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恩寺禅七开示
2001/4/13于台中佛恩寺
贵佛恩寺,大和尚慈悲,监院法师,维那常在法师慈悲,及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大家好!阿弥陀佛。
不管是出家的法师、或者是在家居士,只要是佛教徒,我们应该是有共同的意愿,就是涅槃为上首!大家都应该是修学圣道的。当然这件事,在我们佛教徒应该是非常熟悉的事情。可是,大家在佛法中的愿望,是得无上菩提、是得涅槃的,但是涅槃的门是怎么回事情呢?我感觉到,我们今天的汉文佛教徒可能不是太熟悉。涅槃的门,就是修学圣道,明白一点说,就是修学止观。修学止怎么修、修学观怎么修,我看少数人可能会明白多少,多数不是太明白。我想,现在简单地说一说,我们应该怎么样学习止、怎么样学习观。
怎么叫做「止」呢?「止」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我们要选择一个所缘境,将我们的虚妄分别心安住在所缘境上不要动;安住在所缘境,这是第一个意思;第二个意思,停止一切虚妄分别,这是第二个意思。我们在这里学习禅、修学止这件事,要记住这两样:安住在所缘境、停止一切妄想,要记住这件事。
我们安住在所缘境,容易犯的过失,就是忘掉了所缘境,这是一种过失。为什么忘掉了所缘境呢?就是有其它的妄想来了,其它的妄想来了的时候,我们就随着妄想去了,这是错误的。要记住,若是有妄想来了,应该赶快地把这一念心收回来,安住在所缘境这里,应该这样办。
我应该在这里多说一点。这个所缘境,什么叫做所缘境?什么叫做所缘境呢?我们从经论上看,多数是告诉我们,佛菩萨告诉我们,以出入息作所缘境。「知息出、知息入,知息长、知息短」,我们先念这几句话,就加强我们的注意力,注意这个息的出、入、长、短,应该是这样做。
但是,也有的人若注意自己的出息、入息不合适,有的人相应、有的人不相应。如果不相应的话,怎么办呢?就是另外再选一个所缘境。另外什么所缘境呢?在天台智者大师的《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里面,告诉我们以脐轮作所缘境。脐轮,就是我们的腹部这个肚脐,作所缘境。作所缘境,可以你在你私人的住处,解开裤腰带看一看,看一看这个脐轮的相貌,然后你静坐的时候,把这脐轮的相貌分明地显现在你的心里面,可以这样做。这样做,脐轮这个地方它本身有一个相貌,但是另外又有一个相貌,是什么呢?就是有起、落的相貌,或者说有起、伏的相貌。就是我们的气息吸进来的时候,我们的腹部就会膨胀起来,会起;这个气息呼出去以后,我们的肚子就落,落下来;有起、有落。所以你注意脐轮这个地方,脐轮本身有个相貌,同时有起、落的相貌,你注意它的相貌,就把其它的杂念都停下来,就这样做。
如果你的内心能够安住不动,那就这样做。如果还是有妄念出来,不能够安住在所缘境的时候,那怎么办呢?还有一个方法,就是起、落的时候,你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我们的腹部或者是膨胀起来、或者是落下来,你或者数起、或者数落。通常数落比较好,数起也有好处,数起能补气,医生给我们吃药,这药能够补,能够使令我们的气力强起来。肚子这个地方膨胀起来,你就数一,落的时候不要管,再起的时候再数二,再起的时候数三,这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数起。
但是也有的人数起的时候有问题,就感觉到这个气在肚子里面有点胀,胀就不舒服了。所以,你若不舒服,你就应该要改变,就数落。气息呼出去的时候,肚子落下来,落下来数一,再落的时候数二,再落数三,这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如果数到十,你就停下来,再从一开始,这样数也可以;或者是你从十开始数,十、九、八、七、六,乃至到一,这样数也可以。如果你不愿意这样数,你愿意数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乃至到一千、一万,如果你感觉到相应,这样数也可以。这样子,你的心没有其它的杂念,一直地、相续地数这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就是很好,这样办法就表示你合适了。
