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云法雨--午斋开示集
妙境长老
之一
静坐修止观
从《阿含经》看出来,佛在世时的比丘,平时除了托钵乞食,或是听佛说法以外,一日之中就是宴坐、经行,修习止观,内心恒时如理作意、愿求圣道。常常静坐修止观,能改善自己的思想、调伏内心的烦恼,使令自己的贪心、忿怒、愚痴逐渐消灭。如果不静坐修止观,纵使出家一千年,贪瞋痴不变动,还是老样子,就失去出家的意义了。所以,我对于中国古德安排上早晚课的这种规定,不完全同意,我主张多静坐!
静坐,不只是修奢摩他的止,还要修毗钵舍那的观!久远以来强大的散乱烦恼习气,我们初学者奢摩他没有力量,花了很多力气还是不能调伏;结果因为不能调伏而放弃,坐在那里不是打妄想、就是打瞌睡,乃至不愿意静坐了,这是不对的!如果修止不相应,可以用以下方法对治:第一、念大悲咒三遍乃至二十一遍,或者把《金刚经》在心中默念一遍,然后再修止。第二、一开始盘腿坐,可以先修几分钟的止,时间不要长,然后就修毗钵舍那观。
一、无常观:思惟自己的生命体分两部份,一是生理,一是心理,从这两部份修无常观。
二、无我观:当然先要学习无我观的内容;《瑜伽师地论》中,关于修无我观的数据非常丰富,你可以选择其中一种修习。
三、不净观:无常观和无我观,是直截悟入第一义谛的方法!但是我们无始劫来的贪欲习气很重,未成圣道之前谁也不必耻笑谁,都还是有问题的,这就要修不净观来对治。我们在《瑜伽师地论》中学过不净观,把那一段文背下来,静坐时,先修三分钟的奢摩他,然后就背不净观的文。反复多背几遍,然后思惟不净观文中的义。思惟几遍都可以,然后再修奢摩他;这样奢摩他可能会好一点,妄想会减少一点。
四、苦观:除了无常观、无我观、不净观,也可以修苦观。这等于诃斥自己的习气!自己的习气为佛陀的正法(四念住)所诃斥后,力量稍微被折伏了多少。在一坐之中,若能修三分钟,或者顶多五分钟的观,它就有多少力量;之后再修奢摩他时,就能安住一段时间,或者五分钟,或者能安住一刻钟。之后把修观的文重复背诵思惟、思惟背诵,然后再修奢摩他。这样,妄想就被折伏了,就容易寂静住。妄想折伏而能寂静住,奢摩他就容易有进步。
常常修不净观、苦观、无常观、无我观,你的智能会增长。怎么知道呢?就在日常生活中看出。不管遇见什么事、什么人,在什么情形下,说了什么样的话,你的毗钵舍那观(正念)能现前。我们的贪瞋痴就是因为久远以来熟了,遇见什么境界自然地就这样活动;而正念不容易现前,就是因为不熟。但你现在能常常修观,早晨到大殿静坐修毗钵舍那观,中午也修,晚间继续修。久而久之纯熟了,不静坐时它也容易现前。若有人来赞叹:「你这个人有道心很用功修行!」立刻你的无常观、无我观现前,能以如理作意观察,不会生欢喜心。这样的反应,就不是一般的凡夫境界了。如果人家毁辱、轻视:「你修行是装模作样,那里有道心呢?」你还是用四念住来对治,有正忆念、有清净心现前,瞋心就不动。种种的毁辱、赞叹,反倒是修四念住的增上缘,这样不是很好吗?
如果你不修(或不常修)四念住的毗钵舍那,而奢摩他也没修好,别人赞叹你、毁辱你,还是原来的老习气在作用着,随时欢喜、随时忿怒,甚至过了好一段时间还念念不忘。那么虽然出了家,在佛学院住多少年了,完全没有改变自己的思想。失掉了正念,随着别人的舌头转,别人教你哭你就哭,教你笑你就笑。你能知道这是错误的吗?能有惭愧心吗?若是时时修止观,奢摩他、毗钵舍那有进步了,偶然失掉正念,很快会知道不对,发惭愧心:「我怎么可以随着他人的舌头转呢?」轻视我,我不介意;赞叹我,我心亦不动。那么,这就是有一点进步了。
我们出家人要有理智!出家是个理智的行动,不是感情上的行为。你离开了父母、兄弟姊妹等亲爱的人,是违反世间情感的事。但是为什么要离开?因为要求圣道!这就是理智压倒了感情的行动。可是出了家以后,不加强理智、不加强般若智慧,一点也不能进步,这不是太不合道理了吗?那又何必出家呢?所以,自己要反省自己,是不是贪欲心很强?或是常常发脾气,有一点事就忿怒?有缺点时,一定用智慧来消除。
这是关于静坐的事。
求生弥陀净土
我们上晚殿主要是念佛(念阿弥陀佛)。这样安排的目的,就是为了求生阿弥陀佛的净土。念《阿弥陀经》时要诚恳,出声诵念比不出声好,因为心比较容易专注。不论是诵经或是持咒,往往熟了就不摄心,一面念一面打妄想,那有什么用呢?所以要自己作意摄心,念诵之时,也把心安住于此。佛学院的同学都是读书人,《阿弥陀经》的文不难懂。一边念一边随义观想,思惟阿弥陀佛国依正庄严的殊胜,阿弥陀佛国是一片和平的气象,不似这个世界的动乱,生欢喜心、求生净土。然后念「一心归命」(慈云净土文)、「三归依」。
这虽是短短的仪轨,但却是一个完整的净土法门。念《阿弥陀经》时,等于已经到阿弥陀佛国走了一遍。而遶佛时的持念弥陀名号,即是练习一心不乱。念「一心归命」文时,就是回向愿生阿弥陀佛国。然后「三归依」,归依三宝。天天这样栽培一点净土资粮,时间久了,积少成多就有力量。若有一天离开佛学院了,自己仍可以继续学习净土法门,继续地栽培信愿行,加上静坐修止观的力量,临命终时,决定可以往生阿弥陀佛国,无有疑问!
