菩萨摩诃萨,以不可得为方便而行甚深般若波罗蜜也。

  为何舍利弗发问,而文殊师利却向佛回答呢?此有二意,一、此义甚深,非舍利弗智慧所能知,故不直接作答。二、向佛作答,有请佛印可意。

  菩萨摩诃萨具大智慧,能以无所得为方便善巧而行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若以无所得为方便行般若波罗蜜多时,能成就一切功德而不取一切相。是为菩萨甚深智慧。

  故大般若经云‘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五蕴等差别相转,是为法智;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蕴界处及诸缘起,若总若别是无常等,是为类智;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一切法假设名字,是为世俗智;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他有情心心所法,及修行证灭,是为他心智;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集应永断,是为集智;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苦应不生,是为苦智;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灭应作证,是为灭智;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道应修习,是为道智;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贪嗔痴尽,是为尽智;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有趣复不生,是为无生智。’

  所以菩萨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善巧,圆净一切事功。虽成一切事功,而不著一切相。不著一切相,故曰诸法空相。是诸法空相,即一切法,泯一切相,故曰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乃至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尔时佛告文殊师利。若无众生云何说有众生及众生界。文殊师利言。众生界相如诸佛界。又问众生界者是有量耶。答曰。众生界量如佛界量。佛又问众生界量有处所不。答曰众生界量不可思议。又问众生界相为有住不。答曰。众生无住犹如空住。佛告文殊师利。如是修般若波罗蜜时。当云何住般若波罗蜜。文殊师利言。以不住法为住般若波罗蜜。】

  佛为利益大众,乃与文殊菩萨反复问答。佛问若无众生,云何说有众生及众生界?文殊答言,众生界相如诸佛界。佛界者,法界也,法界者无界也。以无界故,所以无有一法不入法界。故众生界相如诸佛界。

  众生界相是因缘幻现,幻现非实,仍是无界,故曰如诸佛界。

  此地之‘如’字,不作如同解,而是如如义,如者不二不异也,众生界诸佛界不二不异,是一真法界义。一真法界者,即是不二。故法界不二,诸佛不二,菩提不二,乃至一切法不二,是为一真法界。不二即是如实空,故佛说诸法一相,所谓无相。是知不是于‘二’以外另有不二,而是一切差异法缘生无性,以无性故,于‘二’当体即是不二。所以佛以无分别智,能知一切差别法。

  假使我们把‘如’字作如同讲,既说如同,自然是有二法了。既然得于二法,怎能说‘我说法中无有一法当可得。’呢?

  佛又问众生界有量无量,答曰如佛界量。一真法界,非有量非无量。如实空非有量非无量,以一真法界如实空不可分别故。分别者,乃众生见,妄于无分别中见有分别。如果不生于见,便不见有量亦不见无量了。不见有量不见无量,是诸法毕竟空。而毕竟空中建立一切法,虽建立一切法,而一切法缘生无性皆归毕竟空。所以不得于毕竟空中妄生邪见,分别有量无量。故曰一切法既然不二,是无一切法。如此诸法空相,空相诸法。

  佛又问众生界量有处所不?文殊答言不可思议。在心曰思在口曰议,不可得法言亡虑绝,故不可思议。既然言亡虑绝,何得谓有处所无处所?

  佛又问众生界相为有住不?文殊答众生无住。众生界自性不可得,焉得有住?由此可以例知一切法悉皆无住。上文讲到不可思议,即此不可思议亦不可得,若有‘不思议’,便是住了。如此方名般若波罗蜜多,所以接著文殊师利回答佛说,不住法为住般若波罗蜜。

  【佛复问文殊师利。云何不住法。名住般若波罗蜜。文殊师利言。以无住相。即住般若波罗蜜。佛复告文殊师利。如是住般若波罗蜜时。是诸善根。云何增长云何损减。文殊师利言。若能如是住般若波罗蜜。于诸善根无增无减。于一切法亦无增无减。是般若波罗蜜性相亦无增无减。世尊。如是修般若波罗蜜。则不舍凡夫法。亦不取贤圣法。何以故。般若波罗蜜不见有法可取可舍。如是修般若波罗蜜。亦不见涅槃可乐生死可厌。何以故。不见生死况复厌离。不见涅槃何况乐著。如是修般若波罗蜜。不见垢恼可舍。亦不见功德可取。于一切法心无增减。何以故。不见法界有增减故。】

  佛复问文殊菩萨,云何不住法名住般若波罗蜜?因为文殊菩萨曾说‘我说法中,无有一法当可得。’既然一切法不可得,不可得法焉有住与不住?若谓不住于法,是说明有法可以不住了,如此说来,岂非前后矛盾。所以文殊师利答言,以无住相即住般若波罗蜜。所谓不住法者,是言不住于法相。法相是虚妄的,不住虚妄的法相,即是住般若波罗蜜。

  佛又问文殊师利,若不住于相,则善根云何有增有减?一般说来,善根有三,即不贪不嗔不痴。行人修道,即是损贪欲而取不贪,损嗔恚而取不嗔,损愚痴而取不痴。故若修三种善根,即有善根相及增减相。若不住相,则善根怎会有增减呢?

  经云清净心,为众德本,换句话说清净心即是善根之本。何谓清净心?离一切相即清净心。所谓一切相者,总说不出四种,即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若离四相,则一切相皆离。清净心即名般若心,故般若心即一切善根之本。此即众生本觉地,于本觉中本来清净,既无相亦无增减。贪嗔痴是众生不觉位,假修习力而达不贪不嗔不痴,是众生始觉位。所以于不觉与始觉时,可言有善根增减,然而本觉,则是廓然大净,无相无增减了。所以文殊菩萨言,若能如是住般若波罗蜜(即不住一切相),于诸善根无增无减,于一切法亦无增无减,乃至于此般若波罗蜜亦无增无减。

  无增则无取,无减则无舍,故如是修般若波罗蜜,不舍凡夫法,亦不取贤圣法。因为凡夫法贤圣法皆是假名相,无一法可得故。既无一法可得,故不见有法可取可舍。

  因为这种道理,所以亦不乐涅槃不厌生死。为甚么呢?因为不见有生死,何况厌离?不见有涅槃,何况乐著!乃至亦不见垢恼可舍,亦不见功德可取。于一切法心无增减。

  何以故?不见法界有增减故。因为法界者一界,一界者无界。既然无界,何有增减?故曰不见法界有增减。

  世人多是执著增减见,常听人说,现在作战死这么多人,鬼界一定多得住不下了。其实一切法只是假名幻有,其性本空,本无生灭垢净增减,所以经云一切法空本不生。若人执有增减,便是于无生中妄落生死了。

  【世尊。若能如是是名修般若波罗蜜。世尊。不见诸法有生有灭。是修般若波罗蜜。世尊。不见诸法有增有减。是修般若波罗蜜。世尊。心无悕取不见法相有可求者。是修般若波罗蜜。世尊。不见好丑不生高下不作取舍。何以故。法无好丑。离诸相故。法无高下。等法性故。法无取舍住实际故。是修般若波罗蜜。】

  世尊,若能如是,是名修般若波罗蜜。此是总括以下所说,自不见诸法有生有灭,直至住实际故,皆是名修般若波罗蜜。

  何故说是‘名’修般若波罗蜜多呢?原来所谓般若波罗蜜亦是假名,实无有法名般若波罗蜜,修般若波罗蜜之‘修’,亦是假名。大般若经云,菩萨摩诃萨遣一切法,亦遣此修,是修般若波罗蜜多。

  以一切法空,故无有生灭增减。大般若经云,‘一切法空,说为法界,即此法界,说为菩提,法界菩提,俱离性相,由斯故,说一切法空。’既然一切法空,空中焉有生灭增减?

  心无悕取,心有悕取便是有所得心。既然无有一法可得,故心无悕取。

  不住一切相,即住般若波罗蜜,故不见法相有可求者。这样便是修般若波罗蜜。所以修般若波罗蜜须是看破放下,看破一切法如实空不可得,放下一切法不生悕取贪求,当下便是般若波罗蜜了。

  不见好丑,因为一切法皆离相故。诸法因缘生,故我们所见者是因缘相,而非法相,因为因缘和合而法未生故。而此因缘复是因缘相,故知一切因缘当下即是空相。既是空相,焉有好丑可辨?