假设这个方法也不合适,还有其它的方法。其它的什么方法呢?就是可以用光明作所缘境。什么光明?这灯光也可以,你在你自己的私人的寮房可以取这个光明。私人寮房,假设是天黑了的时候,太阳落下去了,你屋子里面的灯完全关掉,屋子里面是黑的。黑的时候,你用这个手电筒,开开了,向地面上照,地面就现出一个圆光来,你把那个相貌取下来,你静坐的时候就思惟那个圆光,也是可以的,这个所缘境,这样也可以的。
如果这个方法也不合适的话,可以观水,用水作所缘境。我姑且说是一个大碗,里面装满了水;你看,把这个相貌取下来。然后你静坐的时候,就思惟在地面上有一碗水。若是我们坐在平地上,坐在坐垫上(不是禅凳),你就思惟面前有一碗水,这样也可以。或者是你认为不合适,你把水放在你手上,你这两个手,左手放在右手上面,在这手上面有一碗水,实在是没有,只是心里想而已,那么这也可以作所缘境。如果这个所缘境相应的话,你就这样子做。如果不相应的话,也可以在水面上出这个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字。你先寂静一会儿,观这个所缘境,寂静一会儿,然后水上面出现一个一,一、二、三、四、五的一,观一会儿的时候,这个一没有了,就出现个二,二过一会儿就出现个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乃至到一百、一千、一万都可以。但是前一个字和后一个字的距离,由你自己决定,你愿意时间稍微长一点也可以,愿意短一点也可以。
总而言之,用这个方法把我们这一念虚妄分别的心把它绑住,叫它不要乱,主要目的就是叫我们的心寂静住,是这样意思。我们这样做,用这个所缘境……,所缘境是很多的,我们姑且就说这么几种,就用这个方法,你继续地做,这个颠倒妄想的分别心应该是停下来了,安住在所缘境。
安住在所缘境,从这里开始,就是欲界定。这个欲界定在《瑜伽师地论》里面,有九个次第,名字叫做九心住。这个欲界定以后,就是未到地定,未到地定以后,就是色界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乃至到无色界的四空定。欲界定是很肤浅的,很不容易成就,成就了很容易就失掉了,欲界定就是这样子。到未到地定稍好一点,但是你若不努力,它也会失掉的。再进一步到色界定的时候,不是那么容易失掉了,成就了以后不容易失掉,因为它的定力高了、深了,不容易失掉。
不容易失掉的原因在那里呢?就是成就了色界四禅以后,心里面没有欲,没有欲了。我们成就欲界定、未到地定的时候,我们心里还有欲,还有色声香味触这五种欲还都是有,但是比没有定的人轻一点,但是还是有欲的。到色界四禅的时候没有欲了,没有欲,所以得的定高深,而不容易失掉;它还是有可能失掉的,你若放逸,也会失掉。从色界定到无色界的四空定,定力是更深了。这样说,由欲界的九心住,到未到地定,到色界四禅、无色界四空定,这是我们修止由浅而深的次第。
我再说一句话:因为我们汉文佛教,很久以来也不提倡这件事。我们就是提倡念南无阿弥陀佛,很多的大德,不管是学天台宗的、学华严宗的、学禅的,大家都是念阿弥陀佛,就不提倡修止观这件事,所以这件事我们感觉到很生疏,很生疏。
但是现在,佛恩寺的方丈和尚说要打禅七,要在这里学习禅,学习禅,那我们就讲止观。什么叫做禅?止观就是禅。止观是什么?就是四念处,四念处就是禅。当然我们说四念处,你不要误会我是南传佛教讲四念处;南传佛教是讲四念处,但是北传佛教也是讲四念处的。四念处是通于大小乘的,这名字是相同,内容不是完全一样的。这个我们暂时不说,我现在把九心住说一说。