往生阿弥陀佛国太好了!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做你的老师,为你说《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就算不能立刻得无生法忍,但也接近了!因为你在娑婆世界时也是学习《金刚经》,常常随顺修我空观、法空观。曾经熏习栽培过,所以到阿弥陀佛国,阿弥陀佛或观世音菩萨为你说《金刚般若》,很容易得无生法忍。如果你现在不愿意参加晚课、念《阿弥陀经》,没有熏习,求生净土的力量微弱,将来能否往生就不一定了。
所以,要学习佛法、多静坐修学止观,但也念《阿弥陀经》、持阿弥陀佛名号,不断地慢慢栽培。今生就算止观修行未能到达善根成熟的程度,但还有一个最后的净土法门,保证我们到阿弥陀佛国去,这样不是很好吗?若非如此,将来你到那里去?再来此世界吗?如果止观修得好,再来也还可以;如果止观没修好,再来这个世界时是什么样子?我看多数是苦恼境界!如何得知?「大众僧的事我若比别人多做,就吃亏了!」有这样的想法,不愿意为大众僧服务,你的福报不会很大。就算前生有福报,这也是无常法,逐渐的享受就减少了!若有这样的心理,就看出来教义的学习有限,智能栽培得不够。福报既不多,智慧也不高,再来这个世间,就注定你是个苦恼人。
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的法门,和藏文佛教不同!藏文佛教还愿意再来这个世界。若是前生有几十年的用功,第二生再来时,有福报也有智能,能继续学习佛法、栽培善根,的确也是不错。但是,求生阿弥陀佛国更殊胜!生在依正庄严的彼土,诸上善人聚会一处,没有种种障道因缘,一定是精进不放逸的修学圣道。成就无生法忍后再来这个世界弘扬佛法、利益众生,那是完全不同境界!所以我认为,提倡这个法门是非常有意义的。
拜大悲忏
我们每星期安排一次大悲忏共修。为什么要拜大悲忏?如果目的是为摄化在家信徒,我也随喜。但是我们这里拜大悲忏,是为自己拜的!我感觉我们大多数人都是业障很重的,常常要看医生,而且有时会有严重的病。为什么会这样?说是早晨衣服穿少了而着凉咳嗽,这还属平常;若是生大病,则可能是自己过去生造的罪业,现在以冷热等为增上缘而引发出来了。这时候想静坐不可能,既不能学习教义、也不能念佛,只有告假出去看医生,能不能治好也不一定。就算没那么严重,但心不安故,一样会影响到静坐及教义的学习。这个业障一定要靠忏悔来破除!
若说:「我现在没有病,静坐、念佛、上课都没有问题。我没什么业障!」这话就说错了!一切法是「无常」的,今天虽然很好,但终究有一天可能会倒霉的。怎么办呢?要至诚恳切地拜大悲忏!若不这样的用功,就没有办法消除过去的业障。而念大悲咒能破除业障令人开智慧,对于学习教义修学止观有帮助,对身体健康也有帮助。若说:「等我有病了才去拜忏!」病一旦来了还能拜忏吗?头疼、腰疼、腿疼,磕个头都有困难!所以,应该在身体健康、没有病痛的时候用功,此时拜佛能专心,维那师父一唱「一切恭敬!」你一心地观想,功德才能成就。
无形中消除了罪业,静坐修止、修观也减少了障碍。这是一个很强大、很微妙的增上缘,所以要拜大悲忏。这样,你在我们这个小小的佛学院,将能很顺利的毕业。有些人才华很高,但是业障一来,非得告假离开,不能继续在这里学习了!这是很遗憾的事情。
我们佛学院安排静坐、念佛的课程,也安排拜大悲忏,希望各位同学尽可能参加。如果说不出来什么理由,就是不高兴去,你要用智慧来化解,思惟它的功德,慢慢地就会发欢喜心。不是别人强迫你去做这些事!自己思想上的障碍,应该由自己想办法慢慢化解,问题当可解决。如果不想化解,一直放纵自己种种没有智慧的想法,很难有进步。将来终究有一天后悔了,就来不及了!
之二
各位同学!我们从加州搬到这里,中间有很多的事情,大家辛苦了!在我的想法,加州的北院很好,但现在的新南院更好。各位同学的心情怎么样呢?
陋室铭
刚才吃饭时,我想起小时曾经读过刘禹锡的〈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山不在乎高不高,若有仙人居住于此,此山即是名山。「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水不在乎深不深,若有龙潜藏其中,此水即有灵气。此二譬喻衬托出第三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居住的房子虽然破旧简陋,但是我的品德高尚,这里就是个好处所。
刘禹锡在这篇文章所表达的思想,重点是不在乎外在环境的优劣,而在于内在品德的好坏。中国人尊为「至圣先师」的孔老夫子,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他在《论语‧里仁》中说:「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也是同样的见地。居住在一个地方,要先看看邻居的品德怎么样;若能与有道德的人为邻,是最美好的了。如果想要选择一个好环境,而不以人的道德为重,怎能算是有智慧呢?我想各位同学来到这里以后,亦应作如是观,心情自然快乐。
正法、像法、末法
释迦牟尼佛是我们娑婆世界佛法的教主,是一个有非常大智慧、大慈悲的人。释尊所宣扬的佛法,流行于世间有三个时期:正法、像法、末法。如何分别?「正法」:佛陀所宣扬的正法,在你的内心产生断惑证真、转凡成圣的作用,令你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乃至得无生法忍。此即《俱舍论》所说之「入正性离生」,亦如天台宗所说之「破一分无明,见一分法性」。不管是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学习佛法能达到这个程度,在个人来说,就是正法住世的时代。
「像法」:佛陀所宣说的正法,在你的内心有调伏烦恼、令不活动之作用。得了禅定之后,在定中修学四念处,虽然尚未成就圣道,但遇缘对境时正念有力,能调伏烦恼令三业清净。这就是像法时代。
「末法」:佛陀所宣扬的正法,在你的内心力量微弱。虽然出了家、受了戒,平时也静坐修止观,但止没有力量、观也没有力量;或许不至于发动麤重的烦恼,但种种烦恼还是不断生起。佛的正法在你内心虽不是完全没有作用,但力量很小,这对你来说就是末法时代。如果我们四众弟子学习佛法之后,在内心完全没有产生任何力量,烦恼仍旧活动的很厉害,那对这个人来说,佛法就是灭亡了!
我们从北院迁移到南院来,环境是不同了。但无论在加州的北院,或在新州的南院,我们都与有出离愿的同梵行者共住,应该都是有道德的人。而大家一起继续学习戒、定、慧,依戒增上心,依心增上慧,依慧得解脱。虽然目前还没有成功,但能不断这样用功修行,佛法在我们的内心当逐渐有力,如是一切一切都是吉祥的!
之三
各位同学!我想讲一讲关于静坐的事情。
先止后观
静坐前第一个条件,当然先要持戒清净;以净戒为基,而后修学定慧。定慧就是止观!定慧是果,止观是因,由因而得果。所以静坐应该同时运用止和观二个方法,不应只是修止而不修观。但是学习静坐的人,或者不知道应该修观,或者知道但不愿修,所以多数只欢喜修止;但这是不符合圣道次第的!