  不生高下,因为等法性故。一切法不生不灭,故其性平等。一切法不二不异,故其性平等。一切法自性寂灭,故其性平等。一切法空,故其性平等。既然其性平等,焉有高下?见有高下者,是众生之见,岂是法性也。

  不作取舍,因为住实际故。实际者,亦名真际、本际、无际、真如、法界、毕竟空等等。故实际者离我人,绝能所,是故无有取舍。

  【佛告文殊师利。是诸佛法得不胜乎。文殊师利言。我不见诸法有胜如相。如来自觉一切法空。是可证知。佛告文殊师利。如是如是。如来正觉自证空法。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是空法中。当有胜如而可得耶。佛言。善哉善哉。文殊师利。如汝所说是真法乎。佛复谓文殊师利言。阿耨多罗是名佛法不。文殊师利言。如佛所说。阿耨多罗是名佛法。何以故。无法可得名阿耨多罗。文殊师利言。如是修般若波罗蜜。不名法器。非化凡夫法。亦非佛法非增长法。是修般若波罗蜜。复次世尊。修般若波罗蜜时。不见有法可分别思惟。】

  佛对文殊师利说,如此说来,是诸佛法岂非很殊胜吗?佛如此说,是欲使文殊菩萨更说般若深义。

  文殊答言,我不见诸法有胜如相。胜如之如字,是语助词。即是说我不见诸法有殊胜相。如来自觉一切法空是可证知。一切法唯心所造,唯心所现,唯是一心。所以如来应等正觉,非依他语,而是自觉。相反地如有微尘许法从心外来,便是魔说。

  所以如来证无上菩提不从外来,而一切众生所得净智,亦不从外来。甚至一切染法亦不从外来。为甚么呢?因为心外无法故,一切法唯心所造唯心所现唯是一心故。众生迷惑,自心还取自心所现之相。相由心现已是虚妄,而自心还取,是妄上加妄。且由此复生烦恼,岂非颠倒?

  所以觉迷唯心,不关他物。若人向心外求觉,心外除迷,皆如愚人捕风捉影。故众生迷是自迷,诸佛觉是自觉。所以学佛人求无上佛法,如果不细究自心,只知向文字上求,境缘上求,实犹痴人捉影,只益自迷,无助正觉。

  今此般若如实空义,即我真心。我此真心具有二用,曰不变,曰随缘。我心不变,历长劫而寂然,故曰竖穷三际。我心随缘,周法界而历然,故曰横遍十方。今我顺此心不变之性而称念弥陀名号,是上体无量寿也。今我顺此心随缘之性而称念弥陀名号,是上体无量光也。既曰光寿无量,体即横遍竖穷,十方诸佛,无非无量光无量寿。故我此真心即法界圆因,无量光寿即法界满果。南无法界藏身阿弥陀佛。

  故一切法空义,唯佛自觉圣智究竟。所以文殊菩萨言,我于一切法,不见一切相,这种法空义,佛自觉圣智可以证知。

  修行人切忌心外求法,只作文字功夫,逐文索句。应至诚痛切低下头来向自己心性上下功夫。须知凡夫堕入六道轮回,二乘取证有余涅槃,皆由不识自心之过也。

  佛立即印可曰,如是如是,如来正觉,自证空法。

  于是文殊师利问曰,既然一切法空,那么空法中当有胜如可得吗?佛既已印可,故赞叹文殊师利说,善哉,如汝所说,是真法啊!

  接著佛又问文殊菩萨说,阿耨多罗是名佛法不?阿耨多罗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略称,翻译为无上正等正觉。‘阿’译作无,‘耨多罗’译作上,‘三’译作正,‘藐’译等,‘菩提’译作觉。

  所谓无上,千万莫作‘最高’会,若作最高会便是有所得。须知无上便是不可得义,便是第一义空义。既是不可得第一义空,所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名无相。是以佛问文殊曰,所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否亦是‘名字’佛法呢?文殊师利答言,如佛所印可一切法空,所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是假名的佛法。

  因为甚么呢?因为无法可得,‘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世尊于然灯佛以前,曾值遇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并皆承事供养无空过者,但是未蒙佛授记得证无上菩提。何故未蒙佛授记?因为彼时是以有所得心供养故。佛供养然灯佛,即蒙佛授记,当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因为佛以无所得心供养故。因为不得于法,即得无上菩提,故蒙然灯佛授记。

  文殊师利言,如是修般若波罗蜜,不名法器。如果照这样以不可得心修般若波罗蜜,便不能名为法器。如果名之为法器,便是有所得心。

  既然一切法不可得,所以亦没有化凡夫法,亦没有无上佛法,亦没有增长法。既然没有这一切法,当然亦没有所谓法器了。所以实无有法名为阿罗汉,实无有法名为菩萨,实无有法名为佛。

  大家千万莫闻一切法不可得即作断灭会。应知一切法不可得者,是毕竟净义。如此便是心净即法净,法净即心净矣。

  复次世尊下,是文殊说明以不可得为方便修般若波罗蜜时,便不见有法可分别思惟了。所以大般若经说,若以不可得为方便修般若波罗蜜时,即离言语相文字相心缘相。若众生起分别思惟,只是分别思惟假名相而已。

  【佛告文殊师利。汝于佛法不思惟耶。文殊师利言。不也世尊。如我思惟。不见佛法。亦不可分别是凡夫法是声闻法是辟支佛法。如是名为无上佛法。】

  佛每每教诸众生,谛听谛听,善思念之。何得于佛法不思惟,如果不思惟便是愚痴法。不过须是善思惟,莫作不善思惟。云何谓善思惟?云何谓不善思惟?善思惟者,以无所得为方便。以无所得为方便故,所以思惟一切法,不起分别想,如是名为善思惟。如果以有所得心,于诸法起分别想,便是不善思惟了。为甚么呢?因为以有所得心起分别想,则有贪有恚有痴。以有贪恚痴故,便造十种恶业。以恶业因缘,便堕三涂受苦。所以以有所得心,于法起分别想便是不善思惟。

  佛问文殊菩萨,汝于佛法不思惟耶?文殊师利马上答不也世尊。如果于佛法不思惟,岂非落入愚痴法吗?不过文殊师利说,我思惟却是不见佛法,亦不分别这是凡夫法,这是声闻法,这是辟支佛法。这样不得一切法,于法不起分别想,是为无上佛法。因为无上佛法,即是不可得义。

  【复次修般若波罗蜜时。不见凡夫相。不见佛法相。不见诸法有决定相。是为修般若波罗蜜。复次修般若波罗蜜时。不见欲界不见色界不见无色界不见寂灭界。何以故。不见有法是尽灭相。是修般若波罗蜜。复次修般若波罗蜜时。不见作恩者不见报恩者。思惟二相心无分别。是修般若波罗蜜。复次修般若波罗蜜时。(大宝积经于此处有不见般若波罗蜜。复次修般若波罗蜜时等十六字)不见是佛法可取。不见是凡夫可舍。是修般若波罗蜜。复次修般若波罗蜜时。不见凡夫法可灭。亦不见佛法而心证知。是修般若波罗蜜。】

  前言不见于法不分别于法,今言不见诸法有决定相。因为一切法不二故,所以不见于法不分别于法,是修般若波罗蜜。因为一切相如幻故,所以不见于法不分别于法,是修般若波罗蜜。因为一切相如幻故,所以不见于相是修般若波罗蜜。

  若一切法究竟,即无一切法分别相。因为一切法究竟,即尽诸幻。而一切诸相皆是如幻,故法若究竟,便无分别相。一切法相随缘幻有,皆无决定相可得。凡夫法若究竟,则无凡夫相。故大般若经云,若色法究竟,则无色相,若受想行识法究竟,则无受想行识相。佛法亦复如是,因为佛法究竟即是无相法。修此无相法,即是修般若波罗蜜。

  欲界色界无色界称为三界,此三界皆依凡夫妄心所现,故曰三界如空华。既如空华相,故智者不见欲界,不见色界,不见无色界。

  不见寂灭界,寂灭界即是涅槃界。涅槃界是对三界而立,今三界如幻,故涅槃界亦非有。何以故?因为法不二故,一法界故,毕竟空故,不可得故。所以说不见有法是尽灭相。

  小乘人于三界外别求涅槃相,大乘人知三界如空华不可得即是涅槃界。故曰生死即涅槃,因为生死性空,性空即是涅槃。

  不见作恩报恩者,作恩与报恩者皆是我人相。菩萨修般若波罗蜜,离我人众寿相,心无分别想,故不见作恩者与报恩者,因为思惟二相(我人)心无分别故。诸法不可得故无分别,诸法毕竟空故无分别,诸法如幻故无分别,诸法不二故无分别,诸法无决定相故无分别。

