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金刚经

大乘起信论讲义

发布时间:2023-11-13 09:37:29作者:互动金刚

  大乘起信论讲义卷上

  大乘起信论讲义卷下

  大乘起信论讲义卷上

  四明接待讲寺佛教讲习所圆瑛弘悟述

  大乘起信论○今解此论。直分为六。甲一略释论题 二造论菩萨 三翻译人时 四归敬述意 五正立论题 六总结回向 今初

  大者包含之义。乘有运载之功。起则对境发心。信则忍可印定。论乃假立宾主。问答发挥。决择正理。破除邪见。拣非经律。故以论名。○题中应分通别。上四字别题。别在当部。下一字通题。通于论藏。○题者头也。如人头目为五官之总。观其头目。便知此人。为忠奸贤否。论题亦尔。为一论之总。略释宗要。便知此论权实顿渐。○大有三义。曰体相用。夫一心之理。为诸法所依。即体大。具足恒沙称性功德。即相大。善能出生一切因果。即用大。乘者以本觉为所乘。始觉为能乘。究竟觉为乘所至处。故下文云。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萨。皆乘此法。到如来地故。○大乘之理。即是一心。小乘不信此理。沉滞化城。外道不信此理。终无实果。凡夫不信此理。永受轮回。盖不信者,实非不具而不信也。人人有心。本来等具。良由五阴所覆。二执所障。此理不得现前。迷而不信。故菩萨愍物沉迷。宗百部大乘。特造此论。普令众生发起信心。○问。何以独言发起信心。答。大乘之理。虽众生等具。实众生同迷。迷则不信。菩萨阐扬此理。能令从闻生解。破迷起信。信此理已。一切道法。任运而生。华严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信为行之本。行无信不立。是起信者。急先务焉。○若约七种立题。大乘是所信之理。信为能信之心。能信乃即理之心。所信亦即心之理。能所不二。惟一心法。则单法立题。若乘字就喻为称。亦可法喻立题。又按起字。既有所起之信。必有能起之人。义则兼人。亦可文义双收。具足立题。一略释论题竟。

  甲二造论菩萨

  马鸣菩萨造

  菩萨名曰马鸣者。按诸传记。当有三释。一菩萨初生时。感群马悲鸣不息。二菩萨善能抚琴。以宣法音。群马闻已。咸悉悲鸣。三菩萨善能说法。能令马闻。悲鸣垂泪。七日不食。故立此名。○菩萨。具云菩提萨埵。此翻觉有情。菩提乃大觉。即所求也。萨埵乃有情。即所化也。实智悲并运。上求下化之人。此双约二利说。若单约自利。虽已分证佛觉。尚有情识未尽故。若单约利他。广行善巧方便。觉悟一切有情故。○造者制作。宗百部大乘广义。制作斯论。以约该博。应机施化也。考造论之时。依摩诃摩耶经云。如来灭后六百岁已。九十六种外道等。邪见竞兴。毁灭佛法。有一比丘。名曰马鸣。善说法要。降伏一切诸外道辈。此菩萨乃如来预记之人。实内秘外现之士。造论乃在如来灭后。六百余年。二造论菩萨竟。

  甲三翻译人时

  真谛三藏译

  梵语波罗末陀。华言真谛。契悟真如谛理。阐扬大乘奥义。西印度优禅尼国人。性天高朗。气宇澄明。风神超拔。博览群藏。而于大乘。偏洞深远。游历诸国。随机利见。于梁武帝太清二年入华。与瞿昙及多侍从。并送苏合佛像来朝。至未经旬。便值侯景侵扰。迨承圣三年九月十日。与慧显智恺昙振慧旻等。并黄钺大将军太保萧公勃。于衡州建兴寺所译。沙门智恺笔受。月婆首那等译语。并翻论旨玄文二十卷。马鸣冲旨。更曜于时。邪见之流。伏从正化。○本论前后二译。一于阗国沙门实叉难陀。此云喜学。大周圣历三年十月八日。于东都佛授记寺译。沙门复礼笔受。今行前译。三翻译人时竟。

  甲四归敬述意二 乙先归敬三宝 后述造论意

  归命尽十方。最胜业遍知。色无碍自在。救世大悲者。及彼身体相。法性真如海。无量功德藏。如实修行等。

  将造斯论。先归三宝。具有三意。一为荷恩故。若无佛说。法无由起。若无有法。解无从生。若无僧传。闻无所自。由荷三恩。方成慧悟。今传此法。理宜致敬。二求加被故。浊恶世中。传化不易。若不仰请三宝。威力加被。难以自利利人。故应致敬。三令生信故。如率已造论。恐人不信。要归三宝。法有所宗。庶使论义。印契佛心。易启信从。故应致敬。○归命。表能归之心。尽十方。即所归分际。最胜下七句。举三宝德。归命有二释。一归向义。命谓命根。乃六根之总。一身之要。万生所重。莫此为先。今举之以奉三尊。表信敬之极也。二还源义。众生六根。从一心起。而背本逐末。奔驰六尘。今举命则总摄诸根。还归其本源一心。一心。即自性三宝也。○尽十方。即极尽十方法界之分量。所有帝网刹中之无尽三宝也。○最胜业遍知三句。归佛宝也。佛以三轮应物。业。即身口意三轮业用。皆最殊胜。显非应化身。乃从法垂报之身。不云法身者。以法身人法宝摄故。遍知。意业最胜也。凡夫妄知。外道邪知。二乘遍知。菩萨分知。唯佛遍知。以真智证理。理无不彻。以俗智鉴机。机无不宜。乃至缘起差别等。无不尽知。故云遍知也。○色无碍自在。身业最胜也。如来色身。自在无碍。乃有多端。今略辨四种。一大小无碍。一一根皆遍法界。而不坏诸根之性。又不杂诸根之相。二互用无碍。一根能作诸根用。诸根能作一根用。自在相作。而不相碍。三理事无碍。现色炳然。而不碍举体性空。妙理湛然。而不碍业用无方。下文云。色即智。说名智身等。四应机无碍。一身不分而普现。多机齐应而无乖。在彼不碍此。在此不碍彼。故云色无碍自在。○救世大悲。口业最胜也。世谓世间。乃三种世间中之有情世间也。即所救之机。大悲为能救之心。拣非生缘悲。法缘悲。由无缘大悲内熏。说法度生。因众生根性不一。故如来巧说不同。大小顿渐。偏圆显密。无非随机利导。对症施方。佛说一切法。一一皆从大悲心中流出。故曰救世大悲。○者字指人。即上三轮最胜之佛。佛德无量。难以尽举。略举三业。以表所归也。○及彼身体相三句。归敬法宝也。及者并及。言不但归佛。亦归于法也。法宝有四。谓教理行果。今但归果理。彼即指佛。约彼佛身。而明法宝。是果法也。又约身之体相。是理法也。及之云者。显佛与法。是非一义。彼身体相。显佛与法。是非异义。法即佛之体相。佛之体相即法。诸佛以法为身。体相二大属法宝摄。用大即前三轮不思议业用。以用大全依体相。故云及彼身体相也。○法性真如海。此句释上体字。谓真如法性。即法身真体。又不特与佛为体。亦通与一切法为性。论云。在众生数中。名为佛性。在非众生数中。名为法性。法性即诸法实性。真如者。无遣曰真。无立曰如。下文云。此真如体。无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无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当知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念。名为真如。又真则不变。如则不异。恒随染净之缘。遍与染净诸法为性。虽随缘而不变。虽不变恒随缘。故喻如海。因风起诸浪。湿性无有变。无变之性。不碍浪起。又真如具德如海。华严云。譬如深大海。珍宝不可尽。于中悉显现。众生之形类。甚深因缘海。功德宝无尽。清净法身中。无像而不现。若按后义。兼通体相。○无量功德藏。此句释上相字。谓此法身。如来藏妙真如性中。含摄具足。无量称性功德。故云藏。四种法中。此属教行二法。教含所诠功德。行摄所成功德。功德不一。故云无量。○如实修行等一句。归敬僧宝也。僧通凡圣。圣有大小。如实修行者。地上大菩萨僧也。称真实理。起圆顿行。凡所修为。名如实修行。下文云。依法力熏习。是地前行。如实修行。是地上行。满足方便。是地满位。等者。举中等取前后也。又宝性论。就地上菩萨说二修行。一如实修行。了如理一味。属正体智。二遍修行。备知一心。有恒沙法界。属后得智。此中举正体智。等取后得智。故云等也。先归敬三宝竟。