有的人静坐容易相应,修奢摩他时心能安住所缘,既不昏沈也不散乱,明静而住;半小时、一小时,乃至几个小时,感觉好像只是五分钟而已!这样的人自然欢喜静坐。但静坐不相应的人,或许不明白静坐的方法,也可能知道方法但不得力,心不能安住在所缘境,时时跑到其它杂乱的事情上,整支香一直地打妄想,想把心收摄回来,还是又跑掉了。奢摩他修得不相应,对静坐就没有兴趣,不愿意静坐了。照理说,你应该把静坐的困难报告老师,希望能解决;但有的人他不向老师说,也不想解决,宝贵的光阴就这样混过去,这是很遗憾的事情。
先观后止
如果止修得不相应,应该先修观!佛为初学静坐者说了五个方法(五停心观),以适应各种不同根性的众生,你可以选择其中与你相应的方法修观。先把这些文句背下来,而且要熟娴,静坐时就在心里默念这些文句,然后思惟其义。初开始若未能熟背,可以预先写在小纸片,随时拿出来看一看,再多背它几遍,然后依文思惟。这比修止容易!修止时,要使这一念心寂然不动、明静而住,它不听你招呼,叫它不要动,它偏要动!而修观就是依照文义去思惟,应该不难!
各位同学最低都是高中以上的程度,文字上的认识与理解应该没有困难。在佛法的学习上,以《瑜伽师地论.声闻地》来说,有老师为你讲解,也有《披寻记》等参考书的注释,藉由这些助缘应该可以明白文义,有不懂的地方也可以和同学互相讨论。将文义都搞通了,静坐时忆念背诵,如理思惟。试问此有何难乎?和打妄想一样嘛!不同的只是修观的内容是清净的,不同于妄想是染污的。
别明因缘观
可以根据十二缘起去思惟: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当然这十二缘起的文要背下来,义也要理解,然后静坐中即如是思惟。
何谓「无明」?《瑜伽师地论》解释得很详细;要言之,不知不信世出世间的因果(四谛十二因缘)即是无明,乃至不明一切法无我、如幻如化,不明毕竟空寂都是「无明」。
三界内一切众生由无明故,内心总是有所欲、有所求;因为有欲求,就会引发行动把所欢喜的事物取来,而心一动就是造业,不是福业,就是罪业,或者是不动业。从过去世到今生的因果而言,由无明而造业而有识,即是「无明缘行、行缘识」,从今生到未来世的因果而言,就是「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由此惑业苦三种杂染道理故,三世生死轮转不息。
「行缘识」:如是了别性的识,是我们的果报主。眼识依眼根而有,若根坏,识就不能发生作用了。识的发动以六根为增上缘,六境为所缘缘,还有种子的亲因缘;但其中以「行」(业力)为主要的推动力量。若这一生的果报,得到人的眼耳鼻舌身意、人的色声香味触法,发动出来的就是人的眼识乃至意识;若此「行」的业力是在畜生世界,得到畜生的眼耳鼻舌身意、畜生的色声香味触法,发动出来的,就是畜生世界的眼识乃至意识。若无根、境,则识不能动;而根、境是由「行」来决定的,没有「行」就不会有六根、六境,也就不会有六识。「行」是很重要的,故云「行缘识」。
「有缘生」:「生」,是识、名色、六处、触、受,亦即我们的果报体。无有即无生;有乃是行的业力,没有业力就没有果报。果报由业力而来,故果报本身是无自性的。十二因缘的道理,简单说就是「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的理则。「此」即因缘,「彼」即因缘所生法;无因缘即无所生法,所生法无有自性,无自性即是「空」。「无明缘行、行缘识……,乃至生缘老死」,这是「此有故彼有」,是杂染生死的缘起。「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乃至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这是「此无故彼无」,是清净涅槃的还灭。从思惟十二缘起的事相中,通达一切法无自性之理,这是从凡入圣的一个次第。
在静坐中如是思惟,最低限度二遍(来回各一遍),乃至四遍、六遍;打瞌睡就提起精神,心散乱了就收摄回来,继续思惟。若时时如此,能从无常的变化中,通达一切法是因缘有、是自性空的,心情欢喜。思惟完了就修奢摩他的止,将心安住在所缘境上不动,因为先修观的关系,止容易相应。
通说余观
愿意修其它观也可以。譬如对于《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中某一品或某一段文特别感觉到欢喜,就把它背下来,而且一定要熟。静坐时默念这一段文,思惟其义,一遍、二遍、三遍、四遍,不要怕重复,然后再修止。或者《华严经》、《法华经》、《维摩诘所说经》,乃至《瑜伽师地论》,都是依这样的次第去修观。
修观能灭罪
止观若不相应,原因可能是生疏。另外,还可能是过去罪业的障碍。《普贤观经》云:「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修观的好处之一,就是能灭罪!罪虽然不会立刻就完全灭除,但逐渐地障道因缘能减少,修行圣道就会顺利。努力背诵经文、思惟其义,即如《金刚经》所说:「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佛陀告诉我们,如是听闻、思惟、修习,最后能得无生法忍!这样用功,久了就不可思议!
止观互增上
修观能帮助止,修止也能帮助观,两者互为增上。止若修得好,能由欲界定进步到未到地定。欲界定最后的境界(如九心住的最极寂静、专注一趣、等持),虽然还没有轻安乐,但为时不应甚久,即应到了有轻安乐的未到地定,此时身心自然精进,应不久即得色界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彼时有强大的堪能性,在此禅定中修四念处,修我空、法空观,能见第一义谛、得入圣道!所以,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只要肯努力就有成就。我们应该用这样的方法,来调顺自己的道次第。
发出离愿
有的人初开始用功就相应,这是过去生栽培的善根;有的人修得不相应,应该依上述所说的方法调整。但其中有一个首要之处,就是要有得圣道的愿!如果没有一个坚定有力的愿,遇到困难就向后退转、放弃修行,何时能有成就?所以,每天早晨礼佛时要发出离的愿,无论供奉的是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或清净大海众菩萨,跪在佛前要至诚发愿:「我弟子某某,已经出家,在此修学圣道,愿解脱生死大苦,见第一义、得证涅槃,发大悲心弘扬佛法、广度众生!」如是念三遍。
若每天真能以至诚心发愿,佛菩萨会护念你、加持你,慢慢地你就会成功!如果没有得圣道的愿,那佛菩萨也很难帮助你。所以每天早晨起来,自己先在佛前举行这个短短的仪式,然后开始用功学习佛法、修学止观,终究有一日会有成就,不会徒劳的!
之四
我们的学院成立于九六年三月,到现在有五年了。这几年当中一直有新同学陆续加入,也有人为了各式各样的因缘而告假离开。离开以后,有的人默然,但也有人说这样的话:「他们提倡修四念处、提倡静坐是骗人的,并没有修嘛!某些同学说话像刀似的!」我们反省一下,有没有修四念处呢?