  不见佛法可取,不见凡夫法可舍。佛法曰菩提,凡夫法曰烦恼。二乘人修行,是断烦恼证菩提,故有取有舍。菩萨摩诃萨知烦恼性空即是菩提,所以说烦恼即菩提。所谓烦恼即菩提者,不是说虚妄的烦恼即是菩提。要是那么讲,我们这烦恼的众生,现在就是佛了。这种说法,是执性废修,无有是处。须知烦恼究竟,即无烦恼相,妄相既离故曰菩提。而菩提究竟,亦无有相。故曰不见凡夫法可舍,不见佛法可取,是修般若波罗蜜。

  不见凡夫法可灭,亦不见佛法而心证知。法本不有,故无有灭。佛法空寂,而心如幻,焉有如幻心能证空寂法哉?故经云,无上菩提,非是身证,亦非心证。因为身如木石,心如幻故。如是是修般若波罗蜜。

  【佛告文殊师利。善哉善哉。汝能如是善说甚深般若波罗蜜相。是诸菩萨摩诃萨所学法印。乃至声闻缘觉学无学人亦当不离是印而修道果。】

  佛赞文殊言,善哉善哉,汝能如是善说甚深般若波罗蜜相。

  何谓甚深般若波罗蜜相?据大般若经云‘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用空为相,无著为相,无相为相,寂静为相,远离为相。’远离者,远离生灭垢净增减相也。

  所以若论甚深般若波罗蜜相,即诸法真如(即诸法究竟)。法界、法性、不虚性(能持诸法,故曰不虚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等,皆是甚深般若波罗蜜相。

  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妙法,能随顺一切法,都无有碍。故甚深般若波罗蜜以无碍为相。

  此甚深般若波罗蜜,是三世诸佛母。甚深般若波罗蜜,能示现世间诸法实相。

  是诸菩萨所学法印,菩萨所学法印者,即实相一法印也。

  何故说乃至声闻缘觉学无学人,亦当不离是印而修道果呢?因为小乘三法印或是四法印,皆是实相一印的分别说。所以总说是实相一印,别说则曰三法印。如果实相一印外另有三法印,便成二法,非是佛法矣。所以声闻缘觉学无学人,亦当不离是印而修道果。

  莫道声闻缘觉学无学人不离实相,即一切众生亦悉不离实相。不过凡夫为无明所覆,不能得见而已。因为凡夫虽具实相而不见,故在凡夫仅名曰佛性。

  声闻依教,缘觉因理。然而教以理而立,理以教而明,故正确地说,应该是声闻依于理教,缘觉因乎教理。理教者出于佛之言教,闻言教而证道果,故名声闻,此论通乎小乘大乘,不过此处所指之声闻是专约小乘讲,此人久修四谛法,今闻佛说四谛而证道,故名声闻。教理者有佛无佛此理常存,有一辈人久修十二因缘,后遇佛世闻十二因缘的道理证果者,名为缘觉。于无佛世理固犹存,悟而证道者,名曰独觉。

  学无学人亦有大乘小乘之不同。缘真之心,更有增进名学人。缘真之心已满,不复进求名为无学。如约大乘判,复有二种,一、约果上判,二、约因上判。约果上判,佛为无学,登地以上的菩萨称为学人。如果约因上判,八地以上的菩萨入无功用道,名为无学,七地以还是功用道,称为学人。

  依本经所说,学无学人是指小乘而言。若依小乘说,三果是学人,四果是无学人。

  【佛告文殊师利。若人得闻是法。不惊不畏者。不从千佛所种诸善根。乃至百千万亿佛所久殖德本。乃能于是甚深般若波罗蜜。不惊不怖。】

  此文为佛称赞闻法不惊之功德。所种诸善根,善根有三,即不贪不嗔不痴。久殖德本,清净心是众德之本。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我今更说般若波罗蜜义。佛言。便说。世尊。修般若波罗蜜时。不见法是应住是不应住。亦不见境界可取舍相。何以故。如诸如来不见一切法境界相故。乃至不见诸佛境界。况取声闻缘觉凡夫境界。不取思议相亦不取不思议相。不见诸法有若干相。自证空法不可思议。如是菩萨摩诃萨。皆已供养无量百千万亿诸佛。种诸善根。乃能于是甚深般若波罗蜜。不惊不怖。复次修般若波罗蜜时。不见缚不见解。而于凡夫乃至三乘不见差别相。是修般若波罗蜜。】

  文殊菩萨欲更说般若义,先请于佛,佛听许曰,便说。因为佛未听许,未敢便说也。

  菩萨摩诃萨,应以无住为方便安住般若波罗蜜。如果见法是应住,固然是有住了。见法是不应住,依然还是有住。一切法相不可得,所住能住亦不可得,故曰不见法是应住是不应住,为修般若波罗蜜。

  亦不见境界可取舍相,因为一切境界,唯是心现。故唯识云,唯识无境。一切似境,皆是识现,所以不见境界可取舍相。

  如诸如来不见一切境界相。既然无一切境界相,故诸佛自性清净第一义心离诸相。佛以离相心说离相法,故一切法即是心。而心亦离相,离相即是无相,无相亦离。到无所离处,即是诸佛自性清净第一义心。此第一义心,建立一切法,泯绝一切相。一切法境界相皆不可得,乃是自心所现。故诸如来不见一切法境界相。

  既泯绝一切相,所以乃至不见诸佛境界。诸佛境界都不见,更何况声闻缘觉凡夫境界。此是应乎上文‘乃至声闻缘觉学无学人,亦当不离是印而修道果。’文殊师利更泯声闻缘觉学无学人境界相,复泯道果境界相。

  不取思议相下,是说明此实相空法之印,不因相得,不依他语,而是无师自证者。如果此实相空法由外在的境界相证得,而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由虚妄而证得者,怎会是自觉圣智?所以此实相空法不可思议。

  如是菩萨摩诃萨下,称赞这种菩萨的善根深厚。像这样的菩萨,皆已供养无量百千万亿诸佛种诸善根,方能于是甚深般若波罗蜜不惊不怖。

  不见缚不见解。缚解由心,非关余物。缚是心妄,解是心真。一心本来清净,无真亦无妄,故不见缚亦不见解。须知有解有缚,皆是法缚。既然解与缚的差别相俱空,当然亦无凡夫离缚得二乘解脱,二乘离缚得大乘解脱了。甚至无凡夫三乘的差别相可得。正如法华经云,唯有一佛乘,无二亦无三。所以得旨者便是触目皆道,无有微尘许法而非实相,又何需实相法印呢?若谓有实相法印,岂非以实相印实相吗?若人不能得旨,不见实相固是妄,纵见实相亦是错。所以龙树菩萨有偈云‘若人知般若,是则得解脱,若不知般若,是亦得解脱。若人知般若,是则被法缚,若不知般若,是亦被法缚。’

  【佛告文殊师利。汝已供养几所诸佛。文殊师利言。我及诸佛如幻化相。不见供养及与受者。】

  佛问文殊,既然闻甚深般若波罗蜜不惊不怖,是供养无量百千万亿佛所种的善根,那么你已供养几所佛呢?

  文殊答言,一切法皆同幻化,我及诸佛亦如幻化相。所以不见供养及受供养者,如是不著相供养,是为法供养。

  【佛告文殊师利。汝今可不住佛乘耶。文殊师利言。如我思惟不见一法。云何当得住于佛乘。佛言。文殊师利。汝不得佛乘乎。文殊师利言。如佛乘者。但有名字非可得亦不可见。我云何得。佛言。文殊师利。汝得无碍智乎。文殊师利言。我即无碍。云何以无碍而得无阂。佛言。汝坐道场乎。文殊师利言。一切如来不坐道场。我今云何独坐道场。何以故。现见诸法住实际故。佛言。云何名实际。文殊师利言。身见等是实际。佛言。云何身见是实际。文殊师利言。身见如相。非实非不实。不来不去亦身非身。是名实际。】

  佛问文殊师利,难道你现不住佛乘吗?文殊回答说,如我思惟不见一法,怎得住于佛乘呢?因为不住一切法即住般若波罗蜜。一切法空,焉得有住?一法尚不可得,何况能住所住的二法呢?