  乙后述造论意

  为求令众生。除疑舍邪执。起大乘正信。佛种不断故。

  述意不出二种。一为利益众生。二为不断佛种。所为众生虽多。三聚可以统收。下文云。为未入正定众生。修行信心等。此正为不定聚。令起正信。兼为邪定聚。作远因缘。已入正定聚。具增妙行。○第二句。今得离过益。众生所以长沦生死。不证涅槃。皆由疑执。以为其本。由疑故迷真。失于乐也。由执故起妄。种于苦也。○求大乘者。所疑大端有二。一疑法。障于发心。二疑门。障于修行。一疑法者。疑大乘法体。为一为多。若一则无异法。生佛平等。何必发宏誓愿度生。若多则非一体。物我各别。如何得起同体大悲。由是疑惑。不能发心。二疑门者。疑如来教门无量。为依何门修行。若要俱依。不能顿入。若依一二。何遣何就。由是疑惑。不能修行。○今为遣此二疑。立一心法。开二种门。立一心法。遣初疑。明大乘法。虽有一心。一心之外。更无别法。因有无明。迷本一心。起诸波浪。流转六道。虽起六道之浪。不出一心之海。良由一心动作六道。故得发宏济之愿。六道不出一心。故得起同体大悲。如是遣疑。得发大心。开二种门。遣次疑。明诸教门虽多。初入修行。不出二门。依真如门。修止行。依生灭门。起观行。止观双运。万行斯备。入此二门。诸门洞达。如是遣疑。能起修行。○邪执亦二。即我法二执。真如界内。不立一尘。本来无我。众生妄执为我。本来无法。众生妄执有法。由有二执。故障人法二空真理。第五因缘。善护其心。远离痴慢。出邪网故。正遣此执。综上除疑令悟真乐。舍执令离苦因。俱属离过益。○起大乘正信句。令得成行益。既于真不疑。于妄不执。方得于大乘根本法中。发起正信。亦即翻前疑字。故云信。翻前邪字。故云正。下文分别发趣道相。及修行信心分。皆成此行也。○佛种不断故者。意之所归也。令众生离过成行。信心满足。得入初住。证位不退。生如来家。为法王子。能绍佛位。故云佛种不断。即下文信成就发心者。毕竟不退。入如来种中。正因相应等。○又种因也。由此所说。令诸众生。修行佛因。常不断绝。如华严经云。下佛种子。于众生田。生正觉芽。是故能令佛宝不断。此之谓也。故字。与偈首为字相照应。造论即所为二意故。此外无他。四归敬述意竟。

  甲五正立论体三 乙初显益起说 二举数标章 三依章别解

  论曰。有法起摩诃衍信根。是故应说。

  论曰。拣异经律之辞。有法一句。显所说义。有大胜益。是故一句。指能诠教。殊难缄默。有法。即论所依宗本。谓一心法。具二门三大义故。正示所宗。乃所说法体。摩诃衍。此云大乘。所宗心法。即是大乘。能信此心。即是信根。信心真如门。正理决定。信心生灭门。业用不亡。二门不出一心。一心具足三大。信而言根者。谓信满入住。得位不退。根有二义。一能持义。自分不失。二生长义。胜进上求。是故二字。如是胜益。皆以有法之功能。为能起故。则说不容缓也。故曰应说。论题依此而立。初显益起说竟。

  乙二举数标章

  说有五分。云何为五。一者因缘分。二者立义分。三者解释分。四者修行信心分。五者劝修利益分。

  有五分者。举章数也。云何下标章名。分者。章段各别。分齐分明。五分辗转相因。一法不孤起。应机施化。制必有由。二由致既彰。宜标纲要。令识所宗。三宗要幽深。自应广释。令物生解。四虽解法义。非行莫阶。自必解行相应。五正行既立。钝根懈慢。自必举益劝修。此五论之章段。如经之三分。一因缘即序分。中三段合为正宗分。后劝修即流通分。二举数标章竟。

  乙三依章别解即为五 丙一因缘分二 丁一牒章名 二显因缘

  初说因缘分。牒章名可知。

  丁二显因缘二 戊一问答直显 二问答遣疑

  问曰。有何因缘。而造此论。答曰。是因缘有八种。云何为八。一者。因缘总相。所谓为令众生。离一切苦。得究竟乐。非求世间名利恭敬故。

  此初番问答。答中先举数。次辨相。后总结。辨相中。初一是总。余七为别。总有二义。一菩萨所修诸行。均为众生与乐拔苦。不独在于造论一端。二此一因缘。乃与一论作发起之由。众生指凡外权小。以凡夫外道。迷此一心。以招界内。苦苦坏苦行苦。分段生死之果。小乘权教。迷此一心。未离界外微苦。变易生死之报。今开示此心。欲令众生。信解修行。得证究竟菩提觉法之乐。究竟涅槃寂灭之乐。非欲令其求于后世人天利乐等故。末句、若约菩萨自说。我为益生。故造斯论。非求己身。名利恭敬也。

  二者。为欲解释如来根本之义。令诸众生正解不谬故。

  别中有七。各别发起下文。此与立义分。及解释分三段之中。显示正义对治邪执二段。作发起因缘。彼文云。依一心法。有二种门。是二种门。各皆总摄一切法。当知一切法。不出二门。二门不离一心。一心即如来所说。一切法根本之义。以一心无法不摄故也。○又此具本始二觉。本觉真理名如。始觉实智名来。众生未起始觉无分别智。是如而无来。今依此一心本觉之理。而起始觉之智。还契本觉之理。本始合一。究竟成佛。名曰如来。是一心即如来。如来即根本之义。文中具释此义。诸众生指地前三贤。信解行位菩萨。比观相应。故云正解。即显示正义文是也。舍离倒执。故云不谬。即对治邪执文是也。

  三者。为令善根成熟众生。于摩诃衍法。堪任不退信故。

  此与下解释分第三段。分别发趣道相。而作因缘。彼文令利根者。发决定心。进趣大道。堪任住于不退位故。此当十信满心。自分已定。故云善根成熟。入十住正定聚。使前信心不退。故云堪任不退信故。

  四者。为令善根微少众生。修习信心故。

  此与下修行信心分中四种信心、五门修行中前四门。而作因缘。彼文是中依未入正定聚众生。故说修行信心。以信位未满。故云善根微少。令进修满足。故云修习信心故。

  五者。为示方便。消恶业障。善护其心。远离痴慢。出邪网故。

  以下四种因缘。当信位初心。以根劣故。易退难进。赖多方便。始能成益。此当下品。与下修行信心分中第四门末文。而作因缘。以彼文中。为业重惑多众生。善根难发。示令礼忏等方便。消恶业障。善自护持其心。痴慢不起。得出邪魔罥网故。

  六者。为示修习止观。对治凡夫二乘心过故。

  此当中品。与下第五修行止观门。而作因缘。彼文双明止观。教今修习。遣凡小二过。如云若修止者。对治凡夫住著世间。能舍二乘怯弱之见。若修观者。对治二乘。不起大悲狭劣心过。远离凡夫。不修善根。故云对治心过。

  七者。为示专念方便。生于佛前。必定不退信心故。

  此当上品。与下修行信心末。劝修净土。八行许文。而作因缘。以彼众生。恐后报迁。不得值佛。遇缘成退。举胜方便。专意念佛。回向愿求。得生佛前。常见佛故。终无有退。故云必定不退信故。

  八者。为示利益。劝修行故。

  此与下劝修利益。而作因缘。为懈慢众生。举彼损益。令舍损就益。即总策成前诸行也。

  有如是等因缘。所以造论。总结可知。一问答直显竟。

  戊二问答遣疑二 己初问 次答

  问曰。修多罗中。具有此法。何须重说。

  问如上八种因缘。所示之法。如所立法义。乃至劝修利益。如是等法。契经具说。皆为众生离苦得乐。何须重为造论更说。讵非为求名利等耶。

  己次答二 庚一举根缘二相以立宗 二释根缘二相以遣疑

  答曰。修多罗中。虽有此法。以众生根行不等。受解缘别。

  修多罗。此云契径。谓契理契机。经中虽有此法。散在广藏。因众生之根有利钝。受解之缘有胜劣故。

  庚二释根缘二相以遣疑二 辛一说听俱胜 二根缘微劣

  所谓如来在世。众生利根。能说之人。色心业胜。圆音一演。异类等解。则不须论。

  前二句明听众胜。次二句显说者胜。圆音一演。亦成说胜。异类等解。亦成听胜。则不须论。结俱胜义。众生积集善根。得与如来同生。故云利根。能说人佛也。色心。总指如来三轮。业用殊胜。不可思议。圆音。则别举口轮。圆音即是一音。佛之音声。圆满普遍。都无宫商之异。有何平上之殊。一音即一切。故云圆音。一切音即一。故云一音。佛由圆音作增上缘。随根差别现众多声。犹如满月。惟一圆形。随水差别。而现多影。契经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故云圆音一演。异类等解。既已等解。又何须重为造论。此约佛世如是。一说听俱胜竟。