其实这也很好!我们的程度只是如此,以真实的面貌示人,不必说谎掩饰。但是我在想,学院开始以来,我们学习了《四念处》、《摄大乘论》。接着学习《瑜伽师地论》,〈声闻地〉已经结束,从第三十五卷起是〈菩萨地〉,目前已经上到了四十二卷。这不都是说明修学圣道、调伏烦恼的方法吗?我们学习佛法,天天有静坐的课程,难道没有进步吗?
若止不相应、观也不相应,那么天天静坐时是怎么过的?若从来不修学四念处、我空观、法空观,遇见逆缘时完全没有正念,说起话来没有佛法的味道,如刀似箭毫无顾忌地刺伤人,我们真能忍可自己是这样的相貌吗?没有惭愧心吗?
每天宴坐经行,内心应该如理作意;日常起居作务,也要如理作意。与人相处交谈,要如理作意;默然独处,也要如理作意。若时时熏习正法、如理作意,般若智慧将在你的内心逐渐熟悉、逐渐有力。与人接触时,不管人家违逆你、还是随顺你,正念智慧自然现前,就不会令人讥嫌:「你们提倡修四念处是骗人的!」
我的要求不是很高,希望同学们就从现前的虚妄分别开始修学起!「君子爱人以德!」应发慈悲心修学四念处调伏烦恼,对新旧同学以饶益心情彼此爱护,这样同梵行者之间能互相和合增上,在生活里、在佛法中就能同获义利。不要令无始劫来的习气,轻易地冒出来触恼人,破坏了我们自己的清净心。
我以前说过,从佛光山佛学院出来的人,就赞叹佛光山;从万佛寺佛学院出来的,就赞叹万佛寺;从福严佛学院出来的,就赞叹福严;从圆光佛学院出来的同学,就赞叹圆光。那么,从法云寺佛学院出来的同学,怎么样呢?
之五
我今天想要说一说「习惯」这二个字。
有那样的因缘出现时,自然有那样的反应,名为「习惯」。明白点说,就是随顺「我」、不违反「我」的意愿,「我」就生欢喜心;如果不随顺我」,不管合不合道理,「我」就不高兴,就是「习惯」。但是,我们离开了烦恼家,来到非家--寺庙,若继续随顺自己的习惯,这件事好吗?
有一回在台北一家素食店里,一位女子忽然跑来向我磕头,说:「我的脾气很大,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她有意愿要改变自己的缺点,值得赞叹!当然她可能是因为发脾气伤害了自己的利益,非常后悔,但是无法改变,所以问我怎么办?
我说可以这样做:「你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在寂静处坐下来,闭上眼睛,想象前面有人骂你、毁辱你,然后再睁开眼睛看看--没有!没有人在骂我,是我自己的虚妄分别!然后再闭上眼睛,想象前面有人骂我、毁辱我,再睁开眼看--没有!没有人骂我,是我自己的虚妄分别!每天作如是观,一天三次,连续三天,看看情形是否改善。」
我在家时,曾听一位老先生说过一件事:齐齐哈尔市有位律师,有一回打输官司,心里很不舒服,因此出家为僧,法名普照,和一个同参一起住在北京以北黄羊山中的一间庙里用功。有一天不知何故,这位普照老和尚发脾气,与他的同参吵了起来,恶言相向。事情过去以后心中后悔,就向这位同参道歉,说:「我下次若再发脾气,你就打我!」后来经过多久,他又发脾气了,但同参没有打他。事情过后,这位普照老和尚说:「我说过,我若再发脾气你就打我,你怎么不打呢?」同参说:「我们是道友,怎么好意思打你呢?」他说:「没关系!我若再发脾气,你一定要打我!」如此,再发脾气时,同参真的打他了。从此以后,他再也不发脾气了。这件事应该是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之前发生的。各位法师都是生长在中国南部的,年纪也轻,但年纪大一点的北方老法师,应该都知道这位普照老和尚。
南岳怀让禅师初来参访六祖慧能禅师时,「祖问:『甚处来?』曰:『嵩山来。』祖曰:『甚么物,恁么来?』师无语。遂经八载,忽然有省,乃白祖曰:『说似一物即不中!』祖曰:『遂假修证也无!』师曰:『修证则不无,染污即不得!』祖曰:『只此不染污,诸佛之所护念。汝既如是,吾亦如是。』」(《祖灯大统》卷七.一八六页)
又怀师传文初:「通天丙中受戒,习毗尼藏。久乃叹曰:『出家者,为无为法,天上人间,无有胜者。』」传文中言,此时怀师已通达无为法;但其后时来见六祖,何故不能答「甚么物,恁么来」一问?读此传前后文意,无言回答是实,「出家者为无为法」一语,恐是好事者增益也。
至于「遂经八载,忽然有省」一事,如果怀师曾经学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应不至于须时如是之久。此经云:「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否?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是妙文,读之思之,法味弥深!
前文所引普照老和尚的调心方法,是请求同参实时打他,以调伏瞋心,从此不再发脾气;虽生实效,然而若能学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大智度论》、《瑜伽师地论》、《摄大乘论》等,通达了一切法无我的胜义,又能静坐实修止观,则不只调伏烦恼现行,兼能深入法性,得成圣道,不亦美乎?
各位同学中,有的人生来修养就好,有的人还要努力,也有人计划若干年后离开佛学院,就到某地住精舍,专修禅观。此计划虽美,但是人命无常,何必待若干年后?现在就开始修无我观、修法空观!殊胜的功德,是由精进波罗蜜多成就的,不是懈怠。若肯努力,假以时日止观现行决定无疑!
我们由经论中获一消息:一切佛子理应精进坐禅,断惑证真,不应安于凡位,不求胜进。吾侪心服佛化,口诵佛语,而三业不清净,为顺佛意乎?
之六
我以前常表示个人不同意「看话头」的想法,各位同学可能已经知道了。但是,现在我想进一步再谈谈这件事。
很少有人根性能像舍利弗尊者,只是听闻了四句颂:「诸法因缘生,是法说因缘,是法因缘尽,大师如是说。」当下就得初果。但这四句颂则是很明白地说了个道理,不是只问「念佛是谁?」如果完全没有学过经论的人参「念佛是谁」,我看开悟的机会非常微小,一百人中一百个不能开悟,一万人中一万个不能开悟。若是已经学习过经论者,用这句话头参,那便应是同于止观的方法。
而学习过经论者,用话头为观察思惟之所缘,即使有所觉悟,还是平常人!只是因为有了经论的启示、佛菩萨的法语的开示,这句话头能变成随顺毗钵舍那的观察思惟,须经过一个时期的训练,对于「念佛是谁」的道理,才可能更分明了点。但仅止于此而已!
