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金刚经

上海佛教界四川救灾的经验与启示

发布时间:2023-09-04 09:20:22作者:互动金刚

  上海佛教界四川救灾的经验与启示

  觉醒

  中国宗教界,历来具有开展社会慈善事业的优良传统。这种优良传统在当代社会的继承和发扬,不仅提高了宗教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而且,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各项事业的进步,对于全社会形成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培育社会公德,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近二十多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繁荣,沿海地区宗教团体的经济状况有了明显的好转,各大宗教回报社会,为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所作的贡献,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所涉及的领域方面,相应地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宗教界已经逐渐成为社会慈善公益事业的一支十分重要的力量。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关爱社会,关注人生。是佛门弟子的义务,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智度论》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法华经》要求佛弟子,要“大慈大悲,常无懈倦;恒求善事,利益一切”。慈善不仅是佛教徒修行的根本,更是利益众生、反哺社会的重要渠道。而最能表现慈善公益事业重要性的当数在重大天灾面前的积极行动。

  一、上海佛教界在四川救灾中

  公元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八级特大地震,顷刻间,山崩地裂,道路毁损,房屋倒塌,家园尽失,骨肉亲人,妻离子散,人天永隔。

  灾难,超越了地域与时空,成为人类共同的伤痛。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我们都是骨肉同胞。闻悉兄弟姐妹的劫难,岂能袖手旁观?目睹遍地废墟与荒芜,能不令人扼腕痛惜?对视着期盼与求助的眼神,又怎忍无动于衷?

  地震无情,人间有爱。守望相助,共渡难关。当此之时,为佛子者,应以感同身受之悲悯胸怀、与乐拔苦之菩萨心肠、人溺己溺之百倍热忱、慷慨解囊之慈善义举,真情援手、众志成城、共渡难关。上海佛教四众弟子,心系同胞、守望相助,积极行动,为灾区人民募捐祈福。

  地震次日,5月13日上午,上海五大宗教团体负责人火速赶赴上海市红十字会,送上了上海宗教界的首笔赈灾捐款人民币280万元,同时呼吁上海宗教界积极行动起来,捐款捐物,以实际行动帮助灾民渡过难关,重建家园。

\

  5月14日上午,在玉佛寺的发起和倡议下,上海佛教界十多家寺院团体汇集玉佛寺,通过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向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捐款人民币180万元,其中玉佛寺捐赠人民币100万元、真如寺捐赠人民币50万元,用于帮助灾区人民抗震救灾、度过难关。捐赠仪式结束后,玉佛寺僧职员工还自发进行了现场捐款,部分香客、游客也主动加入到捐赠行列,慷慨解囊,真情援手,为灾区人民捐赠善款。

  时隔两天,5月16—18日,玉佛寺再度联手上海佛教各大寺院,举办为期三天的“护国息灾,佑我中华”——上海佛教界为四川地震灾区祈福法会。5月16日晚还在玉佛寺举行千僧祈福大法会。千僧汇聚、檀越响应,共集祈福法会道场,虔心祝祷、恳切至诚,祈愿灾区同胞,仰仗我佛慈力,生者消灾免难,健康如常;亡者往生净土,莲登九品。祈愿佛光注照,荫庇华夏,佑我国土,从此灾难永息、国泰民安、社会和谐。千僧祈福法会上,在近千名容貌庄严、威仪整齐的法师带领下,善信檀越手托点燃的莲花灯,在寺内缓缓移动,灯灯相传,光明不断。盏盏莲灯,代表佛教信徒对灾区人民的眷眷爱心。莲花灯最后汇成“心”形图案,意谓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同抗击地震造成的灾难。整个活动如律如仪、肃穆庄严。有感于上海佛教界的虔诚和恳切之情,祈福法会部分内容由上海东方卫视进行了现场直播。广大观众通过电视画面真切地感受到了法会场面的肃穆、隆重、庄严,由衷生起与灾区人民心手相联,守望相助,共渡难关的信念。