  辛二根缘微劣三 壬一广略二经 二广略二论 三明教之兴

  若如来灭后。或有众生。能以自力。广闻而取解者。或有众生。亦以自力。少闻而多解者。

  如来灭后。众生根缘微劣。分四种。此二依经而得解者。自力。即自心闻慧解义之力用。或广闻经教。得解佛意。或少闻经文。备解诸经义味。均不须论。

  壬二广略二论

  或有众生。无自智力。因于广论而得解者。亦有众生。复以广论文多为烦。心乐总持少文。而摄多义。能取解者。

  此二依论方取解者。无自智力。即直依佛经。无自心闻慧解义之智力。因于智度瑜伽等广论。方解佛经意趣者。或有厌烦乐略之机。不耐繁文。惟约文约义丰之论。深解佛经所说之旨者。此机为教兴所以。

  壬三明教之兴

  如是。此论为欲总摄。如来广大深法。无边义故。应说此论。

  如是通指前之四机。此论下别为后一。为欲普摄如来大乘经论。广大深法。无边妙义。应彼第四种。心乐总持少文。而摄多义者。故说此论。所谓总百部大乘奥义。包括无遗。揭一真法界理体。如观掌果。诚入道之要门。修行之妙旨也。一因缘分竟。

  丙二立义分三 丁一结前起后 二标征列名 三依名辨相

  已说因缘分。次说立义分。结前起后可知。

  丁二标征列名

  摩诃衍者。总说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法。二者义。

  法者大乘法体。义者大乘名义。初立法者。起下释中。初释法体之文。次立义者。起下释中。复次真如自体相者。以下之文。

  丁三依名辨相二 戊一出法体 二彰名义 初中二 己一就体总立 二开门别立

  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

  自体名法。法即一真法界。大总相法门体。亦即如来藏心。此法众生等具。故言法者。谓众生心。此出法体也。是心则摄一切者。显大乘心法。圆融含摄。染净具该。此辨法功能也。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者。谓依此一心。宗本法上。具足三大。故有大义。有二转运。故有乘义。此释法名义也。

  己二开门别立

  何以故。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诃衍体故。是心生灭因缘相。能示摩诃衍自体相用故。

  何以故。征起之辞。含有二意应征。一心通染净。大乘唯净。二心法是一。大乘义广。如何此心。能显大乘之义。下释意云。大乘之体虽净。相用必对染成。今生灭门中。既具含染净。故能显也。又心法虽一。而有二门。真如门中。示大乘体。生灭门中。具示三大。而大乘之义虽广。莫过是三。故得显也。言是心真如者。总举真如门。起下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以下文也。相。即真如中。如实空。如实不空。二种相。亦即起下复次真如者。依言说分别。以下文也。言是心生灭者。总举生灭门。起下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以下之文。因缘者。是生灭因缘。起下复次生灭因缘。以下之文。相者。即是生灭相。一者粗。与心相应。二者细。与心不相应。亦即起下复次生灭相者。以下之文。今真如门中云即示。生灭门中云能示。以真如即所显大乘体。无有异相。故云即示。生灭依真如起。染净既分。诠旨各别。故不云即。而云能示也。○自体相用者。体。即生灭门中之本觉心。是生灭之自体。为生灭之因依。故在生灭门中。亦得辨体也。相。即如来藏中。无量性功德相。用。即如来藏中。不思议业用。并在此门。故下释生灭门。具显所示三大之义。○又自体相用者。以所示三大义。还在能示生灭门中。显非别外。故云自也。○问。真如门。但即示于体。而生灭门。应唯示相用。何亦兼自体耶。答。真如是不起门。既无所起。故唯示体大。生灭是起动门。所起必含能起。故具示三大也。一出法体竟。

  戊二彰名义二 己一明大义 二显乘义

  所言义者。则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体大。谓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减故。二者相大。谓如来藏。具足无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因果故。

  首二句标。下释得名之义。此起下复次真如自体相者。以下之文。体大者。真如体性。广大洪深。为一切法之所依。故受大名。一切法。不出圣凡染净。此体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又随染不增。还净不减。不为染净所亏。圣凡所易。故云平等不增减故。○相大者。即二如来藏中。具足无量性功德。故受大名。功德而言性者。所有功德。皆称真如体性而起。相不离性。如八功德水。不离于水也。○用大者。谓不思议业用。即下文报化二身。粗细之用。令诸众生。始成世善。终成出世故也。问。何故唯言善因果。不云不善也。答。以不善法违真故。是所治故。又复当知。虽违真亦不离真。但以违真故。非其用也。一明大义竟。

  己二显乘义

  一切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萨。皆乘此法。到如来地故。

  此释乘义。非以他法为乘。即以一心二门三大之义。为乘。上标果望因。谓诸佛乘此。已成正遍知觉。下举因望果。谓一切菩萨。皆乘法此。到于如来。究竟无余涅槃之地。即以始觉之智为能乘。本觉之理为所乘也。二立义分竟。

  丙三解释三 丁一结前起后 二标征列名 三依名辨相

  已说立义分。次说解释分。结前起后可知。

  丁二标征列名

  解释分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显示正义。二者对治邪执。三者分别发趣道相。

  首句标。二句征。下列名。显示正义者。正释所立大乘法义。即一心二门也。对治邪执者。以大乘法药。对治我法二种邪执之病。由大乘正理既明。我法邪执自遣故。分别发趣道相者。邪执遣已。庶可与辨。发起趣向佛道阶级之相。二标征列名竟。

  丁三依名辨相即为三 戊一显示正义 二对治邪执 三分别发趣道相初中二 己一总释 二别释

  显示正义者。依一心法。有二种门。云何为二。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是二种门。皆各总摄一切法。此义云何。以是二门。不相离故。

  显示者。显明指示。正义者。即一心二门之义。二门不出一心。故言依一心法。有二种门。此论依楞伽等经所造。今一心二门之义。亦依经而立。经云。寂灭者名为一心。一心者名如来藏。此中心真如门。以一切法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虽是一心。即彼经寂灭者名为一心义。此中心生灭门。随缘起灭。以本觉随熏转动。成于染净。如来之性。隐而不显。即彼经一心者名如来藏义。○又本觉心。虽成染净。性恒不动。即生灭门中。自体是也。又如来藏者。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趣生。譬如技儿。变现诸趣。如是之义。如下文言心生灭者。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乃至此识有二种相。一者觉义。二者不觉义。当知非但取生灭心。为生灭门。通取生灭自体。及生灭相。皆生灭门义也。○二门如是。何谓一心。谓染净诸法。其性无二。真妄二门。其体不别。故名为一。即此无二不别。诸法中实。不同虚空。性自神解。故名为心。○言皆各总摄一切法者。释上立义分中。是心则摄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但上直明心摄一切法。今言二门皆各总摄一切法。此义云何。征而释之。下以是二门不相离故。即释皆各总摄之义。○以真如门。是染净通相。通相之外。无别染净。故得总摄诸法。喻如微尘是瓦器通相。瓦器皆为微尘所摄。真如门亦如是。真如能摄生灭。生灭之相。不离真如之性。○以生灭门。是染净别相。别相之法。生灭所摄。亦由真如是善不善因。与缘和合。变作而有。虽实变作诸法。而不坏真性。故于此门。还摄真如。喻如微尘聚成瓦器。而常不失微尘之性。生灭门亦如是。真如之性。不离生灭之相。○问。二门既各互摄。何以前真如门。但示摩诃衍体。生灭门。具示自体相用耶。答此中摄义。与前示义异故。真如门是泯相显理。此泯相不除。故得兼摄生灭门。前泯相不存。故唯示于体大也。生灭门是揽理成事。此不离理而成事。故得兼摄真如门。前虽成事不坏理。故得具示三大也。须知二门摄义是齐。示义有异。一总释竟。

  己二别释二 庚一别释二门显动静不一 二会相入实显动静不异 初中二 辛一真如门 二生灭门 初又二 壬一举如体离言以明观智境 二约依言辨德以明生信境 初又二 癸一总举法体 二问答释疑初又二 子一正显如体 二会执释名