虚云老和尚说到参话头的方法,一开始就是提起「念佛是谁」这个话头;等过一会儿,「念佛」两个字不提了,只提「是谁」两字;再过一会儿,「是」字也不要了,只提「谁」一字。我们汉文佛教禅宗的人,可能百分之百都认为虚云老和尚开悟了,而他认为话头就是这样参的。有人问他:「教下有所谓止观,那是怎么回事?」虚云老和尚回答:「那是古法。」换言之,古代的佛教徒是用止观的方法修行,但现代的修行人学禅就是参话头,不用止观!
虚云老和尚没有说看话头开悟了以后怎么办?也许他说了我没看见。如果有人提出这个问题问我,我的回答是:「修止观!」因为所谓开悟,一定要和修多罗的道理相合--和《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维摩诘所说经》,或与《解深密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相契合都可以。
《楞伽经》说到四种禅:愚夫所行禅、观察义禅、攀缘如禅、如来禅。「愚夫所行禅」,很明显地是指小乘佛教学者的禅法,而「观察义禅、攀缘如禅、如来禅」属大乘禅法。「观察义禅、攀缘如禅」在内凡位;「观察义禅」乃观察所缘的境界是空的;「攀缘如禅」则进一步思惟能观之智也是空的。如是契入无分别境界,就得无生法忍了。「如来禅」则是佛的境界,能有不可思议的微妙大用度化众生。这是说修我空观和法空观,此经有唯识义。
若参话头开悟和经论相契合,也就是明白了我空、法空的道理。但此时还是生死凡夫,还要继续修我空观、法空观,才能转凡成圣。若未学习经论,单是看一句话头就能明白我空、法空的道理吗?我认为很不容易!《金刚经》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但什么是「我相」?必须要深入研究大德们的批注,而且这些批注一定要与《阿含经》、《阿毗达磨论》、《瑜伽师地论》所说道理相合,不能以自己的虚妄分别加以解释。就算是学习经论多少年的人,要把什么是「我相」讲得明白,都不容易。
这其中有个定义:执着有我是凡夫,通达无我则是圣人。多少批注《金刚经》的书,解释「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句话时,能契合这个分际?《瑜伽师地论》说:假名安立的一切法是毕竟空的。这就是我空、法空,其中的道理更深。
如果有人说:参这句话头,开悟就是佛,所谓「即心是佛」。这样讲是有问题的。古代禅师语录中也说到:「开悟后要继续地修行!」但内容是什么,又没有详细地说明白。如《论语》中子路问死,孔夫子回答:「未知生,焉知死!」虽然答复了,但没有说明白。现在我们学习经论,佛菩萨也一点不含糊,明明白白地说,就是继续要修止观--修我空观、法空观,加上奢摩他。若是业障重者,必须先修「观身不净、观受是苦」,然后再修「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无常观、无我观通深通浅,也包括中观和唯识的我、法二空观在内。若你只是学习南传佛教,那么北传的法空观就不在内了。
从这个地方看,开悟了还是生死凡夫,要继续地不违经论、随顺佛语修我空观、法空观。从外凡位进步到内凡位,然后破除见烦恼、爱烦恼,得无生法忍;逐渐再由初地、二地乃至十地,最后圆满成佛。绝对不能违反经论所说的法门次第,也就是不能违反三三昧的道理。
古代的禅师,如六祖参五祖时,弘忍禅师为他讲《金刚经》,四祖道信主张念《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达摩禅师主张学习《楞伽经》以之印心;这完全依据经论来修学圣道,没有离开经论去看话头。明白一点说,看话头这件事是禅宗衰微时,佛教徒不能学习经论故,才提出这么个方法。
我以前表示过「看话头不如修止观好」的意思,现在我进一步地说,就算看话头开悟了,还是要修我空观、法空观。所以,我们不要拐这个弯去参话头,应该直接学习经论,修四念处,修我空、法空观,用这个方法趣入圣道。假设能真心用功,奢摩他也能相应,你现在就有得无生法忍的希望!
之七
南泉山普愿禅师(748-834)郑州新郑(今之河南郑县)王氏人,生于唐玄宗天宝七年。肃宗至德二年(757),年十岁,跪请于父母,乞出家获允。投密县大隈山大慧禅师受业。苦节笃励,胼胝皲瘃,不敢为身主,其师异之。代宗大历十二年三十岁(777),诣嵩山会善寺暠律师受具戒,习相部旧章,究毘尼篇聚之学。后游讲肆,上楞伽山顶,入华严海会,抉择《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观之关钥;领玄机于疏论之外。后扣大寂之门,顿忘筌蹄。
德宗贞元十一年(795)拄锡池阳南泉山烟谷,刊木以构禅宇,足不下南泉三十年矣。文宗太和初年(827)受请下山,学徒凑集,言满诸方。太和八年(834)十月二十一日示疾,十二月二十五日,东方明,告门人曰:「星翳灯幻亦久矣,勿谓吾有来去也。」言讫而谢!春秋八十七,僧腊五十八。
这是普愿禅师的略传。十岁出家作沙弥,三十岁才受具足戒,其中间的二十年只是行苦行吗?受戒之后学戒,学《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大方广佛华严经》,又学三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楞伽经》中有唯识义,《华严经》、《清凉疏钞》亦兼以唯识义释之。「领玄机于疏论之外」,谓其不滞于名言,而能深悟离名言的第一义谛。此句的赞叹虽妙,然而未言及从那一位大德学习,略嫌不足!
后又到名称普闻的马祖道一(大寂禅师)处参学,「顿忘筌蹄」仍然是离名言之义。从三十岁开始参访,学习经教十余年,贞元十一年入池阳南泉山(今安徽贵池县)居阿兰若三十年,息诸缘务,专心禅观,极为殊胜!
太和初年,才开始为人说禅,其时这位禅师已是八十岁的老翁了。至太和八年谢世,中间只有八年弘扬禅法。这位禅师修禅之前有十八年的义学基础,然后转入禅的自证,此即与「不学而禅」不可同日而语也!
兹录其法语三则如下:
一、在山下作务,僧问:「南泉路向甚么处去?」师拈起镰子曰:「我这茆镰子三十钱买得!」曰:「不问茆镰子,南泉路向甚么处去?」师曰:「我使得正快!」
二、「师归丈室,将何指南?」师曰:「昨夜三更失却牛,天明起来失却火。」
三、僧辞曰:「学人到诸方,有人问:『和尚近日作么生?』未审如何祇对?」师曰:「但向他道:近日解相扑!」曰:「作么生?」师曰:「一拍双泯!」
第一则:此僧问路的本意,应是去南泉山亲近普愿禅师,学习云何证悟第一义谛法门(即是四圣谛中的道谛--涅槃路),但不知去南泉山的路在何处,所以请问向甚么处去。
今普愿禅师直接按其本意而教授曰:学习中观无相般若,是为趣证胜义之路也。「茆」即是草,「镰」为斩草之刀,「子」是口头语;镰能割草,譬喻无相中观,如法修之,可以断惑证真。「三十钱买得」谓学习中观非难事也。禅师的回答,虽然是直接痛快,但是那位法师没有听懂,反而认为禅师误会了他的问意,所以加以简别说:「不问茆镰子,南泉路向甚么处去?」禅师不变原意说:我学习无相中观已三十多年了,觉得很好用!