这个九心住,第一个是「内住」。我们原来的分别心是向外攀缘,外面有很多便宜等着我们去捡,非要注意不可,要向外攀缘。但是现在开始修学禅的时候,外边没有便宜可捡,我把心收回来,安住在内里面,安住在内里面这个内就是所缘境,安住在所缘境这里不要动,不要向外攀缘,这就叫做内住。
第二是「等住」,等住也名为「续住」。等住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前一剎那、前一秒钟、或者前一分钟,你的心安住在所缘境,次一剎那、次一秒钟、次一分钟、次两分钟,也一样地安住在所缘境,所以叫做等住。若说相续的续,也是一样,前一念你安住在所缘境,次一念也相续地安住在所缘境,这叫做续住。等住和续住的意义是一样的。
第一是内住,第二是等住,第三是「安住」;内住、等住、安住。安住是什么意思呢?如果我能安住一秒钟,我能安住五秒钟、安住十秒钟,都不容易,安住了二十秒、安住了三十秒、安住一分钟,不容易。但是终究我们没有得禅定,心里就是还是要跑,又跑到外面去了,跑到外面去了,你赶快再收回来,还是安住在所缘境这里,这叫做安住。
内住、等住、安住,近住,第四是「近住」,近是远近的近,行住坐卧的住,近住。近住是什么意思呢?约我们内心说,你静坐的时候,你心里面时时地要愿意接近这个定,与定相亲近。我们原来心里面散乱,我现在静坐,我希望我赶快地能安住不动,心里面不散乱。你在静坐的时候,内住、等住、安住的时候,心里面时时要有这个心情,「我的心不要妄想,继续安住在所缘境不要乱」;你时时有这个心情,就会帮助你心不乱,容易帮助你心不乱的,所以叫做近住。这是约自己内心的愿望说的。我们一定要有这个愿望,如果没有这个愿望,很容易心就跑了。
内住、等住、安住、近住,调顺,第五个是「调顺」。调顺是什么意思呢?说我现在静坐或者是一个钟头,或者是半小时,或者是一个半钟头,或者两个钟头。我们初开始学习静坐,不能一直在这儿盘腿坐,一定要起来,起来跑一跑,或者是经行,或者有事情到别的地方去了。去的时候,还是要调顺,这时候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接触到色声香味触的时候,心里面要调心,不要在色声香味触上胡思乱想,要调。我若要在那上面胡思乱想,就伤害我安住不动的学习,会有障碍,障碍我得定,要调,这是叫做调顺。要调这个心,我虽然没有静坐,我的眼耳鼻舌身意我还要约束它不要放逸,是这个意思,要调它、要约束它、要管制它的。
这件事,我们说起来,人都是欢喜自由的,我愿意怎么地就怎么地,这样感觉自在,不自由毋宁死;现在要管制自己,这个事你欢喜吗?这是个问题。
调顺,寂静。「寂静」是什么呢?就是我出去办事,或者是出去经行,要有时间的嘛,不是永久在外面跑,回来要静坐了;静坐了,这时候前五识应该是不动了,我眼睛也闭上了,不去看外面的事情,耳朵也不听其它的声音;外面有境界,有什么境界、有什么声音、有什么味道,我都不要管,把这个心摄收回来,第六意识要安住在所缘境,第六识不要再想色声香味触法的事情,不要,这叫做寂静。
调顺是不静坐的时候、在外面的时候,你的眼耳鼻舌身要约束它;在静坐以后,你的第六意识要约束它:我身体在这儿坐,我这个心跑到纽约去了,这是不可以,不可以。把这第六意识管制住,叫它不要去贪瞋痴。如果我们「我是想要这样,但是不能自主,我心里还是要跑到色声香味触法上活动、去放逸」,自己要诃斥自己!要诃斥自己,要思惟我若这样做有过患,有大过患!违背我们原来的菩提愿!思惟这样做是有过患,这样子调顺、寂静。你若去诃斥,它就有力量,自己诃斥自己还是有力量。别人若诃斥,你可能接受、也可能不接受;但是自己诃斥自己,如果你真是用诚心诃斥自己,它就有力量,心里面就会调顺、寂静,这个妄想就减少了。