  佛问文殊师利,你不得佛乘吗?文殊回答,佛乘者但有名字,如幻如化,毕竟皆空。所以不可得,亦不可见。若我有可得心可见心,便如愚痴凡夫,唯知分别假名了。

  佛问文殊师利,汝得无碍智吗?因为于一切法无得无见,便是无碍智呀。文殊答言,我即无碍,云何以无碍而得无阂(碍)?一切法唯是假名如幻如化,如是知一切法皆空,是故一切法悉是无碍。一切法无二,是故无碍。一切法不可得,是故无碍。一切法无相是故无碍。我文殊即是无碍,岂以无碍而得无碍呢?

  佛问你坐道场吗?道场便是诸佛成等正觉的地方。释迦牟尼世尊的道场,便是尼连河边,菩提树下的金刚座。其余凡弘扬圣道的地方,亦名道场。所以寺庙亦称为道场。

  文殊回答说,一切如来不坐道场,我今云何独坐道场?原来一切如来以法界为道场。云何法界?一切法空谓法界,一切法无相为法界,一切法不二谓法界。一切法空、无相、不二,又曰菩提。所以佛证无上菩提之处名道场。既然无上菩提是空,道场亦是空,所以无佛亦无道场,亦无佛坐道场。这便是甚深般若波罗蜜。

  何以故?现见诸法住实际故。文殊师利言,如我以现量智慧所见,诸法皆住实际。实际者无际,无际者毕竟空也。于毕竟空中,焉有如来坐道场?

  佛又问,云何为实际?文殊菩萨答言,身见等是实际。所谓身见等,是五种邪见,即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取见,今略说身见以例其余,故曰身见等。身见者即是我我所见,众生以此身见落入生死。大宝积经舍利弗问文殊师利曰‘若一切法皆法界体性,众生何处有污染净。法界体性无污净故。文殊言,是诸众生见身颠倒,安住我胜我所胜。是凡夫人发起我想,是众生等执著我想,及著他想,起心心数法。是心心数法,造作诸业,若业不善,是诸众生,行业因故,获得果报。’

  佛又问,云何身见是实际?文殊答言,身见如相,非实非不实,不来不去,亦身非身,是名实际。

  本来五阴皆空,于此空相中,无六根六尘六识。而众生迷惑,虚妄执著色为身,受想行识为心。以如是虚妄分别,堕入迷倒受生死苦。

  然而众生之身见虚妄不实,以五阴皆空故。而此空相即是无际,故与实际不二不异。所以身见如相,即身见与实际不二不异相,亦即与空不二不异相。是以非实非不实,不来亦不去,亦身亦非身。何以说亦身亦非身呢?因为五阴幻有故曰亦身。幻有即是性空故曰非身。因为这种原因,所以身见等即是实际。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若于斯义谛了决定。是名菩萨摩诃萨。何以故。得闻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相。心不惊不怖不没不悔。】

  舍利弗亦称赞说若于这种道理确实了解决无疑惑,便是大菩萨了。因为唯有大菩萨,才能闻这种甚深般若波罗蜜相,不惊不怖不没不悔。不没是不迷,不悔是不疑。

  【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得闻如是般若波罗蜜具足法相。是即近于佛坐。何以故。如来现觉此法相故。】

  弥勒菩萨白佛言,假使有闻此般若波罗蜜具足法相,是即近于佛坐。闻此具足圆满法相,即有不惊不怖不没不悔意。何谓具足法相?即是圆满空相无相也。

  如来现觉此法相故,是说如来成等正觉,便是觉此空相无相也。所以若有如此觉者,便是近于佛坐。意即不久亦当坐道场也。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得闻甚深般若波罗蜜。能不惊不怖不没不悔。当知此人即是见佛。】

  文殊总结文义,若人闻此般若不惊怖没悔,此人便是见佛。

  【尔时复有无相优婆夷白佛言。世尊。凡夫法声闻法辟支佛法佛法。是诸法皆无相。是故于所从闻般若波罗蜜。皆不惊不怖不没不悔。何以故。一切诸法本无相故。】

  在家受五戒的女众,称为优婆夷。此优婆夷深达无相义,故称其为无相优婆夷。

  凡夫法,声闻法,辟支佛法,佛法,乃至一切法皆是无相。既是无相,而名凡夫法声闻法辟支佛法佛法者,皆是假名。既是假名,故知名此一切法者实际皆空。所以经云说一切法,即非一切法,是名一切法。

  既然这一切法皆是无相,皆是假名,皆是空,所以闻此般若波罗蜜,皆不惊不怖不没不悔。

  【佛告舍利弗。善男子善女人。若闻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心得决定不惊不怖不没不悔。当知是人。即住不退转地。若人闻是甚深般若波罗蜜。不惊不怖信乐听受欢喜不厌。是即具足檀波罗蜜尸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亦能为他显示。分别如说修行。】

  佛告舍利弗,便是表示普告大众,所以佛接著说善男子善女人。

  心得决定,便是说闻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心生决定信净信者。心得决定便是信而不疑的意思。乃至不惊不怖不没不悔,当知此人即住不退转地。

  不退转有三,一、位不退,二、行不退,三、念不退。

  位不退者。入圣流不退凡夫,此约小乘说。若约菩萨,万劫修行,入于住位为位不退。

  行不退。有谓第八住至十向终为行不退。有谓入初地为行不退。依弥陀要解,恒度众生不堕二乘曰行不退。其余各家判教分际不一,故不详述。

  念不退。有谓登地菩萨是念不退。有谓八地以上入无功用道,任运而进为念不退。弥陀要解谓心心流入萨婆若海名念不退。在因名般若,在果名萨婆若。

  若依观无量寿佛经妙宗钞曰,破见思名位不退,伏断尘沙名行不退,破无明名念不退。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经说‘不退转菩萨毕竟不堕诸恶趣,不受女人之身……’

  不堕恶趣,初果须陀洹人即已不堕。不受女人之身是初地菩萨。因为菩萨地持经有云,菩萨于初僧祇劫,已舍女身。初住至十回向是初僧祇,初地至七地是第二僧祇,八地至十地是第三僧祇。所以初僧祇满应是初地。

  今观本经经文,未说明是位不退行不退,或是念不退,故不敢遽下断论。不过寻上文经义及观下经文,应是初地以上,或是八地以上的菩萨。因为上文已说‘即近佛坐’,和‘即是见佛’。下文接著说‘即是具足六波罗蜜’,可见不退转地,是念不退的菩萨。

  檀即布施波罗蜜,尸即持戒波罗蜜,羼提即忍辱波罗蜜,毗梨耶即精进波罗蜜,禅即禅定波罗蜜。此五皆因般若波罗蜜,得称波罗蜜。故闻甚深般若波罗蜜,不惊不怖信乐听受欢喜不厌,是即具足六波罗蜜。

  前五波罗蜜修福庄严,般若波罗蜜修慧庄严。六波罗蜜具足,可以具足福慧二种庄严。所以本经于序分中便说‘菩萨摩诃萨十千人俱,以大庄严而自庄严,皆悉已住不退转地。’

  亦能为他显示分别如说修行,是明化他行也。

  【佛告文殊师利。汝观何义。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文殊师利言。我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不住佛乘。云何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我所说即菩提相。佛赞文殊师利言。善哉善哉。汝能于是甚深法中巧说斯义。汝于先佛久种善根。以无相法净修梵行。文殊师利言。若见有相则言无相。我今不见有相。亦不见无相。云何而言以无相法净修梵行。】

  此一段文是文殊师利说明无所得即是无上菩提,无所住即住无上菩提。佛言汝观何义为得无上菩提,为住无上菩提?文殊答言无得无上菩提。空即菩提,空即无上,焉有得于空者?故文殊言我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无得无住,却正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不住佛乘,乘有运载义,可至无上佛果,可因而得无上菩提,故曰佛乘。菩萨乘何法而证无上菩提?一切诸菩萨摩诃萨皆乘甚深般若波罗蜜,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此甚深般若波罗蜜无生无灭无相无为,故无所住。所以不住一切法,即假名住般若波罗蜜。故文殊师利言,我不住佛乘,云何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我所说的无得无住,便是菩提之相。

  佛赞叹文殊师利菩萨,汝能于甚深法中,善巧宣说此义。汝于过去佛所久种善根。以此无相法修此梵行。梵行照一般说来断淫欲修清净行便名梵行。修梵天之法即名梵行,因为梵天即断淫欲法。修慈悲喜舍可生梵天,故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亦名四种梵行。但是佛赞文殊师利久修梵行者,非是言修梵天行也。菩萨为利他故,能为一切不善行之对治,而修离过清净故名梵行。

  文殊师利言下,明不见一切相即见般若波罗蜜。以甚深般若波罗蜜故,所以不见有相,不见无相。既然如此,怎能说以无相法净修梵行呢?