第二则:「丈室」,是寺内领导人住处名称。在此室中住,即表示此人是一寺的住持,故云归丈室。既任住持,有责任领导大众修学圣道,然而诸方施设法门,各有不同,不知仁者以何为禅的宗要教导大众共同修学,故云「将何指南?」普愿禅师回答:一、观心了不可得;二、能观之智亦不可得,皆是性空寂灭相也。如是,以无相中观为指南。
「牛」譬喻心,牛是喜欢犯人苗稼的,吾人的心牛,常是放逸于五欲中。今习禅之人,以无相的中观,觅心了不可得,无住为住,住于毕竟空寂舍,无有所缘境可以放逸。所以《遗教经》说:「汝等当好制心。」不但是白日,夜间亦如是观心,故云「昨夜三更失却牛」。这位禅师同于天台智者大师,选心为所缘境,也可能他读过《摩诃止观》。
「火」譬喻中观之智,心为所观,智为能观。观心性空、寂灭、无相,复观能观之智火,亦如所观之心,寂灭无生。《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三十唯识颂》:「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云何攀缘如禅?谓妄想二无我妄想,如实处不生妄想。」上述三文,皆是一义,是名「天明起来失却火」。
第三则:「解相扑」,即以无相智扑灭内心于境有得的执着。「一拍双泯」,即是能所皆寂灭,契入无分别、无戏论的第一义谛。
这位禅师的禅修随顺圣教、以圣教为依止,不是轻忽圣教,愚而好自用的!
之八
前言
按世间的常态说,若居住的大环境不理想,有种种的问题,我们可能会想办法办理移民,从这个地方搬到另一个理想一点的住处。结果可能令你满意,也可能不满意;但是真正的问题,并没有解决。
第一次移民--由天上到人间
追溯人类移民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依佛法讲,人的生老病死、世界的成住坏空,虽然是一个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的业力轮转,但就世界的初成而言,人类的出现,是由天上移居而来的。
《瑜伽师地论》中说到,有情所作能感成坏业,而坏业缘起时,有情所依止的器世间也会散坏;所以坏劫出现时,就有三种灾坏器世间。先从无间狱起大火烧坏世间,乃至到初禅天;次起水灾坏第二禅天;后于第三禅天有大风起,风干消尽一切。从此,器世间即俱没已。又经过二十中劫的空劫之后,复由一切有情的业力增上力,感得器世间成。最初在虚空中第三禅天,器世间成;其余第二禅天、初禅天、欲界天,乃至四大部洲相续成就已。
此时世间成已,即开始有人居住。其中有二种情形:一种是极净光天的有情死了,随业流转,生到人间来;另一种是,极净光天的有情还没死,但因为他们有禅定,也有神通,就飞到此世界来看看,感觉这地方好,因为这是有情的福力所感得的,所以地面平正,不需种植自然就生长出丰美的地味。这些由天上来的有情,自吃了此地的美食之后,身体变麤重了,从此不能飞,故回不到天上。
第一次的「移民」,从天上移居到这个世间,过的是安乐的生活,因为有情的贪瞋痴都还没动,所以成就的世界,是一个清净的福地,大家彼此平等无诤的生活着,没有地狱、饿鬼、畜生这些事。后来,逐渐地人越来越多,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满足越来越多的欲望,人就起了恶心,接着又有了种种邪行出现。彼此之间也有了是非纠纷,为了管理调解,于是就有了国王、政府的组织,也有了法律。
但恶念不断的增上,杀、盗、淫、妄等种种恶行就无法止息;这样,天灾人祸不断,苦恼越来越多,三恶道的恶报,也就因此创造出来了。如是,乐土变成浊世,这地方再也不适合安居了。所以,我们应该发动第二次「移民」!
第二次移民--由凡转圣
第二次的移民,也有二类情形。第一类可以称之为「优先移民」,原动力主要是释迦牟尼佛的大慈悲,来到人间宣扬佛法;有些人因为听闻或者阅读经论,相信了佛陀所说的法语,依循至教量修学圣道。一旦成功了,就从世俗谛迁移到第一义谛那里住,也能超出无边苦恼的三界火宅,安居于究竟安隐的涅槃城中。
另一类的移民可谓「中间移民」,就是念阿弥陀佛,求生阿弥陀佛国;这是佛开示的方便法门。佛认为此土危险、不宜安居,赶快念佛移居到极乐净土,先拿到彼土的永久居留权再说。但是到了那里以后,还要再加一道手续,就是听闻阿弥陀佛或观世音菩萨宣说般若波罗蜜、修学四念处,才能从世俗谛移居到第一义谛。为什么要多这一道手续呢?智者大师的法语中说到:往生阿弥陀佛国的人未必都是圣人,可能凡夫居多。只要是凡夫,就会有烦恼,有烦恼,则问题还不能根本地解决。所以,到了阿弥陀佛国还要修学四念处,才能通达第一义谛,通达第一义谛,才能究竟离苦得乐。
目犍连尊者遗偈云:「我今何用脓血身,荷负众苦无休息;今已除尽蚖蛇毒,安隐当趣涅槃城。涅槃城中绝诸患,缘生众苦悉皆无,佛及圣众在中居,轮转愚夫不能入。」诸佛、菩萨、阿罗汉等一切圣人,都是住在第一义谛,是离一切相的;而世俗谛这里有各式各样的烦恼盗贼,是一切灾患及众苦的根源。所以我们应该主动地自愿申请移民。
怎样办理移民手续?
洞山禅师说:「东去、西去,万里无寸草处去!」至于怎么去,并没有说。而释迦牟尼佛的大慈悲,告诉我们「不受一切法」,这就是办理移民手续的方法。这方法怎么用呢?就是当这一念心和虚妄的境界接触时,有人骂你、毁辱你,或者赞叹你,这时候你一定要用般若的智慧「不受一切法」,来转变这一切虚妄的境界。如果不这么做,立刻就生愤怒或者欢喜等等分别,那就表示你还没开始办理移民。
当然,不要忘了修止观是主要程序。在修奢摩他时,要数数地忆念所缘境而不忘失,令心相续明静而住。修毗钵舍那时,可以依南传的方式修四念处;或者按北传的方式,依《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维摩诘所说经》、《法华经》、《华严经》等大乘经典而修四念处。无论何者,都应先将经中的文义娴熟通达,然后于静坐时作正忆念,如理思惟观察。这就是非常可贵的方法。
起初,这样的方法或者不容易做到;若是办理的过程不是那么顺利,我们可以至心地拜忏,消除宿世的障道因缘,帮助手续顺畅些。如果我们能精勤修学止观,不断向前进,恒常不忘失正念,内心逐渐能「不受一切法」;久而久之,功夫深了,就可以从世俗谛迁移到第一义谛那里去了。最后,由自己批准--移民成功!