  与此同时,上海市佛教协会、上海玉佛寺还向广大佛教信徒发布了一封言词恳切、饱含深情的公开信,呼吁广大善信檀越,秉持佛教“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基本理念,践行“救死扶伤,慈济社会”的佛陀教导。面对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的骨肉同胞,面对贫弱无助灾民在废墟中的哭泣、颤抖,体现为佛子弟者感同身受的悲悯情怀、与乐拔苦的菩萨心肠。积极行动起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尽己所能,为抗震救灾尽绵薄之力。公开信在广大信众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响应号召,为灾区人民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和关爱。

  为了让更多的人员参与到支援抗震救灾的行列,鼓励他们为灾区人民奉献爱心。玉佛寺还积极发挥作为宗教活动场所及上海宗教服务窗口平台的作用,为外国友人表达对中国灾区的友好行为提供帮助。5月18日下午,数十位在沪工作、经商的斯里兰卡佛教徒聚集寺院玉佛楼,藉纪念南传佛教“月圆节”(Vesaka)的机会,为在四川地震中受灾的民众祈福。祈福现场,玉佛寺的法师与斯里兰卡朋友一起,为灾区人民诵经祈福,表达中斯两国佛教徒对灾区人民共同的关爱之情。

  5月19日,距离汶川大地震刚好一周,根据国务院通知,即日起至5月21日为全国哀悼日。为哀悼地震中死难的同胞,上海玉佛寺全体法师员工及部分护法居士、香客、游客,齐聚寺内觉群楼多功能厅,在2时28分集体默哀三分钟后,隆重举行“超荐四川地震灾区罹难同胞法会”。祈愿灾区罹难同胞,早日脱离苦海、生于极乐!

  5月25—31日,上海佛教界40余家寺院在玉佛寺举行为期七天的“上海佛教界为四川地震灾区启建‘佑我中华 护国息灾’冥阳两利水陆空吉祥大法会”,为生者祈福消灾、为亡灵超荐祈愿,同时通过法会再次为灾区人民募捐。

  “用爱托起明天的希望,用我们的爱心帮助灾区的孩子争取美好的明天!”为了救助灾区青少年学生,帮助他们安心完成学业,2008年5月31日晚,一场题为“用爱托起明天的希望”的大型赈灾义演在玉佛寺举行,本次义演由玉佛寺与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红十字会、上海市佛教协会、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上海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发起,上海佛教界40余家寺院共同参与,数十位演艺界名人与玉佛寺梵乐团一起为观众演绎了一个个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灾区故事。晚会活动中,上海佛教界向市慈善基金会捐赠募集款人民币550余万元,专项用于资助灾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其中仅玉佛寺僧职员工及护法居士就自发捐款250余万元。上海玉佛寺“觉群慈爱功德会”也于当晚宣告成立,该功德会以“慈悲布施、关爱众生、奉献社会、培植福德”为立会宗旨,团结广大佛教信众及爱好慈善公益事业的各界人士,共同为社会慈善公益事业多作贡献。

  二、感受与启迪

  大乘佛教倡导修行六度,也就是要坚持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般若六个方针不动摇。其中布施被放在首要位置,可见布施对于一个学佛者是非常重要的。布施源于一颗慈悲之心,发慈悲心的最好实践就是布施,就是行慈善之举。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传统美德。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上海佛教各大寺院积极行动,除举办祈福法会外,还多次在信众中组织慈善募捐活动,以各种形式支援灾区。据不完全统计,截止5月底,上海佛教界的累计捐款数额将近1500万元。

  “救死扶伤,慈济社会”是佛陀世尊的谆谆教诲。秉承中华美德和佛陀教导,一向以来,上海玉佛寺积极参与社会慈善公益事业,在98年洪水、03年非典、05年印度洋海啸、07年沿淮水灾、08年初的雪灾等重大自然灾害中,一次不漏地主动参与,为灾区人民重建家园、恢复生产和生活贡献自己的力量。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玉佛寺已累计向社会捐款3000余万元,上海佛教界的捐款数额更是几近5000万元,为帮助社会弱势群体改善境遇、支援灾区人民恢复重建和正常生活、为社会的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从近年来佛教界的赈灾济困情况来看,佛教界的慈善公益事业呈现出不少新特点:

  佛教慈善事业的第一个特点是更加专业化、制度化。佛教界近年来尝试自己成立“慈善基金”,每年有计划地为贫困家庭、残疾人、希望工程等捐款捐物。

  佛教慈善事业的第二个特点是救助范围更为广泛。目前,佛教慈善救助的对象不仅包括遭受自然灾害的群众,还扩展到社会上的各个弱势群体,包括孤寡老人、孤儿、残疾儿童、失学儿童、罹患疾病者、特困家庭、有特殊困难的进城打工人员等。

  佛教慈善事业的第三个特点是救助方式更加多样化。主要是通过助学、帮困、慈善义演、慈善义拍、认养和送温暖等方式,以及开办慈善书店等。力求从源头上着手,逐步改善以前那种“救急不救贫”的方式,从根本上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对贫困地区助学,兴办希望小学,以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使其逐步摆脱贫困落后面貌。

  佛教慈善事业的第四个特点是参与社区共建。目前,上海不少佛教寺院与所在社区开展了共建和谐社区活动,资助社区困难家庭与贫困学生,助老帮困,赢得社区居民的好评。上海佛教界的社会慈善工作正逐步走向专业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佛教慈善事业的上述特点说明,佛教在整体与时俱进的同时,慈善事业的方式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更加切近弱势群体的需求,更加注重深入民众日常生活、注重长效。

  从近年来佛教界的赈灾济困情况来看,佛教界的慈善公益事业呈现出不少新特点:

  佛教慈善事业的第一个特点是更加专业化、制度化。佛教界近年来尝试自己成立“慈善基金”,每年有计划地为贫困家庭、残疾人、希望工程等捐款捐物。

  佛教慈善事业的第二个特点是救助范围更为广泛。目前,佛教慈善救助的对象不仅包括遭受自然灾害的群众,还扩展到社会上的各个弱势群体,包括孤寡老人、孤儿、残疾儿童、失学儿童、罹患疾病者、特困家庭、有特殊困难的进城打工人员等。

  佛教慈善事业的第三个特点是救助方式更加多样化。主要是通过助学、帮困、慈善义演、慈善义拍、认养和送温暖等方式,以及开办慈善书店等。力求从源头上着手,逐步改善以前那种“救急不救贫”的方式,从根本上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对贫困地区助学,兴办希望小学,以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使其逐步摆脱贫困落后面貌。

  佛教慈善事业的第四个特点是参与社区共建。目前,上海不少佛教寺院与所在社区开展了共建和谐社区活动,资助社区困难家庭与贫困学生,助老帮困,赢得社区居民的好评。上海佛教界的社会慈善工作正逐步走向专业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佛教慈善事业的上述特点说明,佛教在整体与时俱进的同时,慈善事业的方式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更加贴近弱势群体的需求,更加注重深入民众日常生活、注重长效。

  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随着宗教界开展慈善事业的名声日响,社会上不少单位打着兴办慈善事业的旗号,到寺院道观寻求资助,使得寺院道观应接不暇、不堪重负,有些更是良莠难分、真伪莫辩。个别单位和个人甚至以开展慈善活动为幌子,行诈骗之实。为此,我们建议有关方面研究目前中国慈善事业的现状,综合各方面的力量,将宗教界的慈善公益事业逐步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具体而言:

  ⒈对于常规性的、经常性的慈善事项,各地的民政部门、慈善基金会应该在年初拿出计划,并将此计划通知各相关单位,以便各相关单位根据实际情况,酌情自觉担当慈善事项。

  ⒉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相应的社会公益意识已经在近十多年的公益活动中逐步形成。作为一种义务,宗教团体和宗教界人士都能够自觉地投入社会公益事业。因此,在中国的东部发达省市,慈善事业的开展,应该以自愿、适当、合理为原则。以引导为主,尽量避免摊派,以免弄巧成拙,伤害有关单位和个人的热情与积极性。

  ⒊开展慈善事业,社会各界应该有自己的主管部门。在宗教界,其慈善事业的主管部门应该就是当地的宗教主管部门。由宗教主管部门协调,一方面,宗教界可以将资助款项根据统一的安排,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和最紧迫的项目上;另一方面,也对慈善款项进行有效的跟踪和监管,使之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也能够得到必要的指导和法律的保护,使慈善事业的款项运作得更为安全。