  【佛告文殊师利。汝见声闻戒耶。答曰见。佛言汝云何见。文殊师利言。我不作凡夫见不作圣人见。不作学见不作无学见。不作大见不作小见。不作调伏见不作不调伏见。非见非不见。】

  此一段文,明不见一切法即见般若波罗蜜,故于声闻戒不作凡夫见,不作圣人见,不作学见无学见。因为声闻乘人,即作凡见圣见学见无学见。甚至菩萨于声闻戒不作大见不作小见,不作调伏见,不作不调伏见,乃至非见非不见。如此离一切见而见声闻戒,是菩萨以般若智慧观声闻乘。

  【舍利弗语文殊师利言。汝今如是观声闻乘。若观佛乘当复云何。文殊师利言。不见菩提法。不见修行菩提及证菩提者。】

  舍利弗是声闻乘人,所以问曰,你既以般若智慧如此观声闻乘,那么你观佛乘又当如何?文殊答言,不见菩提法,不见修行菩提及证菩提者。六波罗蜜是菩提法,菩萨修六度万行是修菩提行,佛是证菩提者。换句话说,若以般若波罗蜜观佛乘,便不见菩萨法,不见菩提行,不见佛。

  【舍利弗语文殊师利言。云何名佛。云何观佛。文殊师利言。云何为我。舍利弗言。我者但有名字。名字相空。文殊师利言。如是如是。如我但有名字。佛亦但有名字。名字相空即是菩提。不以名字而求菩提。菩提之相无言无说。何以故。言说菩提二俱空故。复次舍利弗。汝问云何名佛。云何观佛者。不生不灭不来不去。非名非相。是名为佛。如自观身实相。观佛亦然。唯有智者乃能知耳。是名观佛。】

  舍利弗闻不见证菩提者,于是问文殊师利说,那么怎样名佛?你又怎样观佛呢?

  文殊菩萨反问舍利弗说,我先问你,怎么样是我?舍利弗回答说,‘我’者但有假名,而无实法,所以这个假名字相是空的。

  于是文殊师利说,是的是的,和‘我’一样但是假名,佛亦但有假名。如此名字相空,即是菩提。如此说来一切皆空,所以无菩提法,无菩提行,亦无有佛。故无有证菩提者,如经云‘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彼诸众生是计著见。何以故?如来不二,菩提亦不二,不二者不能觉悟于不二。故一切法空即是菩提。’

  故曰不以名字而求菩提,菩提之相无言无说,因为言说菩提二俱空故。

  复次舍利弗下,是文殊师利回答舍利弗云何名佛,云何观佛。不生不灭不来不去非名非相,是名为佛。此之名佛者,是名法身佛。由法身而有报身,由报身而起化身。所以报身即报法身,化身即化法身,既然法身不生不灭,故报化佛究竟,亦不生不灭不来不去非名非相。

  如自观身实相,观佛亦然。众生五阴身相,皆幻有假相。若论究竟,则是五阴皆空。如是空相,即是五阴实相。如此实相,即是不生不灭,不来不去,非名非相,故曰观佛亦然。像这种观佛,唯有具甚深般若智慧者,乃能知耳。

  【尔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如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非初学菩萨所能了知。文殊师利言。非但初学菩萨所不能知。及诸二乘所作已办者亦未能了知。如是说法。无能知者。何以故。菩提之相。实无有法而可知故。无见无闻无得无念。无生无灭无说无听。如是菩提。性相空寂。无证无知无形无相。云何当有得菩提者。】

  舍利弗白佛言,如文殊师利说这么深的般若波罗蜜,不是初学菩萨所能了解的。文殊师利言,不但初学菩萨不能了解,就算是二乘所作已办的人,亦不能了知。

  二乘人所作已办,是证得五分法身的人。此时子缚已断,果缚犹存名得有余涅槃。如果灰身灭智,便名入无余涅槃。五分法身者,是戒法身,定法身,慧法身,解脱法身,解脱知见法身。解脱知见法身便是自知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

  为甚么说所作已办的人亦未能了知呢?因为如是说诸法皆空的菩提相,是无有能知者。何以故?如此菩提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实无有法而可知故。这种菩提之相,无见无闻,无得无念,无生无灭,无说无听,何以故?因为菩提相空故。故曰如是菩提性相空寂无证无知无形无相,云何当有得菩提者?

  【舍利弗语文殊师利言。佛于法界。不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文殊师利言。不也舍利弗。何以故。世尊即是法界。若以法界证法界者即是诤论。】

  舍利弗问曰,佛于法界难道就不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吗?如果那样说不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佛,那么一切众生亦于法界,亦未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岂不众生亦可称为佛了吗?

  文殊师利回答说,不也舍利弗。因为世尊即是法界,佛与法界不二,焉有以法界证法界的道理?如果以法界证法界,便是诤论。

  一切法空,于空中无有诤论,若起诤论即是有法。一切法无相,于无相中无有诤论,若起诤论即是名相。一切法不二,于不二中无有诤论,若起诤论便是二法。一切法不可得,不可得故无诤论,若起诤论即落有所得。

  【舍利弗。法界之相即是菩提。何以故。是法界中无众生相。一切法空故。一切法空即是菩提。无二无分别故。舍利弗。无分别中则无知者。若无知者即无言说。无言说相。即非有非无非知非不知。一切诸法亦复如是。何以故。一切诸法不见处所。决定性故。】

  法界之相即是菩提,法界之相,缘起相也。而缘起相如幻非实,所以即是空相,而空相即是菩提,故曰法界之相即是菩提。以下是文殊菩萨自作解释。何以故?是法界中无众生相。因为众生相者,缘起幻有皆是空相,故曰无众生相。如此一切法空相,即是菩提,皆无二无分别。

  既是无二无分别,所以无有知者。因为若有知者,必有能所,若有能所,即是有二有分别。今法界无二无分别,所以无有知者。

  若无知者即无言无说,因知始有言说。今无知者,岂有言说?无言说故无诤论。

  无言说相,即非有非无,非知非不知。说有说无,说知说不知,皆是言说,皆是诤论。今法界菩提俱空,故无言说无诤论。一切诸法皆是如此,所以说一切法悉空。

  一切诸法不见处所决定相,是因为一切诸法幻有非实,体性皆空,故不见处所决定性。

  【加逆罪相不可思议。何以故。诸法实相不可坏故。如是逆罪亦无本性。不生天上不堕地狱亦不入涅槃。何以故。一切业缘皆住实际。不来不去非因非果(大宝积经作非因果非不因果)。何以故。法界无边无前无后故。是故舍利弗。若见犯重比丘不堕地狱清净行者不入涅槃。如是比丘非应供非不应供。非尽漏非不尽漏。何以故。于诸法中住平等故。】

  逆罪有五种,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恶心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此五种逆罪又名五无间业。因为犯五逆人,定堕无间地狱。

  逆罪相不可思议,何谓不可思议?空则不可思议,离名相则不可思议,无所得则不可思议。在心曰思,在口曰议,空无相不可得法,悉皆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故曰不可思议。换句话说,逆罪相亦是空,无相,不可得的。

  但是我们要知道,所谓逆罪不可思议,不是说造了五逆罪不受报,而是说法界毕竟空中,本无逆罪亦无地狱罪报,而是众生妄造罪业妄受果报。虽然妄造罪业妄受果报,而法界依然湛寂。譬如大海水因风起浪,虽然波浪滔天,而水性不动。但是水性不动,并非大海不起波浪。故水随波动,波原是水。众生妄造罪业妄受苦报亦复如是,有妄因必有妄果,若不受虚妄果报,须是不造妄因。若造罪因,必受苦报,虽受苦报而法界湛然。所以一念妄心起,法身随六道。轮转六道,而法身未动,何以故?法身空寂故,诸法实相不可坏故。

  如是逆罪亦无本性下,是约空相而论,亦即约实相而论。我们千万不可执妄为真,以为无有罪因苦报。如果执妄为真,便是颠倒妄执了。

  若以实相而论,则逆罪亦无本性,亦无生天上,亦无堕地狱,亦无入涅槃,因为一切皆空故。所以说一切业缘皆住实际,不来不去,非因果非不因果。实际即是空相,故不来不去,非因果非不因果。若说有因果,或者说无因果,皆是落入有法。