之九
不明正法,愚生死长
为什么我们无始劫来不断地流转生死?原因就是「无明」!「无明」,简单说就是无知;不知无我、不知一切法毕竟空,就叫作「无明」。因为无明,我们发动身口意造作种种业--福、非福、不动业;有了业力,就不能没有生死的果报。这就是「无明缘行、行缘识……、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乃至纯大苦蕴聚。」
佛在世时,有一天大众集合听佛说法,忽然来了只狮子,卧在旁边听法。这时,佛对狮子说四句话:「疲倦者道长,不眠者夜长,不明达正法,愚者轮回长。」(《南传法句经》)狮子是谁呢?原来在毗婆尸佛时,他是一个非常有学问的学者,教过的学生中很多是社会上有成就的人;他听说毗婆尸佛出现世间宣扬真理,感到好奇,就到毗婆尸佛那里去听法。
但此时就出现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因为此人年纪大,有学问、有道德,也有地位,不管在那里都受到尊重赞叹,可是到毗婆尸佛这里听法时,却没有人理睬他,他心里不舒服,就想:「你们这些人没有知识、不懂礼貌,对我都不知道恭敬!」瞋心一动,对大众僧骂了一句:「秃驴!」骂完了,还是愤恨不平,故毗婆尸佛说的法,他半句没听进去,一点好处也没得到就离开了。由于一时无明火的发动,造了辱骂大众僧的罪过,命终后就堕入畜生道--从毗婆尸佛一直到释迦牟尼佛,九十一劫一直地做狮子。所以,佛对他说:「不明达正法,愚者轮回长!」这个故事在《大智度论》(大正二五.三○七中)中有提到。
这就是「我」!当然,没学问也没地位的人,不论到什么地方去、人家理睬不理睬,心里应该不大在意;而一个人若习惯处处受到恭敬赞叹,忽然间人家不恭敬他,心里不习惯就忿怒了。为何会这样?因为有「我」的执着!所以,修无我观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通达了「无我」的道理,别人恭敬、赞叹也好,轻视、毁辱也罢,内心完全不为所动,无爱也无憎。这样,逐渐地「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就到涅槃那里去了!
趣入圣道不为难
当然,从生死到涅槃,中间须要经过圣道的修习。什么是圣道?就是三十七道品;换言之,就是戒定慧,亦即止观!有人说:「太难了,我办不到!」实在来说,修学圣道这件事并不难!
一天清晨,佛拿着钵,到一户贫苦人家去乞食。乞食时,佛隐藏原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放大光明的身相,化现成很平常的比丘模样。这户人家的一对夫妇都不信佛。此时丈夫不在家,而妻子看到比丘来乞食,就驱赶他:「你不要站在这里!赶快走开!」比丘说:「我是个出家人,也不要求很多东西,只是一餐饭而已,你布施一点也好!」女人答言:「不要!你赶快走开!你在这儿等到死,也不会给你饭吃的!」
忽然间,这个比丘变成死人,身体种种臭秽肮脏的境界一下子都出现了。女人一见生大恐怖,扬声大叫:「不得了!」但忽然间,这个比丘和这个境界又都不见了。她心里还是很害怕,惊慌失措地就跑去找她的丈夫。她丈夫说:「发生什么事吗?」她如此如此一说,丈夫就火大了,回家拿了刀、弓箭等,急急地追着那个比丘去了。
追到一个地方,看见比丘坐在一个琉璃城里。他心想:「哎呀!这个比丘有琉璃保护着,我打不到他,怎么办呢?」于是就大喊:「开门!开门!」比丘说:「你把弓箭、刀都丢掉了,我就开门!」他一想:「也可以!没有刀箭,我用拳头打也一样。」就把刀箭丢了。但见比丘还是没开门,就说:「你怎么还没开门呢?」比丘又说:「我的意思是要你把心里的刀箭丢掉,不只是手里的刀箭。」他一听,心想:「哎唷!这个比丘有神通,知道我心里想什么。这可不是平常人啊!」心里一畏惧,就跪下来说:「您是真人!我们对您没有礼貌,请神人原谅!我去找我太太来向你赔罪!」
于是两夫妇就跪在琉璃城外,向比丘磕头忏悔,比丘即为他们宣说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二人当下便得须陀洹果。此时,佛即现出原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放大光明的殊妙境界,两夫妇见佛相好,生大欢喜,向佛大力磕头礼拜,声响不绝。这个故事见于《法句譬喻经》(大正四.五七八中)。
我们看佛世时那些人,好像很容易便成就圣道了;当然,这是有善根的关系,而佛也是观察到这两夫妇善根已经成熟,故特意用此方便度化。现在我们如何能成就圣道呢?首先,必须学习经论,掌握圣道次第后,再修止观,深入地观察我不可得、一切法亦不可得。如此,得初果(或无生法忍)应该不是很难的事情!
我曾经说过:就像造桌子似的,把零件一个个都先做好,最后拼装起来就成功了。得圣果即类似如此!先从经论里通达我不可得、一切法不可得的道理,这点搞通之后,其它的因缘就不是难事了。
如修奢摩他,对一般人来说起初可能难了些,但若能对世间上的事情放下一点,再有诸法空的智慧来调伏,奢摩他也应该容易成就,然后于奢摩他中再修毗钵舍那观,成功了就是圣人了!
破除修行的障碍
卢山慧远大师于其所写的〈禅经序〉里说了一句话:「禅无智无以深其寂,智无禅无以穷其照。」修行一定要有止(禅),但也要有观(智)才行。有些人静坐就只欢喜修奢摩他寂静住,不欢喜修观思惟法义。这样有什么问题呢?修行人若只修奢摩他而不修毗钵舍那,一旦心里有点相应,就会有高慢心:「你们都不如我!」但事实上,就算得了四禅八定,还是生死凡夫啊!