内住、等住、安住、近住、调顺、寂静,「最极寂静」,经过了调顺、寂静的训练,这个时候,我们静坐的时候就和以前不同了,就是最极寂静。「最极寂静」是什么样呢?就是静坐的时候,假设你静坐一个钟头,这一个钟头内,这杂念一生起你就知道,它才要生起你就知道,就是立刻地把这个杂念消除了,能达到这个程度。我们初开始静坐,心里头有妄想了,很久还不知道,很久还不知道;维那开静了,「哎呀!我打妄想了,我没有静坐。」但是若到这个程度的时候,妄念若一起你就知道,能达到这个程度。妄念一起,就是立刻地叫它不要起,不要生起妄念;那么这个时候,你这一小时的静坐、或者两小时的静坐,顶多有一回、或者顶多有两次这样的情形,另外心里面完全是明静而住的,最极寂静是这样子。
内住、等住、安住、近住、调顺、寂静、最极寂静,专注一趣。「专注一趣」的这个境界的时候…,最极寂静,我们若努力地静坐以后,就会又进步了,就完全没有妄想了,完全没有妄想。坐在那里,若坐一个钟头、坐两个钟头、三个钟头、四个钟头,乃至坐八个钟头,心里面完全是明静而住的,一个妄想也没有。说「我坐那么久,我腿会疼。」我们初开始的人有这个问题,腿很痛,很难忍受,到那个时候没有这个问题,没有腿痛这个问题。没有腿痛这句话怎么讲呢?不是腿不痛,不是不痛,它还是有点痛;痛,但是你不介意,不管,这件事你不介意,不在乎这件事;有一点痛,你不介意,但是过一会儿也就不痛了,慢慢会有这种情形,和初开始静坐不一样。而这时候一点妄念没有,一点妄想杂念没有,心里面完全是明静而住的。明就是不昏沉,心里面很明了,又很寂静,没有其它的妄想,这个时候是这个境界。
这个境界,这个时候有什么感觉?有可能别人说是:「你现在去作生意,这一笔生意能赚一百万美钞!」这一笔生意,你可能都不愿意去,「我愿意在这里安住不动四个钟头」,可能会有这样的想法,这两个想法完全不一样。初开始叫他去静坐,心里面不能寂静住,有可能有人说:「现在去看电影好吗?」就放腿子去看电影去了。但是若到专注一趣这个时候,外面有什么便宜都放弃,「我不愿意!」愿意在这里寂静住,感觉到快乐,就是思想会转变了,思想会转变,这叫专注一趣。
最后,第九个是「等持」,等持这个时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在专注一趣的时候,你要特别注意,心才能够明静而住;你若放松就不行。现在这个时候,你还要精进地去静坐,就能进一步,不需要特别注意,自然地明静而住,自然的,所以这又不同,和前面专注一趣还不一样,不一样,这叫做等持。
「等持」这两个字,我解释一下。这个等持怎么讲呢?「等」是平等的意思,平等是对不平等说的;约不平等,就有平等。什么叫做等(平等)?什么叫做不平等呢?我们先解释不平等。我们静坐没有成功的人,心里面的相貌,就是散乱和昏沉。睡着觉了什么都不知道了,或者作梦。若是不睡觉的时候,睁开眼睛就是东想西想,上下古今无所不想,非常的自由,这叫做散乱,一个散乱、一个昏昧,这是我们心的相貌。我们不静坐、静坐不成功的人,内心的相貌就是这两个相貌,一个是散乱、一个是昏沉,这两个相貌,这就叫做不平等,散乱和昏沉叫做不平等。
现在我们静坐的人要求我们自己的心,也不散乱、也不昏沉。我们静坐的时候没有打瞌睡,心里面很明了,明而不昏,明了而不昏沉。我们原来是散乱,现在我们静坐的时候,要求自己的心不散乱、寂静住,静,静而不乱,寂静而不动乱。加起来就是明静而住,这就叫做等。
所以,我们静坐的时候怎么样叫做相应呢?怎么样叫做合适了呢?就是心里安住在所缘境明静而住,那就是相应了。你明静而住有三分钟都不容易!由三分钟到五分钟,又到十分钟,忽然间三十分钟我明静而住,很好了!如果我们这一天静坐几支香,其中有一支香你能够明静而住,你就很了不起了。「我只有一支香」,这一支香就表示你会成功!你就会成功。你就这一支香,一支香假设三十分钟,你三十分钟明静而住,你就有希望八小时明静而住!八小时明静而住。
你看那个种子放在土里面,施肥,常常的有水,施肥、除草这些工作,它就生芽,逐渐逐渐就长得很高,就长出个苹果来。我们用功修行亦复如是,初开始的时候,「哎呀!我腿疼,心里有妄想!」感觉到好像没有希望,得禅定没有希望;你不怕,不要紧,你继续坐,终究有一支香,你明静而住了,那就表示你将来一定会成功的。但是有一个条件,就是你要努力!你不要怕腿疼,腿疼很容易就过去了,不是难事;就是心要它明静而住,这件事你要努力,其它的不是难事。