  何以故?法界无边无前无后故。有边有前有后,皆是有际,而实际者无际。法界即是实际,所以法界无边无前无后。

  舍利弗下明一切法住于实际,故犯重比丘不堕地狱,清净行者不入涅槃,如是比丘非应供非不应供,非尽漏非不尽漏。因为诸法住平等故。所谓平等,即是性空义,如幻义,不二义,无相义,不增不减义,无生无灭义,无分别义,无所有义。

  【舍利弗言。云何名不退法忍。文殊师利言。不见少法有生灭相。名不退法忍。】

  不见有少法生灭,即是无生法忍。所谓忍者,即是安住不动,不为外境所坏也。

  小乘人证得分段无生,亦得谓证无生法忍,然分段无生有生灭相。大乘菩萨入中道义,证得变易无生,变易无生者无生灭相,故文殊菩萨回答舍利弗说不见少法有生灭相,名不退法忍。

  【舍利弗言。云何复名不调比丘。文殊师利言。漏尽阿罗汉。是名不调。何以故。诸结已尽更无所调故名不调。若过心行名为凡夫。何以故。凡夫众生不顺法界。是故名过。】

  不调之调字,是调伏义,调和身心伏诸烦恼是名调伏。舍利弗问何为不调比丘,文殊答言是漏尽阿罗汉。因为漏尽阿罗汉诸结已尽,更无所调故名不调比丘。

  漏是烦恼异名,生于三界皆名为漏。漏尽即是烦恼断尽再不生于三界。

  阿罗汉有三义,一、应供,二、杀贼,三、无生。此三因人而有差别,有阿罗汉,大阿罗汉,佛,三者的不同。阿罗汉应供是应受人天供养。大阿罗汉应受人天及界外圣人供养。阿罗汉杀贼,是破见思烦恼。大阿罗汉则破见思尘沙渐及无明。阿罗汉无生,是证分段无生。大阿罗汉既无分段生死,同时渐了变易生死。

  佛是真正大阿罗汉,福被九道众生是名应供。断尽五住烦恼是名杀贼。于二边无所著是名无生。

  诸结已尽之结,即烦恼异名。

  若过心行是名凡夫,所谓‘过’,下文自作解释,谓凡夫众生不顺法界是故名过。法界者空义,不顺法界则落于有法,落于有法则起惑造业受苦,故名为过。

  众生落于有法,其心行便有十种过。于心则有贪,嗔,痴。于行则有杀,盗,邪淫,恶口,妄言,绮语,两舌。阿罗汉诸结已尽,不复再生于三界,所以无此十种心行之过。

  【舍利弗言。善哉善哉。汝今为我善解漏尽阿罗汉义。文殊师利言。如是如是。我即漏尽真阿罗汉。何以故。断求声闻欲及辟支佛欲。以是因缘故名漏尽得阿罗汉。】

  这一段文中,文殊菩萨寓有褒大贬小之意,故曰我即漏尽‘真’阿罗汉。声闻缘觉虽不漏于分段生死,却漏于变易生死。虽不漏于三界,却漏于偏真。文殊师利断求声闻欲及辟支佛欲,二死已尽,涅槃四德已圆,故是漏尽真阿罗汉。

  文殊师利菩萨,原已成佛,号龙种上尊王如来。为辅佐世尊弘化,故来此娑婆世界示现菩萨身耳。

  【佛告文殊师利。诸菩萨等坐道场时。觉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文殊师利言。菩萨坐于道场。无有觉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如菩提相。无有少法而可得者。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相菩提谁能坐者亦无起者。以是因缘不见菩萨坐于道场。亦不觉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问文殊师利诸菩萨等坐道场时,觉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文殊答言,菩萨坐于道场无有觉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为甚么呢?因为菩提相空不可得,如菩提相,一切法亦空不可得,这种空不可得,假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空不可得即是无相,这种无相菩提,既无能坐,亦无起者。以是因缘,所以不见菩萨坐于道场,亦没有觉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吾人应知,所谓菩萨坐道场证菩提者,皆是水月道场如幻佛事,于第一义中,无如是诸事。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菩提即五逆五逆即菩提。何以故。菩提五逆无二相故。无学无学者(大宝积经为无觉无觉者)。无见无见者。无知无知者。无分别无分别者。如是之相名为菩提。见五逆相亦复如是。若言见有菩提而取证者。当知此辈即是增上慢人。】

  文殊菩萨言,菩提即五逆,五逆即菩提,为甚么呢?因为一切法悉是空相,空相无有差别。故曰菩提五逆无二相故。我们平时分别逆相与菩提相者,皆是迷于因缘幻相,而非实相。

  无觉无觉者下,是说无能觉与所觉,无能见与所见,无能知与所知,乃至无能分别与所分别。如果有能所之分别便是二相。如果不分别二相,便名菩提。见菩提相不二,见五逆相亦是不二。甚至见一切法相,皆悉不二,所以说菩提即五逆,五逆即菩提。

  如是论说,是约实相言,非约世流布言。若约世流布言,即是不坏一切相,即是法性空。

  若言见有菩提而取证者,当知此辈即是增上慢人。菩提相空,无能得见无能取证者。若言见有菩提而取证者,便是增上慢人。

  增上慢人是未得言得,未证言证。如人未得禅定,谓得禅定,未证果位,谓证果位,此皆增上慢人。而此地所谓之增上慢人,是于无所得中,以我慢心妄见有所得也。菩提涅槃皆无所得,以其无所得故,名菩提涅槃。而二乘凡外,皆以有所得心求证菩提,是名增上慢人。

  【尔时世尊告文殊师利。汝言我是如来。谓我为如来乎。文殊师利言。不也世尊。我谓不是如来为如来耶(此句文字大宝积经写作‘我不谓如来为如来耶’)。无有如相可名为如。亦无如来智能知于如。何以故。如来及智无二相故。空为如来但有名字。我当云何谓是如来。】

  佛说你既称我是如来,莫非你谓‘我’释迦牟尼就是诸法如义的如来吗?

  文殊师利答言,不也世尊,我所说的意思,不是如来(此如来二字,是称谓释迦牟尼)为如来耶,第二个如来,是诸法如义的如来。这句话的意思是‘不也世尊,我称你是如来,不是说你就是诸法如义的如来,因为你是假名,是空的。如来亦是假名,是空的。空与空原来不二,我怎能说你就是如来呢?若谓你就是如来,岂非承认有你,又承认有如来了吗?’

  文殊菩萨对佛未敢直呼为‘你’,用‘如来’代之,以至文句难明。

  大宝积经文殊说般若会写作‘不也世尊,我不谓如来为如来耶’,文字便比较明白。意思是不也世尊,我不是说你就是如来也。

  古德有谓‘曼陀罗仙虽预译席,然未能深谙梁语,致文句有不明之处。’可能便是指这些地方而言。

  无有如相可名为如,所谓如相,便是空相。因为‘如’便是不二不异,不二不异便是空。故曰无有‘空相’,可名为空。如果有空相可名为空,那么这个空,便是‘有’了。故曰若人执空相,空相便为有。

  亦无有如来智能知于如。如来智是能知,‘如’是所知,既然二者俱空,所以无有能所。

  何以故?如来及智无二相故。无二相便是空相,故曰空为如来,但有名字,我当云何谓是如来?我当何谓你释迦牟尼,即是如来呢?

  世尊为能知之智,如来为所知之理,然而于无二相中,能所俱空,故我怎能说你证得如来呢?

