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死亡的正面意义?
确认死亡的正面意义
格式与僵化
阴极必反
三世轮回
昼往夜来、春秋更替
生涯规画
超荐的作用
忏悔、发愿
观空与无分别智
逆转的程度
观有与妙净明心
破哇法
安乐死
生离死别
确认死亡的正面意义
虽人都心知肚明「有生即有死」,死亡是人生所不可避免的终结。然以人们唯以「负面价值」来认定死亡故,死乃成为人人所避讳者,谁也不愿多去谈它;所以死亡终成为千古习俗中所最禁忌者。
目前因文明的演进,死亡虽不再成为人人所避讳禁忌者,而有「死亡学」的兴起。但人还唯以「负面价值」来认定死亡的意义,故也只能消极地去面对与承担。因此对于死亡,还是避之唯恐不及;尤其医生与家属对于垂危病人的态度,更乃停留在「能多延续一分一秒,则当不计代价,而予以救治。」事实上,如我们能从另个角度,来确认死亡的正面价值,则前述的急救却成为「不仁道」也。死亡有何正面价值呢?以下试依生死的交替与阴阳的消长而说明之:
格式与僵化
在生命过程中,虽有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壮年期、更年期、老年期等之变异。但大致有一明确的趋势─那就是愈来愈陷入于格式与僵化。
此格式与僵化的趋势,又可分别从身与心的递变中,而予以确认。以下先检视身的格式与僵化。初生的婴儿,皮肤密致,骨胳柔软。故虽娇弱,其实寓有最大的弹性生命。而在慢慢成长的过程中,外型模样乃被渐渐确认。而当渐被确认时,即失去原有的弹性空间也。
当人过了青春期后,外表虽已定型,而被人们期许为「成人」也。但如从另一个观点来说,也可说是已被「格式化」了。尤其从青春期而过壮年期后,皮肤乃愈松散,骨头更加硬脆,而病也逐渐增多矣!小孩受过伤,甚至折了骨,都能很快痊愈。而中年过后,伤或病便不是那么好料理的了。
尤其到了老年,眼不明,耳不聪,筋骨乏力,颓萎多病。生命的机能何以消残殆尽?乃为已格式僵化得太厉害了。所以「老」是人生八苦之一。
以上所说,身之逐渐格式僵化,相信多数人都能确认无疑。其次,再检视心的格式与僵化。
我们从小就不断地学习知识与技术,所谓「活到老,学到老」。然学习虽使我们具备更大的能力,以应对世事。但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不免让我们的心智,逐渐格式与僵化。这如我们比较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子民,便可更明了。为何在同一地区、同一文化背景下成长的人,思考模式、性情嗜好,总多类同呢?为被学习所格式化故。尤其当步入社会,而谋取职业时;又进一步,而被职业所格式化。
记得在水泥厂工作时,曾与一位同事闲聊。我问:「你何以就读于机械系呢?」他说:「其实是照联考分数而分发的!」我再问:「那你又何以任职于水泥厂呢?」他再答:「其实也是在谋职的过程中,而应现的!」更问:「你既对此公司的待遇不满意而图谋高就,那你准备改那一行呢?」他答:「我还能改那一行呢?目前我只对水泥的生产较为熟悉,所以我若离职,也只能转往另一水泥厂吧!」
他说过后,面不改色,似乎这些都是天经地义的。而我听了,却有无限的感慨!你看,不管是就读于机械系,或任职于水泥厂,初都不是他刻意选择的。而一再随缘牵就的结果,却唯使他的生命空间愈来愈局限。
他其实并不是什么特例,而是芸芸众生中的典型。所以人在生命过程中,心乃被学习、职业、经验、习惯等不断地格式化。于是人愈老,乃不得不愈局限与僵化。
所以有所谓「老顽固」─人老了,心智总偏向于守旧与封闭。这是他们选择的结果吗?其实,从生命不断被格式化的过程来看,乃不得不然。这就如同身体的老化,虽非人所意愿,却也谁都不免!