成就了这九心住,这叫做欲界定,就是我们欲界的人有这样的境界。若是我们成就了等持,调顺、寂静、最极寂静、专注一趣、等持,成就了这个境界,若静坐能达到这个境界,有什么好处?就是将来有可能会生到天上去。我们这个身体,不管你是年轻人、是老年人,大家都一样,非要死掉不可。我们这个身体,不管是年轻人、年纪大的,这是没有疑问的,自古皆有死,没有一个不死的。死了以后到那儿去呢?如果你这个欲界定成就,你能够生到欲界天,欲界的空居天,而不会到三恶道去的,能达到这个境界。
欲界天有什么好呢?我们人间的人,我们现在在欲界里面生活,我们自己知道很苦,小孩子可能不懂事,年纪稍大了一点就知道,我们这个世界很快乐吗?我看这个世界不快乐。有大智慧的人、有慈悲心来领导我们的国家,希望怎么怎么好,我们非常要感谢我们的领导人。但事实上,不容易做到,不容易做到。是谁能做到令我们满意?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的方法,若我们肯做,我们将来会满意;假设就是欲界定我若成功的话,我将来离开了人间的苦,可以到天上去。天上有什么好处?也不老、也不病。你看,这个身体永久不老、还没有病痛,你看有多好?寿命也长;另外一个好处,不用找工作,不需要找工作,这衣食住是自然的,有这种境界。这是欲界定。我们再说一点未到地定。
到了欲界定成功了以后,你还要继续努力地静坐。欲界定成功了的人,不应该参加禅七。什么地方举行禅七,欲界定成功的人他来参加禅七是不合适的。怎么不合适呢?欲界定成功的人,他一坐可以坐五个钟头,坐六个钟头、七个钟头、八个钟头都可以;我们打禅七,隔一会儿就开静了,那怎么行呢!那对那个人来说是不合适的,是不合适的,所以他不能参加禅七。参加禅七是我们初开始内住、等住、安住、近住的人,是我们这个程度很低的人才参加禅七的。
虽然他静坐的功夫比我们高得多,九心住都成功了,但是还是要努力的。他若继续努力,就得到未到地定。得到未到地定有什么不同呢?他有轻安乐,心若寂静住的时候有轻安乐。我们只是在欲界定里面,欲界定的相貌就是明静而住,就是只此,没有轻安乐,当然也感觉到舒服一点,但是没有轻安乐。若是得到未到地定,还是心里面明静而住,但是明、静、乐三个字。我们在欲界定就是明、静两个字,到未到地定的时候有乐,明、静、乐三个字,那比我们好得多。他这个身体,心里面一寂静住的时候有快乐,有快乐,那是完全不同了。有快乐的时候,他会更精进,更愿意常常静坐,那他静坐的功夫时间更长,可以坐十个钟头、坐十二个钟头、十八个钟头都可以,他睡眠也少;不像我们要睡八个钟头,有的人睡觉要睡十二个钟头,你们可能听说了!我听说了,感觉到很奇怪,睡这么多,睡十二个钟头。但是我们常常静坐,睡眠会减少,我们也应该主动地减少睡眠,争取多静坐。当然这个事又不容易,你若不到Office做工吗?也是个问题。
若成就了未到地定的时候,有轻安乐,有快乐,这个快乐就是强过我们的欲乐,这叫做三昧乐。我们没得禅定的人,没有三昧乐,心里面就是贪着欲乐。我曾经问一个人,我说:你们的生活,一个在家人(是一个建筑师),我说:你们的生活是怎么情形?是不是就是努力地工作,然后努力地享受,就是这样子吗?对不对?他说:是的。就是努力地工作赚钱,然后就是享受。享受什么?享受欲乐,就是这样子。
但是我们佛教徒,释迦牟尼佛的慈悲告诉我们,有更高明的乐:三昧乐,好过欲乐。欲乐,你自己身体没有什么乐,要假藉外缘的合作,你才能有乐,不然这乐没有,没有乐。但是若是得到未到地定的时候,不需要外缘,只要你心里面寂静住,快乐就来了。这个乐不需要一块钱,都不用;只要你成就了,你一静坐,心里面摄心不乱就有乐。有了这个乐以后,有什么好处呢?减少病痛,不可能说没有病,这是不可能的,能减少病痛,增加健康,烦恼也减少。因为这种人对于欲乐的希求,这个人还有欲,得到未到地定的人心里还是有欲的;还是有欲,但是因为有三昧乐,这个欲乐轻,没有也可以。他就是常常入定、常常静坐,他就知足了,就不会为欲所苦,不会有这件事。