  【佛告文殊师利。汝疑如来耶。文殊师利言。不也世尊。我观如来无决定性。无生无灭故无所疑。】

  疑是不信,佛问文殊,难道你不信有如来吗?文殊答言,不也世尊,我不是不信,而是如所思惟观如来无有决定性。皆是随缘而现,既是随缘幻现,所以究竟即是毕竟空,即是不二,即是无相,即是不可得,即是无决定。如是无有定法,即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名如来。若有定法,即非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非如来。如此无有定法,即不生不灭,不来不去,故名如来。我如此信,所以无有疑。

  【佛告文殊师利。汝今不谓如来出现于世耶。文殊师利言。若有如来出现世者。一切法界亦应出现。佛告文殊师利。汝谓恒沙诸佛入涅槃耶。文殊师利言。诸佛一相不可思议。佛语文殊师利。如是如是。佛是一相不思议相。】

  前文已说‘我观如来无决定性,无生无灭’,所以佛问,你不谓如来出现于世吗?法界一相,无生无灭,焉得谓如来出现于世?所以文殊菩萨回答说,如果如来出现于世,那么法界如来无有二相,所以一切法界,亦应出现于世。

  一切法是指十法界言,即佛法界,菩萨法界,缘觉法界,声闻法界,天法界,人法界,阿修罗法界,鬼法界,畜生法界,地狱法界。此十法界随业因缘幻现,无有决定。若有决定,众生便永不成佛。何以故?决定中,无有因果轮转故。

  十法界无有决定,故构成因果轮转,随缘而成十法界。所以无有决定,即是十法界性空。以性空无决定故,于是能随缘成事而现十种法界。一切法界既是随缘而现,故知无有定性,无决定故,所以一切法界毕竟空寂,是故法界一相无有生灭。如是一相无有生灭,假名曰佛一真法界。既是一相无有生灭,怎么会有如来出现于世?所以文殊师利言,如果有如来出现于世,一切法界亦应出现。

  佛又问文殊曰,汝谓恒沙诸佛入涅槃吗?文殊回答说,诸佛一相不可思议。一相无有生灭,既无生灭即是涅槃相,怎会以涅槃入于涅槃呢?故曰不可思议。

  大般涅槃经云‘当知如来亦不毕定入于涅槃,何以故,如来常住不变故。’

  云何为常住之法?常住之法无有因缘。所谓无有因缘者,是说因缘无有自性,以无自性故,说无有因缘。而此无自性,即是不生不灭不可思议,常住不变之法,所以无性之性即是涅槃。即此无性,随缘成事,而事随缘成,即无自性,无有自性即是常住之法。故曰常住之法,无有因缘。

  所以无性之性,即是不生不灭,不老不死,不可破,不可坏,无有入,无有出。以如是义故,假名如来入涅槃。而实在说来,如来是尽未来际常住不变的,这种尽未来际常住不变即是涅槃。而常住不变,即是一相不可思议。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佛今住世耶。佛语文殊师利。如是如是。文殊师利言。若佛住世。恒河诸佛亦应住世。何以故。一切诸佛皆同一相不思议相。不思议相无生无灭。若未来诸佛出兴于世。一切诸佛亦皆出世。何以故。不思议中无过去未来现在相。但众生取著。谓有出世谓佛灭度。佛语文殊师利。此是如来。阿罗汉。阿鞞跋致菩萨所解。何以故。是三种人。闻甚深法。能不诽谤。亦不赞叹。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如是不思议法。谁当诽谤谁当赞叹。】

  文殊师利问佛言世尊,你现在住世吗?佛故意答,如是如是,我现在住世。

  其实佛住世者,是示现世间行如幻佛事,于第一义中,无佛住世亦无不住世。所以文殊师利言,若佛住世,恒沙诸佛亦应住世。为甚么呢?因为法界一相,一切诸佛亦是一相不可思议。此是言诸佛法身,一切诸佛同一法身,所以若谓世尊住世,恒沙诸佛亦应住世。

  佛以报化二身应世,报化二身者权也。故报化二身应世者,权现也,非实也。实则法身,而法身如法界,法身如世间,不二不异,故无出现世间不出现世间。

  不思议相者无生无灭,不思议相即诸法幻相,诸法幻相即第一义空,故不生不灭。因为这种道理,亦无未来诸佛出兴于世,以不生故。上文言不住,今文言不生。

  若谓未来诸佛出兴于世,一切诸佛亦应皆出现于世。为甚么呢?因为一相不思议中,无过去未来现在相。若有过去未来现在相,便是二法,便是可思议相。

  但是众生迷惑,不知过去未来现在相皆是因缘幻现而非实有,于是取著过去现在未来为决定实有。因而谓佛灭度,谓佛出世。

  何以说过去现在未来,皆因缘幻现而非实有呢?例如‘过去’是现在未来因缘的幻现,而非有决定的过去。如果‘过去’有决定法,则应没有现在没有未来即有过去。现在亦复如是,是过去与未来的因缘而幻现的。若无过去与未来的因缘,怎会有现在?故知现在非决定实有法。未来亦复如是,若决定有未来,应是无有过去,无有现在,应单独的就有个未来。故曰不思议中,无过去未来现在相。

  佛语文殊师利下,世尊赞叹此法甚深不可思议,以不可思议故,所以不能诽谤亦不能赞叹。唯有如来,阿罗汉,阿鞞跋致菩萨能解此不思议法。故曰是三种人闻甚深法,能不诽谤亦不赞叹。

  若准经意,所谓阿罗汉者,应如文殊菩萨之漏尽真阿罗汉,非是愚法小乘。

  阿鞞跋致译为不退转,是言菩萨念不退也。

  文殊师利菩萨补充言,像这样不可思议,谁能诽谤,谁能赞叹呢?

  以上说明一切诸佛不出世亦不涅槃,因为一切诸佛一相故。由于一相,所以不可思议。由于不可思议,所以无能诽谤亦无能赞叹。

  【佛告文殊师利。如来不思议。凡夫亦不思议。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凡夫亦不思议耶。佛言。亦不思议。何以故。一切心相皆不思议。】

  前文所言不思议是言佛不思议,佛接著说凡夫亦不思议。

  何以故?一切心相皆不思议。凡所有相,皆非是实,故一切诸相,悉皆空相。既是空相,何以吾人见有诸相呢?原来一切诸相皆是本识之相分,本识自己现相,而以自己的见分还取自心。大乘唯识论云‘实无有外尘,似尘识所生。’既是本识自现自见,故曰一切心相皆不思议。

  【文殊师利言。若如是说。如来不思议。凡夫亦不思议。今无数诸佛求于涅槃徒自疲劳。何以故。不思议法即是涅槃。等无异故。】

  文殊师利菩萨言,如果如世尊所说,如来与凡夫俱不思议,那么现在无数诸佛求于涅槃,都是空自疲劳了。为甚么呢?因为不思议相即不生不灭,而不生不灭即是涅槃。如此说来,一切众生本自涅槃,如果再求于涅槃,岂不是徒自疲劳吗?

  不过一切众生本自涅槃,是约理性说,故称理性涅槃。虽具理性,然为无明所覆,不能自见自觉,必假功德因缘除去无明,方能自见。此理性涅槃亦名第一义空,亦名菩提,亦名中道,亦名佛性。无始劫来常恒不变,无明覆故,令众生不能自见。所以未成佛时本是佛,已成佛后还是佛也。非是妄外另有真,妄尽本空即是真,不增不减无得失,衣底之珠妄受贫。

  【文殊师利言。如是凡夫不思议诸佛不思议。若善男子善女人。久习善根近善知识。乃能了知。】

  文殊赞叹说,这种凡夫与佛俱不思议的道理,必须久习善根近善知识,乃能了知。善根便是不贪不嗔不痴,而贪嗔痴三毒便是烦恼的异名。因为被这些烦恼所覆,所以不见佛性。是故言善男子善女人,必须久习善根近善知识,才能了知这种甚深道理。

  【佛告文殊师利。汝欲使如来于众生中为最胜耶。文殊师利言。我欲使如来于诸众生为最第一。但众生相亦不可得。】

  如来问文殊菩萨言,汝欲使如来于诸众生为最胜吗?文殊答言,是的,我欲使如来于诸众生为最第一。因为众生虽具佛性但不名为佛,何以故?以不具功德法也。如来过尽德圆,福慧两足,所以于众生中为最第一。

  但是众生相即是无相,若执无相为相,即非如来。如来既是过尽德圆福慧两足,定不著于众生相,所以说众生相亦不可得。

  【佛言。汝欲使如来得不思议法耶。文殊师利言。欲使如来得不思议法。而于诸法无成就者。】

  这段文义与上段相同,佛已证得不思议法,但是一切法皆不思议。为甚么呢?因为一切法缘成性空亦不可得故。既是缘成性空不可得,故曰于诸法无成就者。

  【佛告文殊师利。汝欲使如来说法教化耶。文殊师利白佛言。欲使如来说法教化。而是说及听者皆不可得。何以故。住法界故。法界众生无差别相。】

  佛问文殊师利,你认为如来说法教化众生吗?文殊师利回答,是的,不过说法和听法的人,皆不可得。为甚么呢?住法界故,法界一相无有分别,所以说及听者皆不可得。佛即法界,而法界与众生亦无差别,所以无说者亦无听者。