于是既身心都不断地格式与僵化,这生命也就愈来愈成为自己的负担,成为社会的负担。
阴极必反
以下我们用阴阳消长的道理,来更评定、确认死亡的意义与价值。以阳者为动,阴者为静;阳者生能,阴者死所。故我们且将初生时,生命具有无限的可塑性者,标示为阳。而将老朽时,生命已尽被格式与僵化者,标示为阴。故生命的过程,可说是从阳极而渐消,以至于趋向于阴极。
故有谓「物极必反」者,生命若已格式、僵化到极点,乃将有一大逆转。而逆转后,却是使从阴极而归向阳极也。于是乎,以归向阳极故,生命乃重具有无限的可塑性。
这「阳消阴长」与「阴极必反」的程序,总加起来,才是一个生命完整的周期。如以「太极图」来看,从阳盛而阴长,到阳尽而阴极,只是「太极图」的前半部而已;故唯再加上从「阴消而阳长」与「阳极必反」的后半部,才成完整的一体。
三世轮回
所以人对生命的定义,其实是错误的。为人只将从初生到衰老的前半段,界定为生命的全体,而遗弃于后段从死亡以再生的部份。所以死亡,乃不得不被避讳成禁忌。事实上,从生命不断被格式与僵化的过程来看,死亡却是解脱。而从经大逆转,以使生命重具有无限的可塑性,死亡乃更肯定有正面的价值。当然这前提,还得我们先信受佛法所说「三世轮回」的道理。
或说:「三世轮回的理论,只存在于某些人士的臆想中。以不能用科学来证明故,未足令人信服。」
答以:「目前已有心理学家,利用『回春催眠』─即于催眠中,而将时光倒溯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故能得知被催眠者上辈子,或好几辈子前的生平状况。而这些资料再经历史文献的对照,都能确定无疑。故三世轮回的理论,早被心理学家所接受已,只是你井里之蛙而不知尔!」
昼往夜来、春秋更替
其实,即使不奢求科学证据。就以现见世间中种种阳消阴长的事例,亦足让我们比度而确认生死的真相:
在一天中,白昼属阳,昏夜属阴。故晨曦初照,何类于生命的初生。日正当中,威光赫赫,实对应于生命的壮年期。而待夕阳残照,日将西沉时,乃更类似于人的风烛暮年。
虽人初睡醒时,体力充沛,神智清爽,正足以振作有为。而待一天忙碌下来,既体力已衰竭,更心智成颓萎。故于昏黑夜里,且乐得上床养息,舒放筋骨,空明心智。
事实上昏夜的安眠,比照于白天的奋作有为,也是生命型态的逆转。而经此逆转后,才有次日的体力充沛,神智清爽。所以每日的晨昏交替、眠醒递变,即是一次的「小生死」也。
于是死亡是什么呢?只是一次更深沉的睡眠罢了!既我们已度过无数次昏夜的安眠,又何必恐惧畏避于另次更深沉的睡眠呢?既我们乐于从昏夜的安眠中,汲取来日振作的体力;又何必求免于从死亡中,结晶出来生施设的蓝图。
其次,再看一年的季节更替。一般人都欣喜于春天的春光明媚、鸟语花香,而畏忍于冬天的严酷雕零。但是若无秋冬的落叶归根,岂有春天的欣欣向荣呢?
于是秋冬即使不那么顺意,大部份人且得安忍,而寄望于来春。同理,死亡即使面目非鲜妍可爱,但我们还得顺应,以寄望于来生。所以从四季的更替来看,每年也算另一番生死;只是我们适应了,便视为平常。
生涯规画
以上所说,如果我们已接受死亡,为我们生命周期中另一重要的领域。则我们于生涯规画中,不只当规画活着的事,且当规画死亡之时。
前几年,我到韩国参加冬安居时,适巧碰到其分院住持逝世。于是在禅众轮班为诵经超度时,不禁使我再次面对死亡而作更深入的沉思:既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则人当何时死,才能了无缺憾呢?唯于所作皆办时,乃能了无缺憾。
但此「所作皆办」,倒不能将境界标得太高,如经典所谓「我生已尽,不受后有」的阿罗汉境界。而只订为凡俗之心,若已顺次完成生命的目标,即可谓「所作皆办」也。
于是乎,要如何才能「所作皆办」呢?首先要确订生平的目标。很多人虽然活着,甚至皆贪生怕死,但都不明确自己生平的目标。于是乎,便形成一矛盾的心态:虽活着,也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但若濒临死亡,却又害怕畏避的很。似乎活着,只为继续苟延残喘而已!所以若不确认生命的目标,如何能有「所作皆办」的肯定呢?