这个未到地定,在《解深密经》的〈分别瑜伽品〉告诉我们,告诉我们一件事,就是我们静坐到了什么程度才可以名之为奢摩他、才可以说是止?就是从未到地定以上才叫做止。欲界定还不能称之为止的,还不能,到未到地定以上才算是止。成就了未到地定,还有一个好消息,什么消息?很容易得初禅,初禅就是色界定了。这个未到地定还没到初禅,但是它和初禅很接近,很接近。接近有什么特别呢?就是很容易就得初禅。我们现在静坐的时候,初开始静坐,叫你心里明静而住很难,感觉难;但是到那个时候,你想得色界初禅很容易,不感觉难,因为很容易一摄心就入定,所以不感觉难。所以那个时候,你要再加一把劲,就能得初禅。得了初禅会怎么样呢?得初禅可是不得了!得初禅也很容易得二禅、三禅、四禅,得到色界的四禅。
佛在世的时候,很多的佛教徒得圣道,得圣道不是在散乱心里面得圣道,都是要在未到地定、在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在这里面得圣道的。释迦牟尼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在那里得?在第四禅,在色界四禅里面修缘起观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阿罗汉的人,有的可能是在未到地定里面,也可能在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辟支佛这个圣人也可能是在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在禅里面得定,得圣道,不是散乱心能得圣道的。我们佛教徒初开始有可能不知道,但是经过长时期地学习佛法,我们就知道佛教徒是应该修学圣道,要做圣人,「我不愿意做凡夫了!」应该是这样子。但是你若不学习佛法,「我就这样就好了嘛!还有什么事情?」你心情就是这样。当然,我们若不学习佛法就不知道这件事。得圣道这件事,就不是凡夫了,就是圣人了。我刚才一开始说,我们佛教徒应该发出离心,就是感觉到生死是苦、不是乐,应该发坚定的意愿,希望能够得圣道,应该是这样子。
这个止,其实这里面还有很多事情应该说,但是现在的时间已经到了。我现在再简单地说观,这个止就说到这里。
观,我先简单地说,就是我们佛教徒,如果你有圣道的愿望,应该修不净观。修不净观,观察这个身体是污秽、是不清净的,九孔常流不净,对于身体的爱着心要把它降低、降低,最后没有欲心,应该这样子。因为有欲心有什么问题?有欲心能障道,障碍我们修学圣道,这是一个。但是我们人都是有欲,你要断这个欲,这个事情很有问题,就是不容易,不容易发这个心来断欲。若不能断欲,想要修学圣道很困难,所以得圣道的人不多。
佛在世的时候的人善根深厚,所以他们能够断欲,就算是不修不净观,但是他的心里面也没有什么欲,他就没有障碍,修无我观、修无常观就得阿罗汉道了。而今天的佛教徒,谁是圣人?怎么知道这个人得圣道?怎么知道这个人没得圣道?你没有修学圣道,怎么能得圣道呢?我们佛教徒谁修学圣道了呢?在家居士我们姑且不问,就是我们出家人,谁修学圣道了?我看…。
说我念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在这里得圣道不容易。念阿弥陀佛是往生到阿弥陀佛国去,你的目的就是这样,你没有想得圣道。因为弘扬净土法门的大德也告诉你,就是你心里面念阿弥陀佛,一心不乱,然后至诚地发愿求生阿弥陀佛国;没有说「我在这里要念阿弥陀佛得圣道」,你根本没有这个愿嘛!但是到阿弥陀佛国,若真是能往生到阿弥陀佛国,阿弥陀佛再给你讲《金刚经》,也可能讲《楞伽经》,总而言之,这些经论,在阿弥陀佛国还是讲三十七道品、讲三解脱门,讲这些圣道的法门,在那里修学圣道,修学圣道成功了,得无生法忍了。我们从小本的《阿弥陀经》上看,到阿弥陀佛国的人,那阿弥陀佛国里也有阿罗汉,那可见也是一样,修四念处,或者修小乘的佛法,小乘的法门,或者大乘佛法的法门,从这里得圣道,小乘佛法也是能得圣道,大乘佛法更能得圣道,还是这样子!这样说,念阿弥陀佛的人,你根本没有想得圣道,你在这个娑婆世界你没想这个事,只想求生阿弥陀佛国,那你在这里怎么能得圣道呢?