  【佛告文殊师利。汝欲使如来为无上福田耶。文殊师利言。如来是无尽福田是无尽相。无尽相即无上福田。非福田非不福田。是名福田。无有明闇生灭等相。是名福田。若能如是解福田相。深植善种亦无增减。佛告文殊师利。云何植种不增不减。文殊师利言。福田之相。不可思议。若人于中如法修善亦不可思议。如是植种名无增无减。亦是无上最胜福田。】

  福田之田,以生长为义。言种德能受福报,所以名曰福田。佛为无上福田,若人供养,能得无量福。

  约有二种福田,三种福田,四种福田,和八种福田。二种福田:一、悲田,布施贫病困苦之人。二、敬田,供养三宝。三种福田:一、报恩福田,父母师长。二、功德福田,三宝。三、贫穷福田,贫穷困苦之人。四种福田:一、趣田,施于畜生。二、苦田,贫穷困苦。三、恩田,父母师长。四、德田,三乘贤圣。八种福田:一、佛。二、圣人。三、和尚。四、阿阇黎。五、僧。六、父。七、母。八、病人。

  诸福田中,佛为无上福田。所谓无尽福田,因为佛不生不灭,常住不变,尽未来际为众生作良祐福田,故曰无尽福田。以佛尽未来际,为众生作无尽福田故,能令众生得无量福,所以是无上福田。无尽相者,即是一相,即是无相,即是空相,即是不思议。以如是相为众生作福田,便不著一切相,能成一切功德,故曰非福田非不福田。若人能如是无住相修福,其福德亦不可思议。

  无有明闇生灭等相,是名福田。同样是说明福田者,是一相不思议相无尽相。

  若能如是解福田相者,是能如是以无相智慧空相智慧一相智慧不思议智慧解福田相,则能深植善种,而亦无增无减。何故无增无减?因为不思议故,不受福德故。若人种福以思议心望报,便是大贪著,非是真修福者。若人深植善种而无取于相不受于福德,于是其福德不可称,非所称故;不可量,无有限量故;不可数,过诸数故;不可思议,灭诸筹量故;无等等,如虚空故。如是福德,焉有增减?而无增无减者,即是无尽义也。

  所以文殊菩萨答佛所问曰,福田之相不可思议,若人于中如法修善,亦不可思议。所谓如法修善,是无住于相而修善,虽修善而无住于相,如是便可深植善种,而无增无减福德无尽矣。

  若能无住于相修善,虽植善种而不受福德,像这种人亦不可思议。亦不可思议便是与佛同为一相,与佛同为一相当然亦是入法界了。故曰如是植种名无增无减,亦是无上最胜福田。

  【尔时大地以佛神力。六种震动现无常相。一万六千人皆得无生法忍。七百比丘。三千优婆塞。四万优婆夷。六十亿那由他六欲诸天。远尘离垢于诸法中得法眼净。】

  六种震动者,即动起涌震吼觉,亦曰动涌震击吼爆。此六种各有动,遍动,等遍动。起,遍起,等遍起。涌,遍涌,等遍涌。震,遍震,等遍震。吼,遍吼,等遍吼。觉,遍觉,等遍觉。现无常相者,警醒六道众生。

  得无生法忍。即得无所得,得无所得者即是无增无减,是故言得无生法忍。若以位判,法华论谓无生法忍是初地。有依圆教判者,谓是十住位。总之破无明证法性者,是得无生法忍。若论大小,复有不同。小乘人证得分段无生,名得无生法忍。大乘人证得变易无生,名得无生法忍。

  六欲诸天,是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等。远尘离垢,于诸法中得法眼净,是证得初果。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释要(卷下)

  【尔时阿难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如是大地六种震动。佛告阿难。我说福田无差别相。故现斯瑞。往昔诸佛亦于此处。作如是说福田之相。利益众生。一切世界六种震动。】

  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是明弟子请法之仪。弟子请法,不敢轻率,故从座起立,整理衣服,互跪合掌然后启请。

  佛告诉阿难,我说无上福田无差别相,所以有动地瑞相出现。过去诸佛亦于此处说无上福田无差别相利益众生,亦感一切世界六种震动。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文殊师利是不可思议。何以故。所说法相不可思议。佛告文殊师利。如是如是。如舍利弗言。汝之所说实不可思议。】

  舍利弗闻法后,向佛称赞文殊师利。佛亦赞叹文殊师利说,是的,如舍利弗所言,你所说的实不思议。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不可思议不可说。思议亦不可说。如是思议不思议性俱不可说。一切声相非思议亦非不可思议。】

  文殊师利欲明不可得义,因为一切法皆不可得,以不可得故,所以一切法皆不可说。若有法可得即是有相,若法有相,即非法界一相。故曰思议不思议俱不可说。

  一切声相者,即是一切‘名’相也。一切法本来无有,而众生妄取其相,复因相立名,以著名相故,于是生诸妄想。因为妄想分别,而起烦恼造业,于是受诸苦报。

  一切声相非思议,亦非不可思议。思议者世谛,不思议者真谛。然一切法不二,故真谛即世谛,世谛即真谛。以真谛即世谛故,所以真谛不可得。世谛即真谛故,所以世谛不可得。真谛不可得,故不碍世谛。世谛不可得,故不碍真谛。所以一切法无非实相,实相即是一切法。故曰一切声相非思议,亦非不可思议。所以经云,若于一切法,起不思议想,便是有所著有所得了。

  所以若知一切法唯是假名,无有实法可得,便是菩萨摩诃萨有方便行般若波罗蜜。因为一切名相,唯假施设,不可得故。

  【佛言。汝入不思议三昧耶。文殊师利言。不也世尊。我即不思议。不见有心能思议者。云何而言入不思议三昧。我初发心欲入是定。而今思惟。实无心相而入三昧。如人学射久习则巧后虽无心。以久习故箭发皆中。我亦如是。初学不思议三昧系心一缘。若久习成就。更无心想恒与定俱。】

  佛问文殊,你入不思议三昧吗?文殊答言,我即不思议……。

  何谓三昧?大智度论云,善心一处住不动曰三昧。三昧译为正受正定,简言之就是定的意思。

  佛问你入不思议定吗?文殊答言,我即不思议,因为法界一相不可思议,焉有我和不思议定的分别呢?我的心即不思议,不见不思议以外另有心思惟不思议,亦不见另有不思议,能为心作缘,引心思惟。怎么可说我入不思议三昧呢?

  我初发心欲入是定下,是文殊菩萨追述自己修习时的经验。我初学此不思议三昧时,尚是系心一缘。而现在想想,实无心相而入三昧。

  以下是譬喻说,好像学习射箭一样,初学时尚须端正己身瞄准目标。但学习久了,自然熟能生巧,纵然不假功用,亦能箭发皆中。这是说明菩萨久习佛法,入于无功用道,任运而进不假作意了。八地以上菩萨入无功用道,不假心想,便可恒与定俱了。‘舍利弗语文殊师利言,更有胜妙寂灭定不?文殊师利言,若有不思议定者,汝可问言,更有寂灭定不。如我意解,不可思议定尚不可得,云何问有寂灭定乎?’

  舍利弗问文殊师利说,还有比不思议定更胜妙的寂灭定没有?文殊师利答言,假使有不思议定,你可以问更有胜妙的寂灭定不。现在不思议定尚不可得,怎能问更有胜妙的寂灭定没有呢?舍利弗如此问法,已经落有所得心了。却不知不思议定即是不可得,若有所得便是思议法。不思议定都不可得,怎会有比不思议定更殊胜的寂灭定呢?

  【舍利弗言。不可思议定不可得耶。文殊师利言。思议定者是可得相。不可思议定者不可得相。一切众生实成就不思议定。何以故。一切心相即非心故。是名不思议定。是故一切众生相及不思议三昧相。等无分别。】

  舍利弗问文殊菩萨言,不思议定不可得吗?文殊菩萨言,思议定可得,不思议定是不可得相。因为不思议定无相,所以不可得。

  一切众生实成就不思议定者,因为一切众生皆幻化相,幻相非实原来本空,本空故不思议,所以说一切众生实成就不思议定。

  一切心相即非心故。一切心所现相,皆是虚妄。而心者离一切虚妄相,无有诸相是名为心。换句话说,无有虚妄名之为心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互动金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