其次,既已订下生命的目标,则当继为规画进度。于几岁时,须完成某进度;而几岁时,可全办了。当然目标,既不能订得太高,也不能订得太低。太高,则根本不可能完成;太低,则浪费时光,所作非为。
或问:「既生命是无常的,死期不定;则预订生命的目标,不是唯将增加心里的负担吗?」
答云:「对凡俗而言,有些负担压力,还是好的,否则难免因苟且而放逸。但是负担压力的轻重,其实还是看执着的程度。因此虽订目标,而不执着,应是较合乎中道的。」
再问:「如果已完成生命的目标,而大限未至;则又当如何应对呢?」
答云:「或可随缘放旷、任运去来。或宜再订一小目标吧!」
其实若以修行为目标,则既不可能真完成目标,也不可能远违于目标。因为真修行者,乃以「见性出离」为标月也!于是乎,如还存有一念「完成与否」之心,即是未全出离也。是以言,不可能真完成目标。反之,既以「出离放下」为目标,则那来个未完成的目标呢?
超荐的作用
于此我们也顺便省思,任何宗教对亡者的超荐仪式有何作用?为生命的日趋于格式与僵化,故即使生前有某些理念已曾提升,但受限于既有的环境、体质,很不容易将之兑现于实际生活中。
而死亡既是生命的大逆转,故是个重起炉灶的大好良机。因此当更以肃穆、庄重、谨慎的态度,来重新规划来生的蓝图。故在此期间,不管是过去观念的温故知新,或为开示揭晓新的理念,都将对来生的抉择造成重大的影响。所谓「养兵千日,用在一朝」前生所学种种观念知见,就将在此孤注一掷。此真可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岂可不慎哉?否则既迷正道,投错鬼胎;再后悔,便为时已晚矣!
而超荐者,即是于此关键时刻愿能助他一臂之力,或给予观念的提升,或促成心态的净化,而使能作更具智慧、更秉慈悲的抉择。所以超荐的仪式,未必需庄重的排场,或繁长的经忏仪轨。有时候,俐落中肯的一句话,反具有更实际的意义。
这意思很明确:我不认为能以生者诵经作忏的功德,回向亡者,而达成超荐的目标。从心性的觉悟与净化而言,唯有自己能够超荐自己,而他力者只是促成此觉悟净化的助缘而已!故因若不正,缘则徒劳!
因此用亡者生前毫不熟悉,或根本排斥的仪轨,去为超荐度亡,不只毫无实效,唯徒将引起亡者的反感、瞋念,或将反以害之而已!所以有效的超荐者,应是亡者生前即一向最敬重、最信任的师长或眷属。而开示的内容,乃以能切中亡者的要害为宜。
当今的佛教社会,颇流行为亡者念佛回向,而称为「助念」也。然何以名为「助」念呢?即以生者诵念的佛号,而助亡者「提起正念」尔。念,还是要亡者自己来念,而非生者能代劳念也。故如亡者生前根本不信佛,或虽信佛而不具求生净土的宿愿。那便助念不成,徒为聒噪。当然若花钱,请专业的诵经人士,为作超荐,会有什么作用?便不必劳我明说了。
忏悔、发愿
事实上,最有效、最保险的超荐仪式,还是自己来作。问:既人都死了,还能为自己作超荐仪式吗?答:为自己作超荐仪式,有三等时机:在世的修行、临终的修观、中阴的救度。
在世的修行,于此我不标高开悟、证果的解脱道,而只阐明普门大众心态的提升与净化。修行的目标,乃以正知见,来促成忏悔与发愿。忏悔是消极的绝止不为,发愿是积极地振作图强。这忏悔与发愿,在当生能作的,即毫不苟且,努力施作。反之,若一时因缘不具,则既不强求,也不割舍,唯耐心等待更好的因缘时节。于是以心有成竹故,当因缘相应时,即能善加保握珍重,而不会忘失蹉过。这因缘,若这生不具足,则更待来生也。
故于生命逆转的关键时刻,唯切切再提起这些知见、观念,才能过关斩将,而千里寻得明宅也。西藏仁波伽的转世再来,便是此中的典型。
观空与无分别智
其次,就解脱道而言,临终当修何种观法呢?不外乎观空与观有。现首先说「观空」者:
「空」当如何观法?或曰:观诸法如虚空,而绝色相!答言:虚空,虽无色相;但以根所对尘,即还是「相」也。尤其若「作意」起观,更「能、所」皆存,其与解脱道能何相应呢?