  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所谓心性。不生不灭。

  此标列名体。首句标名。下列体。一法界者。即无二真心。平等一相。为万法之所因依。界即因义。一切圣凡依正因果。莫不依此而得建立。无法不收。无法不摄。故云大。不取别相。故云总相。法者。轨生物解。门者。通入涅槃。举此一心。通摄二门。二门不出一心。为显是义。故言体也。今约真如门心性。虽举体随缘。而全体不变。不变则生实不生。生既不生。灭亦不灭。三际平等。常住不动。

  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

  此会妄显真。承上既言心性不生不灭。云何现有诸法。既有诸法。何谓性不生灭。故释云。一切诸法。本来无实。但因最初一念不觉。迷真起妄。妄有一切境界。差别之相。一念未动以前。惟是一真法界。此约根本而论。若就现前诸法差别之相。唯依众生。遍计执情所作。妄计实有。如依病眼。妄见空华。空原无华。见病所成。若离见病。华本无有。故云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

  是故一切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此结妄归真。一切法乃依他性。众生不了依他如幻。妄起遍计执性。是故二字。承上是所执本空故。一切法从根本来。惟是一心。非言说音声之可表。非名字文句之得诠。非心缘念虑之能及。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故皆离之。上三句离妄名真。下三句离异名如。一切诸法。一味一相。毕竟平等。虽通染净。其性不改。故云无有变异。由不异故不坏。如法华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故结归法体。惟是一心。末句依义立名。正显如体竟。

  子二会执释名

  以一切言说。假名无实。但随妄念。不可得故。言真如者。亦无有相。

  以因也。承上真如平等。因言说惟是假名。都无实义。叉言说但随妄念而有。自体本不可得。上二句明言教非实。中二句明无实所以。此文恐凡愚致疑。上文既云离名字相。何以复立真如名。岂不自语违。故以假名遣之。则不相违。末二句。非特无名。即言真如。亦复无相。以名相俱属遍计所缘。楞伽云。名相常相随。而生诸妄想。故双遣也。

  谓言说之极。因言遣言。此真如体。无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无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

  问。既名相双遣。但立假名。何故不立余名。唯云真如耶。答真如者。是言说之极名。无名立名。强名真如。此名之外。更无有加。如摄论中十种名。真如是第十究竟名。故云极也。○因言遣言者。以此极名。遣一切名言之执。若无此名。无以遣名。若存此名。安得离名。如禅堂止静声。以声止声。自声亦止。若无此声。不止余声。若存此声。不得全静。真如之名亦尔。必要依此遣言之言。乃得显其理之绝言。即此遣言之言。亦是假名。非实有真如之相可名也。○此真如体。无有可遣者。前虽双遣虚妄名相。此真如实体。本无可遣。何以故。以是妙智境故。一真一切真。无伪无妄。无法可遣也。既无可遣。自应可立。然亦无可立。何以故。离妄情故。一如一切如。不别不具。无法可立也。○又非以真体遣生灭法也。何以故。以生灭门中。染净诸法。本无自性。全体即真。故不待遣也。遣既无遣。立亦不立。可以故。以一切生灭等法。不坏差别相。本来同如。故不待立也。若有遣立。心外有法。终成对待。何以得成。真俗圆融。一心中道。绝待之理。曰无可遣者。以俗即是真故。无可立者。以即俗之真本现故。喻如真金之与金器。何遣何立。

  当知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念。故名为真如。

  此结以有如是义故。当知法法皆真。法法皆如。口欲谈而词丧。心欲缘而虑亡。离言绝思。究竟离相。故名真如。总举法体竟。

  癸二问答释疑

  问曰。若如是义者。诸众生等。云何随顺。而能得入。答曰。若知一切法。虽说。无有能说可说。虽念。亦无能念可念。是名随顺。若离于念。名为得入。

  先问次答。问意疑真绝修。首句承上起下。随顺问方便观。得入问正观。云何二字。疑二观何自而修。答意举真劝修。先明无说而说。无念而念。故曰虽说虽念。非灭于说念。以离断见也。无有能说可说。能念可念者。明说即无说。念即无念。以离常见也。此迥绝能所。不落断常。能如是知。即随顺中道之方便观也。○若久观纯熟。得离妄念。契彼无念真理。即正观也。正观而云得入者。以如如智。契如如理。智为能入。理为所入。华严云。甚深真法性。妙智随顺入故也。初举如体离言。以明观智境竟。

  壬二约依言辨德。以明生信境二 癸一举数开章 二依章别释

  复次此真如者。依言说分别。有二种义。云何为二。一者如实空。以能究竟显实故。二者如实不空。以有自体。具足无漏性功德故。

  举数中依言说有二义。义即相也。前显离言。即唯一体。今乃依言。则有二相。不可随言执取也。但为生物信解。示现依言求解故。云何下开章。如实空者。非如实之体空。乃称一真实之中。空诸妄染。以妄染空故。遂能显示实理。故云究竟显实也。○如实不空者。言如实体中。虽空无妄染。自体不空。异妄无体。故云有自体。异恒沙有漏烦恼。故云具足无漏性功德故。佛性论云。由客尘空故。与法界相离。无上法不空。与法界相随。是则妄染虽空。德相不空也。举数开章竟。

  癸二依章别释即为二 子一明如实空义 二明不空之义

  所言空者。从本已来。一切染法不相应故。谓离一切法。差别之相。以无虚妄心念故。

  此略明真如离染。即以离义而释空也。一切染法不相应者。总举能所分别。皆不相应。谓字指释之词。释上不相应义。离差别相者。绝所取境故。以无妄念者。绝能取心故。倒心妄境。情有理无。真如之德。理有情无。故不相应。又心境俱绝。能所两亡。故言如实空耳。

  当知真如自性。非有相。非无相。非非有相。非非无相。非有无俱相。非一相。非异相。非非一相。非非异相。非一异俱相。

  此广释空义。真如自性。离过绝非。众生妄执。虽有多途。总摄不出此二四句。四句即成四谤。有是增益谤。无是减损谤。双亦相违谤。俱非戏论谤。四谤即成四过。如广百论云。复次为显世间所执诸法。皆非真实。及显外道所执不同。故说颂曰。有非有俱非。一非一双泯。随次应配属。智者达非真。彼论广破四宗外道。此约外人转计。不尽同也。言非有相者。明真离妄有。故说非有。虽说非有。亦非是无。恐惑者。转计既非是有。即应是无。故说非无。又恐惑者。既闻有无俱非。遂执俱非是真如法。故说非非有。非非无。又恐惑者。以俱非若存。有无随丧。今俱非双非。有无还立。遂执亦有亦无。故说非有无俱相。俱相即双亦相。意同字别。一异准此可知。今四相全非。即四过咸离。百非尽绝。足显真空之体耳。

  乃至总说。依一切众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别。皆不相应。故说为空。若离妄心。实无可空故。

  此结显空义。前顺结。末二句反结。以真如实体。非思量分别之所能及。众生种种妄心。念念分别。俱属遍计执性。与此真体皆不相应。今为遣妄心。故说为空。非谓真体亦空。若离妄心。诸法无寄。一念不生。当体寂灭。法既不有。空无可空。故云实无可空也。一明如实空义竟。

  子二明不空之义

  所言不空者。已显法体。空无妄故。即是真心。常恒不变。净法满足。则名不空。亦无有相可取。以离念境界。唯证相应故。

  此别明不空。非有别法。即牒前空门已显法体。空无妄染。自体不空。即是真心。常恒不变之实体。而此体中。本具恒沙净德。向被妄染遮障。不得显现。若妄染已空。则本有净法。圆满具足。以是义故。则名不空。虽名不空。妙有非有。与空无二差别。非同情执之有。故云亦无有相可取。末二句释无相所以。若妄念所缘境界。则是有相。以离念无分别之境。唯无分别智所证。乃得相应故。一真如门竟。

  辛二生灭门二 壬初释生灭心法 二辨所示之义 初中二 癸一染净生灭 二染净相资 初又二 子一就体总标 二依义广释

  心生灭者。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

  此标体。言如来藏者。即不生不灭之真如心。以此心寂灭湛然。故云不生。究竟常住。故云不灭。不妄不变。故名真如。一切如来。恒沙净德。无不含藏此中。故名如来藏。而此藏性本无生灭。而为生灭所依。楞伽云。如来藏。为生死因。若生若灭。故云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谓不生灭自性清净心。因无明风。动作生灭。然此二心。竟无二体。如不动水。为风所吹。而作动水。动静虽殊。水体是一。亦得言依静水故。有其动水。此中道理亦尔。生灭心。正谓识藏。今通取所依如来藏。与能依生灭心。合为生灭门。非弃如来藏。独取生灭心。为生灭门也。以此门有二义。故能示三大。是故通摄所依。亦入此门也。