所以我们说,譬如说我念大悲咒,念大悲咒这也是圣道,是的,也是圣道,但是你念大悲咒的目的是什么?可能是我希望发财;念大悲咒回向我希望我能发财,我希望身体健康,希望我没有病痛;我有病痛,病痛好了;你心里是这样意思。你念大悲咒是愿意得圣道吗?你有这个愿望吗?我看,都没有。说「我是跟仁波切学一学咒。」学咒,你目的是什么?
所以,我们今天的汉文佛教,谁是圣人?只要你没修学圣道,你就不可能是圣人,不可能是圣人。佛在世的时候,有很多人得圣道,因为他修学的是圣道,就是戒定慧,修四念处、三十七道品,修这无相的般若法门,所以他能得圣道。他是修圣道,才能得圣道。我们今天的人,没人得圣道,就是没修学圣道嘛!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我们今天的汉文佛教是兴盛吗?我们今天的汉文佛教,我说,接近灭亡的边缘了。我们对于佛法的信心都不见得很坚定,都不见得很坚定,至于圣道完全谈不到!
所以若是说我们修不净观,能够降伏我们的欲心,能够破除障道因缘,然后我们修无我观、修无常观,修这个般若波罗蜜,「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这是《金刚经》上的话,「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修无所得观,那这是圣道。这样子,对于一切法心里面无所执着,不受一切法,得无生法忍!这是圣道,我们要作如是观。
修三三昧——空三昧、无愿三昧、无相三昧,这是圣道;我们若作如是观,就能得圣道。说现在是末法时代,我们能够修三三昧吗?能得圣道吗?我感觉现代的人和古代的人一样,无差别。但是其中的关键,就在乎你自己,在乎你自己:你要筹备、准备学习圣道的资粮,要做这件事。资粮准备好了,你能够安心地修止、修观、修三三昧,一样可以得圣道。但是你自己说,「哎呀!我业障重!」那你就没有希望。其实就是你自己,如果你对于你自己有信心,「我能得圣道,我肯努力。」那你就可以得圣道。如果你自己说,「我不行,我怎么地。」那你就不能。所以能不能都是你自己的分别,不是决定能、不是决定不能,事在人为,就是这么回事。
而学习佛法这件事,你深入地学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也可以,深入地学习《维摩诘所说经》也可以,深入地学习《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大智度论》、《瑜伽师地论》,深入地学习,这些都是佛菩萨的智能,都是般若的智能,你深入地学习,慢慢、慢慢你的思想就改变。你原来说:「我不行!」这时候,自然你心就明白,「我能得圣道!」你这个信心就出来,会出来的。不是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他善于说话的,「为长者折枝」,非不能也,是不为也;「挟太山以超北海」,是不能也,非不为也。
我们今天的佛教徒,因为我们的祖师,我们的祖师大概是大慈悲、大智慧境界,看见这些人都是钝根人,只好念阿弥陀佛吧!我这句话说出来,念佛的人认为我轻视念佛法门,其实不是的,不是轻视念佛法门。但是事实上就是这样子,就不提倡修止观,就提倡念阿弥陀佛,求生阿弥陀佛国。但结果,我们今天的佛教徒多数不愿学习经论,愿意念阿弥陀佛、愿意念咒,很容易嘛!只要记忆力好一点,这咒一定很容易就念会了,天天念咒。但是念了多少年,我再说一句话,好像我不恭敬了,我们传统的佛教上早晚殿,早晨念楞严咒、念大悲咒、念十小咒,念了几十年了,你怎么样?你怎么样?你这个贪心有没有调伏?你的贪瞋痴有没有调伏?我看,贪瞋痴都不能调伏。
若是你修不净观的话,你这个贪心立刻可以得到调伏;若是你修三三昧,爱烦恼、见烦恼都能调伏,而且慢慢可以断烦恼、可以得圣道。你常常这样学习、这样修行,你的信心会增长,你的思想完全转变了,「我能得圣道!」和以前完全不同。但是我们对于佛法的学习,浅尝辄止,「好了,我可以写文章了,我也可以讲经说法了。」这样不行。你一定要深入经藏、智慧如海,那个时候,你自然有信心可以得圣道。
我刚才这一段话,这个止,也有一些话应该说还没说;观,我也等于是没说,但是时间到了。但是各位可能是知道,我们学习《维摩诘所说经.观众生品》,应该是准备好了吧,那上面是说观,怎么样修观,就可以补充今天说话的不足。我就说到这里。
版权所有:互动金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