或曰:观五蕴缘起故,如梦如幻。答云:从理起观,虽已绝相;但还存作意之心,故犹非究竟。
问曰:若尔,空当如何观?答:唯以无分别智,而放旷「自不在」。
问:何以「自不在」?答:以不作意故,自不在。
问:既起心修观,何能不作意?答:虽初心起观,仍得作意;但观法若成就,乃得亡作意之心也。
于是以不作意,自不在故,能得解脱也。
其实,在临命终时,以神气内敛故,心智亦相应而趋向于出离与放下。故若于此时,更作意观空;则势如顺风推舟,现成事半功倍之效。所以若能掌握此一关键时刻,戮力修观,则能成就不可思议解脱功德也。然此期间,相当短促,或说八个小时,顶多一两天。而若错失良机,便又隔如万重秋山矣!
反之,若于临命终时,神气虽趋向于内敛;但心志却贪生怕死、放舍不下。于是在挣扎、抗拒,正逆交征之时;身心便如乌龟脱壳,痛苦非常。
逆转的程度
问曰:「既临命终时,心智即趋向于出离与放下;则又何必再作意修观呢?」答言:「为这乃牵涉到逆转的程度!」
以死亡虽能迫使生命产生大逆转,但逆转却非归回「零点」也─若能归回「零点」,则不再受生。故只有阿罗汉于入无余涅槃时,才能将生命逆转至「零点」。而凡俗之人,即使逆转,却多残余。于是以此残余,乃成为来世的生源。所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生」。故残存者,即是业力也。
于是乎,残余愈多者,即使往生,以业浊重故,难生善道。而残余愈少者,以业清灵故,便将往生善道。这也就说残余愈多者,即使再生,新生命亦即较不具弹性空间与可塑性。这情况我们且以搬家作比喻,若搬家时一切旧家俱,皆一一照移;则新家却无新的气象。有时候,旧家俱却不能匹配于新的格局。于是旧家俱,乃成为新生活的负担。
所以不管是临终的修观,或亡后的超荐,都为驱使心智作更深重的割舍,而有助于来生的善巧方便。当然如能全部割舍,便能「我生已尽,不受后有」而完成解脱道也。
观有与妙净明心
其次,再谈观有者。观有,即回观返照于妙净明心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去不来、不生不死。此妙净明心,亦即是《楞严经》中所谓的「如来密因」。
关于何为「妙净明心」?现且以明镜作比喻。镜的性用,乃能「了别」也。故猫来猫现,狗来狗现。镜相虽不妨千变万化,而其能随照了别的本性,却从来不动不摇、不起不落。故虽照美女,镜不为之喜;虽照污秽,镜不为之忧。镜子能照了别的功用,乃昭昭常存于镜相之上。
同理,吾心亦然。若天气冷,而觉其冷;若天气热,而觉其热。冷热虽有变化,吾能照了别之心,却未有变化也。同理若身体痛、身体病,病痛虽百般缠身;其何曾缠住我心?于是乎,当我初生时,此心不同其初生。当我渐长时,此心不随其渐长。当我衰老时,此心何曾共其衰老。当我死亡时,此心绝非跟其死亡。一切五蕴的变化,乃只镜相尔;而此妙净明心,乃仿如日月,君临天空,而能随缘俯照于大地的万象峥嵘。
而可怜众生,日用而不知,着相而沉迷。故妄随境相浮沉,流转三界。于无垢净中,横生垢净;于无生死中,自取生死。而学佛修行,为明心见性。明心者,即明此心;见性,即证此性。故若能一念觉悟而返照于此心的妙净常明,则一切佛法,皆现成矣!