  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

  此辨相。所谓二字。承上指释之词。不生不灭。即如来藏清净心。动作生灭。不相舍离。故云与生灭和合。非谓别有生灭。来与真合。以生灭之心。即心之生灭。本无二相。心之生灭。因无明成。生灭之心。从本觉起。亦无二体。故云和合。如下文云。如大海水。因风波动。水相风相。不相舍离。乃至广说。水之动不离于风相。风之动不离于水相。心亦如是。不生灭心举体动故。不离于生灭。生灭之心全体真故。不离不生灭。如是不离。名为和合。此乃随缘门。不生灭心与生灭合。非是向本门。生灭心与不生灭合。○非一非异者。真心全体动故。而成生灭。则心与生灭非异。虽成生灭。其体恒常不变。故与生灭非一。若是一者。生灭识相灭尽之时。真心应灭。则堕断过。若是异者。依无明风熏动之时。真心之体。应不随缘。则堕常过。离此二边。故非一异。依楞伽经。以七识染法。为生灭。以如来藏净法。为不生灭。此二和合。为阿梨耶识。以和合故非一非异。○又若一者。真随妄灭。则无和合。若异者。真不随缘。亦无和合。正由非一非异。故得和合也。如经云。譬如泥团非异非不异。金庄严具亦如是。若泥团微尘异者。非彼所成。而实彼成。是故非异。若不异者。泥团微尘。应无差别。金庄严具。与此中理趣。可准思之。若广释具在别记。

  名为阿黎耶识。

  此立名。然生灭不生灭。虽有二义。实无二体。即合此二义不二之心。名为阿梨耶识。又阿梨耶。亦名阿赖耶。但梵音楚夏之别。梁真谛三藏。训名翻为无没识。唐玄奘法师。就义翻为藏识。藏是摄藏义。无没是不失义。义一名异也。又名阿陀那识。经云阿陀那识甚深细。习气种子成暴流。真与非真二恐迷。我于凡愚不开演。正以生灭不生灭和合。不可言真。亦不可言非真。良由最初一念妄动。转如来藏而为识藏。能生转识诸波浪。论主立此识。为生法之本。能藏诸法于自体内。又能藏自体于诸法中。诸法自体。不一不异。下之三细六粗。五意六染。皆此识变。正显万法唯识也。若返妄归真。至二种我见。永不执位。即失赖耶名。一就体总标竟。

  子二依义广释三 丑一释上心生灭义 二释上生灭因缘 三释上生灭之相 初中二 寅一辨德列名 二按名别释

  此识有二种义。能摄一切法。生一切法。云何为二。一者觉义。二者不觉义。

  此依真妄和合。释此识有二种义。以显迷悟因依也。二义。即觉不觉二义。同在生灭门中。然真如亦有二义。一不变义。二随缘义。无明亦有二义。一无体即空义。二有用成事义。各由初义故。成上真如门。各由后义故。成此生灭门。谓此识。本如来藏。不生灭心。随缘所成。而为众生本有之佛性。故云觉义。由无明风动。妄成生灭。障蔽本有之佛性。故云不觉义。○问。此一识有二义。与上一心有二门何别。答。上一心具二门。约不变自性绝相义。成真如门。约不守自性随缘义。成生灭门。今此但就随缘义边。染净理事。无二之相。明此识也。是则前一心义宽。该收于二门。此一识义陕。局在于一门。○问。此中本觉。与上真如何别。答。真如约体绝相说。本觉约性功德说。此为翻染所显。下文云。本觉义者。对始觉义说。乃至依不觉故。说有始觉。故在生灭门中摄。而真如门中。无翻染等义。故与此不同。是故体相二大。俱名本觉。并在生灭门中。故前立义分中。真如门即示体大。生灭门能具示三大也。○言能摄一切法者。谓圣凡依正。染净因果。皆依此识。而得建立。含摄无遗。故云摄一切法。即万法唯识也。然上二门云。皆各总摄。此不云各者。以二义陕于二门故。但明一识。由含二义。故摄一切。不言二义。各摄一切。又上但云摄不云生者。以真如门。无能生义故。此言生一切法者。由此识以不觉熏本觉故。生诸染法。流转生死。以本觉起始觉故。生诸净法。趣证涅槃。依此二义。遍生一切染净诸法。故云能生。此文即起下四种熏习之文。非但染净相熏。能生诸法。亦乃诸法生已。不离此心。为此心所摄也。○云何为二。寄问之词。下列名。一辨德列名竟。

  寅二按名别释三 卯一辨觉义 二辨不觉义 三辨同异 初中二 辰一略辨始本二觉 二广显二觉之相

  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说名本觉。

  此明本觉体。即众生本有不迷之佛性。人人具足。个个圆成。实诸佛之法身。今在迷位。名为本觉。亦称如来藏。经云。如来藏转三十二相。入一切众生身中。故曰众生本来是佛。此之心体。虽迷不失。以众生从来。不曾离念故。不得显现。若能离念。则无不觉之闇。非唯无闇。乃有大智慧光明。遍照法界。本体廓周。湛然常住。如太虚空。无所不偏。一切妄念。差别诸法。融成一味。唯法界一相。更无对待。即此是如来平等法身。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众生本有。理非新成。依此法身。说名本觉。

  何以故。本觉义者。对始觉义说。以始觉者。即同本觉。

  此释本觉义。何以故征诘之词。有二意。一上文直云觉义。今何故乃名本觉。二此中既称本觉。上何故直云觉耶。此乃进退征诘。别显从迷返悟。要依始觉之智为张本也。然约觉性不迷。但直名觉。今约在迷。一向不觉。特由本觉内熏之力。发起始觉。复由始觉有功。方显本觉。本觉者。是众生本有之佛性。此性今日方觉。而非新生。故云本觉义者。对始觉说。对始故说为本。此答初意也。又以始觉依本觉起。返流还净。先觉灭相。渐渐觉至生相。生相既破。复归一心。始本不二。故云始觉者。即同本觉。由同一觉故。上文得直称为觉。此答后意也。譬如醒人而有睡梦。从梦觉者。即本醒人。非别有他人。本始二觉。而无异体。亦复如是。○问。若始觉异本。则不成始。若始同本。则无始觉之异。答。今在生灭门中。约随染义。形本不觉。说于始觉。若觉至心源。染缘既尽。本始合一。平等绝言。即真如门摄。是故本觉之名。在生灭门中也。又本觉得名所以。详在海东疏。二卷十六页。

  始觉义者。依本觉故。而有不觉。依不觉故。说有始觉。

  此明始觉义。首句牒名。下释得名所以。谓此觉性。随无明缘。动作妄念。妄不离真。故云依本觉故。而有不觉。复由本觉内熏之力。破迷发悟。厌生死苦。乐求涅槃。故云依不觉故。说有始觉。如从梦觉。觉不离梦。下文本觉随染。生智净相者。即此始觉也。○此中大意。本觉成不觉。不觉成始觉。始觉同本觉故。则无不觉。无不觉故。则无始觉。无始觉故。则无本觉。无本觉故。平等平等。离言绝思。惟是一心。略辨始太二觉竟。

  辰二广显二觉之相二 巳一始觉 二本觉 初中三 午一总标满分二义二别辨差别四相 三结明不异本觉

  又以觉心源故。名究竟觉。不觉心源故。非究竟觉。

  觉即始觉之智。心源者。一心本源也。又生相无明。为染心之源。最初一念不觉。三细六粗。五意六染。从迷积迷。以历尘劫。今返流还净。必假始觉有功。觉破生相。复归一心。始本不二。法身全显。名究竟觉。此在佛地。若金刚以还。未至心源。始未同本。皆非究竟也。总标满分二义竟。

