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隐峰禅师是马祖道一门下的弟子,一天,向师父请辞,马祖道一问:“你想到什么地方去?”邓隐峰说:“我想到石头希迁禅师那里去。”马祖说:“‘石头路滑’,小心摔倒啊!”邓隐峰说:“我随身带着拄杖(锡杖),任凭路滑也摔不倒我,何况见他后随机应变,逢场作戏而已。”就这样,他便上路了。
隐峰寺刚到石头希迁禅师那里时,他便绕着禅床转了一周,嚯朗朗振得锡杖声响,问道:“你的禅道宗旨是什么?”石头希迁禅师仰天长叹:“苍天哪,苍天!”邓隐峰站在那里,无言以对。
隐峰寺于是回去把情况向马祖道一大师讲了一遍。马祖道一大师说: “你还回去,如果他再喊‘苍天’,你就‘嘘’他两声,看他如何应对。”
隐峰寺邓隐峰接着又返回石头希迁禅师那里,仍然依照先前那样问他“是何宗旨”。石头希迁禅师却先“嘘嘘”两声作答。邓隐峰又无语而归。马祖道一说:“我早就跟你说过,‘石头路滑’!
”隐峰寺邓隐峰禅师,生卒年不详,邵武(现在的福建)人,俗家姓邓。当时人们习惯称他为邓隐峰,他是马祖道一法嗣。本则故事说的就是邓隐峰与石头希迁机锋相斗的故事。
隐峰寺此则故事就好像三个人在演一部小品。首先我们先交代一下人物之间的关系:邓隐峰是马祖道一的弟子,而马祖道一是南岳怀让的弟子,石头却是青原行思的弟子,而行思与怀让是师兄弟,那么石头与道一是平辈。这样一排,石头希迁就算是邓隐峰的师叔。
隐峰寺南岳和青原同出六祖慧能门下,后来虽然各成法系,但相互的关系却很密切。两个法系之间人员的来往,禅法的参究,思想的交流,还是很频繁的。本则故事的发生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隐峰寺“小品”正式演出开始,首先是邓隐峰禅师率先登场。刚刚来到马祖道一门下参学的他,还没有学到多少东西(《景德传灯录》)说他“(初游马祖之门,而未能睹奥)”,就要辞别师马祖道一,到石头希迁禅师哪里斗一斗机锋。
隐峰寺马祖道一对他那位异师同辈的师兄弟一一石头希迁道行的高深颇为了解。又看到自己的弟子隐峰心浮气傲,所以便特别告诫他“石头路滑”,意思是说石头希迁的机锋高峻圆滑,要小心摔倒。邓隐峰并没把师父的话放在心上,拍着胸脯说“竿木随身,逢场作戏”。意思是说凭我的修行,斗他是游刃有余。
隐峰寺到了石头处,先声夺人,绕床振锡,问人家“宗旨”,希迁用“苍天”作答。苍天即虚空,意思是我禅法的宗旨就是虚空。然而邓隐峰不了解其中的奥妙,第一个回合便败下阵来,只得回来告诉马祖道一。
隐峰寺等到马祖道一教给他妙招(“嘘”他两声。嘘谐音虚,既不落文字,又表达了“虚空”之义)之后,第二次再斗石头。不料石头希迁早就料到邓隐峰去而复返的用意,当隐峰刚一张口再问“宗旨”时,希迁的“嘘嘘”两声早在等着他。师父教的妙招没用得上,第二个回合邓隐峰又败下阵来。
隐峰寺已经被石头“滑倒”两次的邓隐峰,只得灰心丧气地回到马祖道一身边,听到师父对他说“向汝道‘石头路滑’!”马祖道一话的意思是我向你说过“石头路滑”,这回你该知道石头的厉害了吧!“小品”到此便落下大幕。
隐峰寺经过这两次“滑倒”的教训,邓隐峰开始虚心参习,经常来往于石头和马祖之间,在两位大师的引导开示下,最终“于马大师言下契会(开悟)”(《景德传灯录》)。开悟后的邓隐峰俊烈的禅风中带着幽默智慧。
隐峰寺而马祖道一也就经常用“石头路滑”作话头来开示学人,如:马师问:“从什么处来?”师(丹霞天然)云:“石头。”马云:“石头路滑,还趾倒汝么?”师曰:“若跳倒,即不来。”(《景德传灯录》)
隐峰寺世间的好多事情就是如此,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更有强中手。人们认识到这一点,便会谦虚谨慎,自强不息,如何做不成大事!
隐峰寺版权所有:互动金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