  ⒋对于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宗教团体,建议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建立相应的慈善基金,并由主管部门和本单位的有关领导共同操作和管理。这不仅使一个单位的慈善事业,不会因为领导人的变动、本身经济情况的变化、单位领导关心的重心的转移等因素而发生变更,而且使单位的慈善事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保持有一个开展慈善事业的活水源,促使慈善事业细水长流。

  5.建立并规范慈善助医基金的来源和运作

  当前,社会贫困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不容乐观,但是相比之下,他们对疾病的忧虑可能更甚于贫穷。因此,今后慈善工作的重点恐怕还在于扶助医疗方面。扶助医疗不能着眼少数,而应该进一步开拓视野、规范操作。因此设立慈善助医基金势在必行。

  慈善助医基金的来源和运作:

  一是依靠社会募捐。可以组织一定规模的慈善宣讲团,借助新闻媒体,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反映出弱势群体的艰难生活,从而唤起大家对弱势人群的关注。扶贫济困、施医助药是佛教开展慈善事业的基本举措,是佛教反哺社会、回报众生的优良传统。包括佛教在内的五大宗教,在这方面应该说具有强大的优势,可以通过宣传发动,将宗教的慈悲教义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让信徒把自己的慈善行为当成宗教实践的一部分,从而极大地提高慈善捐赠的自觉性;

  二是依靠自身的力量。大力加强所有市民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医疗保险意识,居安思危,积谷防荒,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为自己积攒下治病的基金(或保险金),在利益别人的同时,为自己存入享受服务的机会;

  三是依靠有限基金的合理运作,不断增大基金的数额,以使更多的人能够从中受益。在基金运作中,应该不断拓展基金的投资渠道,尽可能发挥出基金的最大效益。可以通过办公司、办企业的形式,聘请专业管理人员进行规范运作,企业人员在确保素质的前提下,可以吸纳下岗人员参加,这样既能解决部分下岗职工的工作问题,又可以让这些弱势人群自食其力,从工作中树立起自强不息的信心和勇气。同时要依靠一定形式的慈善义拍活动,让捐助者从自己的捐助行动中体验出特殊的社会价值和纪念意义。

  四是依靠志愿者的积极参与,尽可能减少基金的支出。志愿者队伍的组成可以由红十字会负责,也可以由其他慈善团体负责,范围要尽可能宽泛,成员不分贫富、不分职业,可以包括退休的医护人员,也可以吸纳其他相关人员。同时还可以考虑与宗教界联合组建志愿者队伍,让宗教信徒的互助帮困行动与社会扶贫济困工作统一起来,把宗教情感和道德责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促进社会风气的整体转变。志愿者队伍可以组建成慈善沙龙,定期举行联谊活动,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三、结语

  天灾无情,人间有爱。死者安息,生者坚强。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用每个人力所能及的付出,汇成爱的洪流;用大家共同的力量,为缓解灾区人民困境、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贡献微薄之力,那么,地震带给我们的就不仅仅有痛苦,更有中华民族团结和睦的真情迸发,更有无私奉献呈现给人间的不朽光辉。奉献是人间真情,奉献是爱的暖流,奉献是面对灾区同胞的必然选择。

  佛教的社会价值在于,它不仅为人们指示解脱生死的涅槃大道,而且还教导人们要以出世精神作入世事业,广作福利,以嘉惠群生。佛教界的资生福利事业不仅直接利乐众生,而且有助于个人道德的提高和完善,是内益于己,外益于人,生益于时,死益于后的伟大事业,体现了佛法的根本精神。通过这一利生实践,有助于形成有难共当、有苦共担的社会风尚,有助于创造和乐共处、相亲相爱的社会氛围,可以引导人们向善、向上,从而使整个社会变得更文明、更美好。

  经历四川震灾后的中国佛教,在建设社会主义四个文明的今天,发扬“慈悲济世”的优良传统,厉行社会慈善公益事业,对提升社会文明素质,对诠释人间佛教思想、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互动金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