  午二别辨差别四相二 未一正寄四相显位 二引释心源无念 先述大意。后释论文。

  此四相。但约真心随熏。粗细差别。寄说为四。非约一刹那心。明四相也。今就始觉返流还净。始终生住异灭四相。以明从凡至圣。始觉渐次之分齐。若总论心性。本来离念。无生无灭。由无明力。迷自心体。违寂静性。鼓动起念。从细至粗。乃有生住异灭四相。微著不同。前后际异。前际最微。名为生相。后际最著。名为灭相。故佛性论云。一切有为法。约前际与生相相应。约后际与灭相相应。约中际与住异相相应。此乃总说。○若别说四相。复有差别。生相唯一。住相有四。异相有二。灭相还一。生相一者。名为业相。由无明力。转彼净心。不觉心动。而有其念。但相见未分。最极微细。谓之生相。唯佛能知。即下文三细中初一。六染中后一。五意中第一。皆此生相摄。○住相四者。一名转相。由无明力。不觉前之动相。即无动故。转本有智光。而成能见之妄见。二名现相。由无明。依前能见。不了无相。于晦昧空中。结暗为色。色杂妄相。想相为身。遂令身境妄现。此二及初谓之三细。并在赖耶位。属不相应心。三名智相。由无明迷前自心所现之境。妄起分别染净之相。故云智也。四名相续相。由无明不了前所分别。空无所有。更复起念。相应不断。此二同在分别事识。细分之位。属相应心。无明与前生相和合。转彼净心。乃至此位。行相犹细。法执坚住。名为住相。下文三细中后二。及六粗中前二。五意中后四。六染中中四。皆此住相摄。○异相二者。一执取相。二计名字相。由无明迷前违顺染净之法。更起贪嗔人我见爱。执相计名。取著转深。此在事识粗分之位。无明与前住相和合。转彼净心。至此行相稍粗。名为异相。下文六粗中二。及六染中一。并五意后之意识。皆此异相摄。○灭相一者。名起业相。由无明不了善恶二业。定招苦乐二报。循名造种种业。依业受报。轮转诸趣。以无明力。转彼净心。至此最后际。行相最粗。周尽之终。名为灭相。下文六粗中第五是也。以果报非可断。故不论第六相。○当知始终四相。唯一梦心。皆因根本无明。不觉之力。起生相等种种梦念。动彼净心。转至灭相。长眠三界。往还诸趣。今由本觉不思议熏习力。起厌求心。及真如所流闻熏教法。熏于本觉。益性解力。损无明能。渐向心源。始息灭相。终破生相。朗然大悟。觉了心源。本来平等。究其始终。竟无前后。唯是一心。故说四相俱时而有。皆无自立也。然未穷源者。随行浅深。姑显四位。四位各有四义。一能观人。二所观相。三观利益。四观分齐。

  此义云何。如凡夫人。觉知前念起恶故。能止后念。令其不起。虽复名觉。即是不觉故。

  首句征释。上究竟不究竟义。二句是能观人。当十信位。三句明所观相。以未入十信。念念起恶。而不觉知。今入信位。能知恶业。定招苦报。故言觉知。此觉灭相也。能止后念令其不起者。辨观利益。前不觉时。常起身口恶业。今既觉已。即就前念灭处。止其后念之恶。更不容起。止之又止。能令恶念永消。此止灭相也。末二句。结观分齐。能知灭相是恶。令其不起。名为虽觉。而犹未知灭相是梦。故云不觉。以其但在生灭心中遏捺。未见不生灭性。约后六粗。此当觉起业相。○问。此中觉即不觉。觉异相等。何不立不觉之名。答。若据觉前不觉后。乃至十地。皆属不觉。若约觉业不觉惑。此位正名不觉。

  如二乘观智。初发意菩萨等。觉于念异。念无异相。以舍粗分别执著相故。名相似觉。

  首二句能观人。二乘作生空观。破分别我执。观智即人空智。初发意菩萨。即十解初发心住也。等者。等三贤中后二十九位。此菩萨虽留惑故。不证人空。而于人空。实得自在。故与二乘同论。觉于念异者。明所观相。如上所说。二种异相。分别内外。计我我所。贪嗔见爱等。以彼净心。为无明所眠。梦于异相。起诸烦恼。此二种人。观智相应。于异相梦。乃得微觉。故云觉于念异。既觉异相之梦。所梦异相。永不可得。即念无异相。而贪嗔等粗分别。违顺之执著相。悉皆能舍。此观利益。名相似觉者。以异相之梦虽觉。犹眠在住相梦中。菩萨未至证位。二乘不了法空。故曰相似。此结观分齐也。若约后六粗。此当觉执取相。计名字相。

  如法身菩萨等。觉于念住。念无住相。以离分别粗念相故。名随分觉。

  初句能观人。法身者。初地以上。依真如法为自体故。乃至九地。皆名法身菩萨。觉于念住者。明所观相。即前四种住相。以彼净心。为无明所眠。梦于住相。虽知万法唯识。不起心外粗分别执著。然出观后。于自心所现法上。犹起染净法执。内缘而住。今与无分别智相应。从住相梦而得觉悟返照住相。竟无所有。故云觉于念住。下念无住相以离分别粗念者。显观利益。分别。对前位说。不同前位。执著外境之粗分别。故但云分别也。粗念。对后位说。异彼根本无明。生相细念。故云粗念也。此四种住相。初地七地八地九地。各离一相。住相之梦虽觉。然觉道未圆。犹眠于生相梦中。故云随分觉。结观分齐也。若约后三细六粗。此当觉六粗前二。三细后二。上三位皆非究竟。

  如菩萨地尽。满足方便。一念相应。觉心初起。心无初相。以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觉。

  初能观人。菩萨地尽。指十地真穷惑尽。满足方便。是方便道。一念相应。是无闲道。如对法论云。究竟道者。谓金刚喻定。此有二种。谓方便道摄。及无闲道摄。觉心初起者。举所观相。觉知心源。最初一念妄动。而为根本无明。独头生相。乃依觉故迷。离本觉则无不觉。即动念本是净心。犹如迷方。谓东为西。方实不西。悟时即西是东。更无西相。觉迷迷灭。觉不生迷。动念都尽。惟一心在。故云心无初相也。离微细念。明观利益。独头生相。最极微细。既能了无初起之相。本自寂灭无生。此相远离。梦念都尽。无念真心。法尔显现。自性本体。湛然常住。故云得见心性。心即常住。末结观分齐。觉了心源。平等平等。始本不二。名究竟觉。若约后三细。此当觉业相也。初正寄四相显位竟。

  未二引释心源无念

  是故修多罗说。若有众生。能观无念者。则为向佛智故。

  此引证无念为成佛之要。不但菩萨修断。至无念为究竟。即诸众生。虽未离念。二六时中。苟能观察无念道理。则为向佛智矣。以是证知佛地无念。此举因验果说也。

  又心起者。无有初相可知。而言知初相者。即谓无念。

  此重显无念。以释心有初相之疑。恐惑者闻觉心初起。将谓有初相可知。故释云。又心起者。无有初相可知。问。既无初相。何故说言。知初相耶。释云。言知初相者。盖知最初动念。本来无念。如迷方人。迷东为西。今觉方时。知西即东。更无西相。而言知西相者。谓即东也。此亦如是。

  是故一切众生。不名为觉。以从本来。念念相续。未曾离念。故说无始无明。

  是无念为觉之故。即显一切众生有念。不名为觉。以从本来三句。显不觉所以。众生从迷本心源。不觉心动而有其念。由是三细俄兴六粗竞起念念相续。长眠生住异灭。四相之梦。未离无明之念。故不得名觉。然前对四相梦之差别。故说渐觉。今约无明眠之无异。故说不觉。末句。即结成不觉义。无始者。无有染法。始于无明。又无明依真。同无元始故也。

  若得无念者。则知心相。生住异灭。以无念等故。

  此明究竟心源也。良以真源湛寂。本无生灭。但因一念妄动。遂有四相差别。若觉至心源。得无念者。则知生住异灭。四相平等。本来无念。故云以无念等故。二别辨差别四相竟。

  午三结明不异本觉

  而实无有始觉之异。以四相俱时而有。皆无自立。本来平等。同一觉故。

  首句标。以既得无念之觉。而觉四相本来无起。则无不觉。前云依不觉故。说有始觉。今既无不觉。安有始觉之异。下释成上义。以彼四相。一心所成。俱时而有。其体本空。皆无自立。以当体无生。寂灭平等。同一本觉。是故则无始觉之异。○问。四相差别。云何俱时而有。既其俱时。何故上文觉有前后。答。唯一梦心。四相流转。处梦之士。随其智力浅深。前后而觉。大觉之者。知梦四相。虚妄颠倒。离净心外。实无自体可辨前后。故云俱时。无有自立等。由是义故。四相唯是一心。不觉即同本觉。又何有始觉之异耶。一始觉竟。