由是,于临命终时,亦当回观返照于此心的不生不灭、不动不摇。若能不着身相的递变而回觉,便能超然境外而了脱生死。
或问:「此观有的法门,与内摄的修行原则相应吗?」答云:「以回观返照于此心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故不着相。于是以不着相故,乃能与内摄的修行原则相应。」
再问:「前既曰欲了生死,当不作意。此心既以明照了别为性,云何能不作意呢?」答言:「如《楞严经》中所谓『性觉必明,妄为明觉』。此心如镜,法尔自明;故既非待作意而明,亦非待见相而明。于是乎,以法尔自明故,能绝作意而了生死。」
破哇法
或问:「密宗有谓,于临命终时,当修破哇法,而能往生本尊净土。其法若何?」
答言:「若以打通中脉,开启梵穴的目的而言,还是以空观与无分别智较为直接究竟。」
因为中脉者,有「身相的中脉」与「心法的中脉」。而不管是观念的提升或心灵的净化,都属心智的抉择。故若欲打通中脉,唯以开通「心法的中脉」,才具意义。而「心法的中脉」,唯有用空观与无分别智,才能开通。
故即使以破哇法,打通身相的中脉而开启梵穴,品位却不高,唯人天道尔─密宗所谓的本尊净土,其实还在天道中,还不是佛国净土也。只是密宗诸师,不愿明白道破而已!
安乐死
以上从生命的逆转、临终的修观与亡后的超荐,相信都能有助于大家来确认死亡的正面意义。故我们不只将消极地去逃避死亡,或无奈地坐待死亡。而是要以更大的信心与准备来迎接死亡。
所以我不认为长命百岁,甚至苟延残喘,便是福报、便是仁性。生命如已过份僵化,应早日让它逆转才是。此如汽车已太老旧了,即使肯花大钱去维修,倒不如早日汰旧换新,才更经济些。我有个离奇的想法(不太确定):如待太老了才死去,或将对来生不利。因为即使太老后死亡,生命也将逆转;却唯恐逆转的程度不够,而妨害来生的清灵善巧。
或问:「如已活得很老,而大限未至,你这种说法不是太残忍了吗?难道要他们自找死路吗?」
答言:其实,要让生命逆转,未必要待死亡才能让生命逆转。如前所述:「修定」或「禅观」皆能迫使生命逆转也,至于逆转程度当然就视个人的功夫了。所以就人性的观点而言,「早日修禅」乃是最明智而保险的生命抉择─既不亏今生,更不负来世。既共襄福德,又助成解脱。
至于对于重病而无可救护的人,或只苟延时日而不可能再修行者,我乃能接受「安乐死」的观念。然而却非病者的眷属或医生,有权力决定让病患安乐死;而是唯有「当事人」有权力决定「自己是否安乐死?」但若病患已昏迷了,又从何得知呢?故除非他事先已交待过了,否则便无可确认矣!
所以对于老年人的照顾,不只得照顾身体的健康,更且要照顾心智的提升净化。不只得照顾此生的安宁,更且要照顾来世的清灵善巧。于是乎老年人,不当如惊弓之鸟般地畏惧于死亡,亦非如楚囚待毙般地坐等死神的降临;而是当积极作临终修观的准备功夫,甚至预先积聚来生的资粮。
生离死别
或说:「理说还易通,只是情将何忍?」
答言:其实,情从何来?也只是多生累劫积重的习气反应罢了。故一旦理开通了,情便淡化了许多。所以对于生离死别的情怀,乃要以理来调适心,而勿让情妄作主。古诗言:「勿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乃应以虔诚、庄重的心,而为即将亡者祝福。
事实上,如业缘未尽,天涯海角,此生来世,终必再相见。而死亡,只是换个面目或戴个面具而已!这对太熟悉而失去探索趣味的老相识而言,何非也是另一种调适方便呢?
版权所有:互动金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