有位仙人住在山里,旁边常伴着一只狐狸听他读书、说法;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忽然有一天,狐狸对仙人说:「我可以做兽中之王了!」(这话的意思,就是牠开悟了!)说完后,就离开了仙人到别的地方去,遇见一只有病的狐狸(他不先找健康的),威胁牠说:「你若不听我的话,我就杀你!」病狐狸心里害怕,就听牠的话,随着牠走。后来,又遇见了几只有病的狐狸,都这样如法泡制;病狐狸没有抵抗能力,受到恐吓,只好低声下气地服从。这样,这个狐狸就有了多少随从者。之后,即使遇见了健康的狐狸,牠也这样恐吓;健康的狐狸本来很强壮,不必怕牠,但对方人多势众,只得畏惧三分。这样,牠就有了一大帮的随从者,是狐狸中的王了。
作了狐狸王后,牠又开始降服大象。大象体型大,本来不怕狐狸,但狐狸数目太多了,牠也有点恐惧,只好听从狐狸王。此后,狐狸王就骑在大象身上,降伏了更多的大象,再接着降伏其它野兽,最后降伏老虎、狮子,终于作了兽中之王。
和人一样,成功后就冲昏了脑袋!牠作了兽中之王后,忽然间打了个主意:「我是兽中之王,不应以同兽的狐狸作伴侣,应该娶人间国王的公主做太太!」所以就率领着众兽,把一个大城巿包围起来。国王派遣使者去谈判,狐狸王对使者说:「我要娶国王的女儿!若不照办,我就要破坏你们的国家。」国王听了心里很不舒服,召集臣下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有大臣说:「牠们有老虎、狮子,还有大象等很多的野兽,势力很可怕,王何必爱惜一个女子而大动干戈呢?牠要就给牠嘛!」但另外又有人说:「从没听过将人间国王的女儿,献给禽兽作伴侣的事情。我们不能就这样投降,应该和牠们斗一斗。」
这位大臣提出一个办法,就是作战那一天,先让城里所有的人以棉花塞住耳朵,再派使臣向狐狸王说:「作战时我们先开战,然后你再让狮子吼。」狐狸口头同意了,但心里想:「他们提出先战后吼的条件,一定是害怕狮子的吼叫声。那么,我要下令让狮子先吼叫。」到了开战时,狮子就先吼;这一吼就不得了了,狐狸王自己吓得心脏破碎,当场从大象背上掉下来死了。狐狸王一死,所有野兽四处散走,国王即战胜了这一仗。这个故事出于《五分律》(大正二二.一八下),《法苑珠林》(大正五三.六九一上)里亦收录。
从这个故事看出,做什么事成功时不要高慢,高慢心一生,就一定会失败,中国历史上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人一有了些许优点或成就,就容易仗势而生高慢,但「我慢山高,法水不入」,修行人若有了高慢心,就障碍你不能得圣道。
修奢摩他而不修毗钵舍那的人,或许也能觉悟自己有高慢心,但是无法破除!若修奢摩他的止,同时也修毗钵舍那的观,就能反省并察觉到自己的问题,也能进一步用我空观、法空观来破除高慢心。此时,你容易有进步,不会自己作障碍,就能得圣道!
万里无寸草处去
《维摩诘所说经》云:「不断淫怒痴,亦不与俱!」这是大菩萨的境界,不是平常人!若是凡夫菩萨,虽然发了无上菩提心,还是要先全心注意断除淫、怒、痴、慢等种种爱见烦恼这件事,逮得无生法忍后,有了圣道的大智慧光明,那时才可以说到达「不断淫怒痴,亦不与俱」的程度。但怎么断淫怒痴呢?
唐朝有一位洞山禅师,是禅宗很有名的一位大德。一年,结夏安居圆满,洞山禅师对大众说:「秋初夏末,兄弟或东或西,直须向万里无寸草处去!」三月安居结束了,大家就要离开这里,到别处去参学,或者东边去、西边去,无论到何处,你不要到有草的地方去!过了一会儿,洞山禅师又说:「只如万里无寸草处,作么生去?」万里无寸草处怎么去呢?提出来这么一个问题。当时,大众上下并皆默然,无人能答。
后来,其中一位禅者到石霜禅师那里。石霜禅师问:「和尚有何言句示徒?」洞山禅师都是怎么对大众开示的?这位禅者就如是如是地说了。石霜禅师又问:「有人下语否?」有没有人回答这一句话呢?说:「没有人!」石霜禅师就说:「何不道出门便是草!」出了这个门外就是草!这个禅者后来又回到洞山禅师这里,就转述石霜禅师的回答。洞山禅师听后就赞叹说:「大唐国内能有几人?」大唐国里,能有几个石霜禅师呢?这等于赞叹石霜禅师的回答是对的!但当我们读这段记载时,能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
这句话可以引《维摩诘所说经‧观众生品》中的「毕竟空寂舍」来解释。维摩诘居士在什么地方住?在毕竟空寂那里住!毕竟空寂就是他的房子,故云「毕竟空舍」。我想洞山禅师是读过《维摩诘经》的,「万里无寸草处去」应该就是从这一句话来!「毕竟空寂舍」是广大无边的,但这个房子里没有草!「没有草」是什么意思?「草」就是虚妄分别!若常常在毕竟空寂这里学习止观,就能灭除我们内心的虚妄分别。虚妄分别灭除后就没有草了,也就是证悟了毕竟空寂--诸法如的意思。所以,东去、西去、南去、北去……,不管到什么地方参学,总而言之,应该学习向第一义谛那里去!若老是停留在虚妄分别的境界,就是空过光阴了。
何处是「万里无寸草处」呢?即是第一义谛,亦即诸法如或涅槃。这个地方怎么去?洞山禅师没有讲,而石霜禅师的回答是:「出门便是草!」若离开了第一义谛,就是落入虚妄分别。而心里一虚妄分别,烦恼就现起,并不是发大瞋心、大贪心才叫作烦恼。心念一起,才动眉毛就犯了祖师规矩;不与第一义谛相应,就是烦恼境界、就是生死流转。我认为古代的禅师是阅读经论、如理作意的。石霜禅师应该也是学习经论且修止观的,所以他能回答这句话。
《金刚经》云:「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凡夫总是在一切法上虚妄分别,所以是「住一切法生心」。现在学习佛法,常常思惟「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举心动念与法相合,行住坐卧、语默动静,一切时、一切处观一切法皆是如,就是趣向第一义谛!有人骂你、毁辱你,向道上会,观「即空、即假、即中」;赞叹你、恭敬你,也观「即空、即假、即中」。能这样,就是万里无寸草处去而没有出门。安住在那里修止观,不生烦恼就是没有草,亦即是「无所住而生其心」之意。
在没得无生法忍之前,能念念在道作如是观,久了就得无生法忍。明白点说,我们佛教徒应该做这件事--一定要修我空观、修法空观;常常这样修习,才能渐渐由凡而圣,断淫怒痴等爱见烦恼之草,到「万里无寸草处去」!
版权所有:互动金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