  巳二本觉二 午一明随缘本觉 二明性净本觉 初中二 未一标列 二辨相

  复次本觉。随染分别。生二种相。与彼本觉。不相舍离。云何为二。一者智净相。二者不思议业相。

  此承上始觉有功。本觉乃显。明本觉随染分别。出缠还净。有二种相。而言生者。以前云阿梨耶生一切法。此即所生净法。由本觉内熏之力。发起始觉之智。转染令净。成此二相。故云生也。然二相与彼本觉自体。不相舍离。智净相者。明本觉还净出缠之相。不思议业相者。明本觉还净业用之相。此之二相。若离染缘。则不得成。故云随染也。一标列竟。

  未二辨相即为二 申一先明智净相 二不思议业相 初中二 酉一直明净相 二迭拂疑情

  智净相者。谓依法力熏习。如实修行。满足方便故。破和合识相。灭相续心相。显现法身。智淳净故。

  首句牒。下释。先因后果。因中依法力熏习者。地前资粮加行位也。依真如之法。内熏之力。及所流教法。外缘熏力。发起信解熏修。成熟善根。如实修行者。登地以上。证真如实理。称实而修。至十地行终。金刚心中。因位已极。名满足方便。○果中。有智断二果。由前方便。破和合识内。一分不觉之相。显其一分本觉之性。此根本无明尽故。心无所合。即显法身本觉义。乃断果究竟也。即于此时。灭染心之中。业相等相续心相。不灭不生灭心体。遂使始觉还源。即同本觉。染缘既息。圆智淳净。成于应身始觉义。乃智果究竟也。○又阿梨耶识。有觉不觉二义。生灭不生灭和合。今破和合识内。无明不觉之相。灭业识等。生灭相续心相。生灭既灭。则彼不生灭本觉法身。自然显现。智体出缠。而得淳净故。一直明净相竟。

  酉二迭拂疑情

  此义云何。以一切心识之相。皆是无明。无明之相。不离觉性。非可坏。非不可坏。

  此征释疑情。疑有二。一疑真同妄。恐闻说动彼净心。成于起灭。今既相续心灭。净心应灭。故释云。以一切业识等。心识之相。皆是无明不觉。熏习而有。今灭生灭之相。非灭不生灭之性。毕竟真不同妄。二疑真妄异体。恐闻识相皆是无明。故说得灭。转计别有体性。离于真如。故释云。无明不觉之相。原依真起。不离随染本觉之性。岂有各体。无明之相。与本觉之性。非一非异。非异故非可坏。非一故非不可坏。若约非异非可坏义。说无明即明。故涅槃经云。明与无明。其性不二。不二之性。即是实性。若就非一非不可坏义。说无明灭。觉性不坏。今文依非一义。说相续心相灭。真不同妄。依非异义。说相不离性。真妄一体。如是则二疑涣然冰释矣。

  如大海水。因风波动。水相风相。不相舍离。而水非动性。若风止灭。动相则灭。湿性不坏故。

  此立喻。初二句喻真随妄转。水不自动。因风波动。海水喻真心。风喻无明。波喻业识等。次二句喻真妄相依。水不自起波相。因风而起。故水不离于风相。风不自现动相。依水而现。故风不离于水相。是谓不相舍离。第五句喻真性不变。显非自性动。但随他动也。末三句喻妄灭真存。动相喻妄。湿性喻真。由水非自性有动。但随风而现动相。若风止灭。水之动相随灭。湿性不坏也。

  如是。众生自性清净心。因无明风动。心与无明。俱无形相。不相舍离。而心非动性。若无明灭。相续则灭。智性不坏故。

  此法合。净心合海喻。因无明风动者。净心觉海。本自澄淳湛寂。但随无明缘。生诸识浪。合因风波动喻。心与无明三句。合风水相依喻。俱无形相者。净心随缘。全成识浪。故无心相。然彼识浪。无非净心。故无无明相。合水因风动。全成于波。故无水相。风动之波。本来是水。故无风相。心非动者。合水非动性。无明灭者。是根本无明灭。合风灭也。相续灭者。业识等灭。合动相灭。智性不坏者。随染本觉。神解之性。本非动性。故不坏。合湿性不坏也。一先明智净相竟。

  申二不思议业相

  不思议业相者。以依智净。能作一切胜妙境界。所谓无量功德之相。常无断绝。随众生根。自然相应。种种而现。得利益故。

  此明本觉不思议业用。以本觉在缠。众生依惑造业。乃云业力不思议。今出缠还净。圣人称体起用。是谓妙用不思议。故能作胜妙境界。如观世音菩萨。寂灭现前。获二殊胜。上同诸佛慈力。下同众生悲仰。能现三十二应。十四无畏。四不思议。无作妙力。自在成就。本觉出缠还净惑穷智满。同佛作用。故云以依智净相也。无量功德之相者。横显业用。差别不一。常无断绝者。竖显业用。深穷来际。随众生根下。并显业用横竖应机。任用自在。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应以何法得度。即说何法。随机示现。令得利益。一明随缘本觉竟。

  午二明性净本觉二 未一总标 二别释

  复次觉体相者。有四种大义。与虚空等。犹如净镜。

  本觉有随染性净之别。前智净相。由始觉所显。属修生。下四种义。乃本觉原具。属本有。体相者。以四种中。初二体。后二相。又初二就因性隐时说。后二就果地显时说。又初二有性净义。后二有离垢义。故举虚空宽廓绝相。净镜圆明离垢。喻此觉体。一总标竟。

  未二别释四 甲一如实空镜 二因熏习镜 三法出离镜 四缘熏习镜

  云何为四。一者如实空镜。远离一切心境界相。无法可现。非觉照义故。

  首句总征。初明本觉自性。由来清净。称真如实体。空无妄染。非先有后无。故云如实空也。远离一切心境界相者。无一切能分别心。及所分别境。妄心妄境。而云远离者。非不与之合为远离。乃本无故。为远离耳。如前云。从本已来。一切染法不相应故。但妄染之法。情有理无。相不可得。譬如兔角。故不可现。非觉照义者。以本觉之于妄法。非由观智觉照故无。妄体本无故。亦如镜望兔角。○问。若是何故下因熏习中。悉现一切世间法耶。答。彼约依他似法。是此真心随熏所现。此约遍计所执实法。故无可现。以似法如影。实法如形。真心如镜。由不现形。故云如实空镜。以能现影。故云因熏习镜。

  申二因熏习镜

  二者因熏习镜。谓如实不空。一切世间境界。悉于中现。不出不入。不失不坏。常住一心。以一切法。即真实性故。又一切染法所不能染。智体不动。具足无漏熏众生故。

  因有二义。一能作现法因。二能作内熏因。亦可初是因义。又下熏习义。故云因熏习也。如实不空者。以有自体。及性功德故。如大圆镜智。能现一切也。世间。指情器正觉三世间。十界染净依正因果。皆在心中。分明显现。楞严云。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离此心外。无别自体。以体即真如。真如本无内外。故不从内出。亦不从外入。缘起之法。显现不无。故不失。所现全体。一一皆真。故不坏。如镜中影。无有出入。缘至即现。非刃能伤也。常住一心者。会相归性。离诸生灭。以一切法。即真如实性。本来平等。犹影之体。即镜之体。不异真如。故云即真实性。○又一切下。明自性本净。虽随缘现染。不为染法所染。正以现染不染。反显本净智体。由来不动。非今始净也。如净镜能现秽物。不为秽物所秽。反显镜体。本净无动故。末二句。以性具恒沙无漏净德。能与众生作内熏之因。令厌生死。乐求涅槃故。胜鬘经云。由有如来藏。能厌生死。乐求涅槃。实仗此体。为内熏之因也。

  申三法出离镜

  三者法出离镜。谓不空法。出烦恼碍智碍。离和合相。淳净明故。

  法出离者。乃本觉真如之法。出于二障。离于和合。前明在缠性净本觉。今明出缠离垢法身。如宝性论云。有二净。一自性净。以同相故。二离垢净。以胜相故。不空者。举法体。谓众生觉体。本来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为二种障所碍。和合识所缠。不能证得。碍即障也。一粗细染心。昏烦恼乱。名烦恼障。二即染心所依无明。能障真智。名智障。智本非障。被无明障故。乃从所障得名也。和合识。即业相。生灭不生灭和合。今由本觉内熏。始觉有功。返染还净。出二障碍。离和合识中。一分生灭相。无明染心。一切皆尽。故曰淳净明。以离和合杂相故淳。灭粗细染心故净。破无明盖覆故明。显现本有觉性。并非新生。但一向在缠。今始出离耳。

  申四缘熏习镜

  四者缘熏习镜。谓依法出离故。遍照众生之心。令修善根。随念示现故。

  此即上出障离垢之本觉。能与众生。作外缘熏力。此体生佛等同。向为众生。但作内熏之因。今证法身。即能遍照众生之心。起同体大悲。现无作妙力。摄化众生。为作外缘熏力。令修善根。随众生种种差别心念。乐见何身。乐闻何法。一一应机示现。○问。此法出离。与前智净相。缘熏习。与不思议业相。何别。答。前约随染还净。俱就始觉说。业。即始觉之智用。今约自性离障。俱就法体说。缘。即自体之法用。此就义开说也。若合说。法智虽殊。体无差别。以始觉即本觉故。一辨觉义竟。

  卯二辨不觉分三 辰一根本不觉 二枝末不觉 三结末归本 初中二 巳一依觉成迷 二依迷显觉

  所言不觉义者。谓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起。而有其念。念无自相。不离本觉。犹如迷人。依方故迷。若离于方。则无有迷。众生亦尔。依觉故迷。若离觉性。则无不觉。

  首句标。次三句释不觉之义。问。觉性圆明寂照。何以而成不觉耶。答。由不称实理而知。真如法一故。忽然心起。而有其念。即此一念。为根本不觉心。亦名独头生相无明。由此无明。即失本明。但此一念。本无自相。以依觉成迷。不离本觉之体。如迷方人。惑南为北。依正方故有迷方。若离正方。则无迷方之相可得。合处可知。一依觉成迷竟。

  巳二依迷显觉

  以有不觉妄想心故。能知名义。为说真觉。若离不觉之心。则无真觉自相可说。

  问。不觉者。乃众生无明妄想之心。何以即真觉耶。答。前云念无自相。不离本觉。众生虽一向不觉。今若指示即心是佛。即便能知名义。盖此能知之性。皆是真觉内熏之力。轨持生解。故说众生不觉。即是真觉。所谓无明实性即佛性。譬如全波即水。若离不觉。则无真觉之相。如离波则无水相可得。○又前不觉。不离本觉。如迷方不离正方。此真觉不离不觉。如正方不离迷方。彼此交互。真妄相依。足显迷悟只一途。圣凡无二路也。一根本不觉竟。

  辰二枝末不觉

  ○先约喻述意。后分文释义。此枝末不觉。依根本不觉而有。根本不觉。依真如本觉而成。真如本觉如净眼。根本不觉如热翳之气。业相如翳气热发。动彼净眼。而成病眼。即如来藏转为识藏。转相。由眼病故。转成见病。现相。以病眼所见。即有空华妄镜发现。智相。依空华镜现。起心分别好丑。相续相。由此分别。念念不住。执取相。由分别既定。妄生取舍。计名字相。由所取相上。复立种种名言。即未对之相。闻名亦必起执。而起业相。乃循名造业。发动身口。业系苦相。依善恶业。受苦乐报。长眠生死。不得解脱。皆根本无明之咎也。如楞严云。由汝无始。心性狂乱。知见妄发。发妄不息。劳见发尘。如劳目睛。则有狂华。于湛精明。无因乱起。此合论依真起妄。本末不觉之相。连环钩锁。辗转相依。总摄不出惑业苦三。无明三细。及前四粗属惑。五六属业苦。不相舍离。如恶叉聚。今分文释叉有二。

  巳一细相 二粗相

  复次依不觉故。生三种相。与彼不觉。相应不离。

  此标无明为因生三细也。无明为根本。业转现三。依无明不觉而有。末不离本。故云相应不离也。

  云何为三。一者灰明业相。以依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觉则不动。动则有苦。果不离因故。

  首句征。无明业相者。以拣本觉不思议业相。及第五粗起业相也。业有二义。一动作义是业义。以依最初一念不觉。动彼净心。即此动心。名为业相。觉则不动者。反显真觉则无动念。只由不觉故心动也。○二为因义是业义。动则有苦者。反显离念不动。即涅槃妙乐。动则无边生死苦患。从此而生。是业识为生死因。故云果不离因也。但此虽有动念。而极微细。缘起一相。能所不分。即晦昧为空之境。当梨耶自体分。亦名根本业识。

  二者能见相。以依动故能见。不动则无见。三者境界相。以依能见。故境界妄现。离见则无境界。

\

  此释转现二相。能见相即转相。亦名转识。真如智照。本无能所。今既迷智体。依一念动心。失彼精了。转成妄见。故云以依动故能见。反显真觉不动。则无见也。此但约能缘。以明本识转相义。然虽有能缘。而所缘不可知。如摄论云。意识缘三世境。及非三世境。是则可知。此识所缘境。不可知故。○境界相即现相。亦名现识。以无相真心。由一念妄动。转为妄见。依此见病。妄现空华之界相。故云以依能见。故境界妄现。反显翳病若除。华于空灭。故云离见则无境界。此但约所缘。以明本识现相义。下文云。能现一切境界之相。犹如明镜。现于色像。现识亦尔。此三并由根本无明。妄动一念。成此三细。即不相应心。属赖耶位摄。如楞严云。性觉必明。妄为明觉。觉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异彼所异。因异立同。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根身器界。无非见病所成。俱是赖耶相分。一细相竟。

  巳二粗相

  以有境界缘故。复生六种相。

  此标境界为缘长六粗也。以粗相由微而著。不离细相。前细相境界。依能见所现之境界。非境界而动能见。此后六粗。为彼境界所动而有。非此六种。能现彼境也。

  云何为六。一者智相。依于境界。心起分别。爱与不爱故。二者相续相。依于智故。生其苦乐觉心。起念相应不断故。

  首句征起。智相者。即分别心也。依前现识所现境界。不了唯心虚妄。创起慧心数。分别逆顺。执有定性。可爱与不可爱。○相续相者。即依智相。所分别逆顺二境。可爱则生乐受。不可爱则生苦受。觉心者。即苦乐二觉之心也。数数起念。与境相应。无有间断。此明自相续也。复能起惑润业。引持生死。令他相续。故下文云。住持苦乐等也。此二乃事识中细惑。下五意内四五摄。属法执。地上菩萨所断。

  三者执取相。依于相续。缘念境界。住持苦乐。心起著故。四者计名字相。依于妄执。分别假名言相故。

  执取相。于前所缘念苦乐等境。不了虚妄。深生取著。故下文云。即此相续识。依诸凡夫。取著转深。计我我所。前四句牒上相续相。末句方是执取相。○计名字相。依前颠倒所执相上。更立假名言相。是为分别。楞伽云。相名常相随。而生诸妄想。故云依于妄执等。此二乃事识中粗惑。下五意后。别明意识摄。属我执。二乘等所断。上四皆惑。下二业苦。

  五者起业相。依于名字。寻名取著。造种种业故。

  谓依前所分别假名言相。循名著相。发动身口。造种种业。即苦因也。

  六者业系苦相。以依业受果。不自在故。

  谓先造善恶不动等业。为因。依因感果。受苦乐等报。轮回三界。长缚生死。无自由分。不自在。即苦相。非但下界苦是苦。即上界乐不久长。亦是坏苦。不苦不乐之舍定。亦即行苦也。二枝末不觉竟。

  辰三结末归本

  当知无明。能生一切染法。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觉相故。

  此显无明为生死染法之因。前三细六粗。总摄一切染法。皆由根本无明。不了真如而起。故云能生。下二句释其所以。言一切染法。虽粗细不同。皆是无明热翳之气熏成。所起不觉之差别相也。二辨不觉竟。

  卯三辨同异二 辰一标列 二喻释

  复次觉与不觉。有二种相。云何为二。一者同相。二者异相。

  此辨生灭不生灭。非一异相。前云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为阿梨耶识。觉不觉二义。皆生灭门摄。今既明生灭心要显生灭即不生灭。故此辨同异也。一标列竟。

  辰二喻释

  言同相者。譬如种种瓦器。皆同微尘性相。如是无漏无明。种种业幻。皆同真如性相。

  此明即异而同。先喻后法。喻中种种瓦器。若净瓶染缸等。譬染净诸法。言同性相者。器以尘为性。尘以器为相。器之性。即尘本性。器之相。即尘别相。真如诸法。亦复如是。无漏者。本始二觉也。即觉义。无明者。本末不觉也。即不觉义。觉有不思议业相。能作一切胜妙境界。不觉有无明业力。能生一切生死苦乐。染净二业。皆非实有。故云种种业幻。所谓生死涅槃。皆如幻梦也。同真如性相者。以动真如门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互动金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