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卢遮那佛是一个非常的有智慧的佛,经常的修行是非常好。现在是有很多的都不清楚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与释迦牟尼佛,究竟是什么关系。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这三个佛的关系吧!
在我国很多寺院的课诵本中,都有“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圆满报身卢舍那佛,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的课诵文。差不多可以说是众所周知!
佛教认为,佛有三身,即法身、报身、化身(应身),有的宗派又叫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以理法聚而为法身,智法聚而为报身,功德法聚而为化身,一佛具此三身,三身即成一佛。
与此相应,又有“三身佛”之说:法身佛即毗卢遮那佛,代表佛教真理(佛法)凝聚所成的佛身;报身佛即卢舍那佛,指经过修习得到佛果,享有佛国(净土)之身;化身佛(应身佛)即释迦牟尼佛,指佛为救度众生、随缘应机而呈现的各种化身。
不过,如果深究一下的话,不同的宗派之间,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又稍有不同。
天台宗的实际创立者、隋代的智者大师认为,毗卢遮那为法身如来,翻译为遍一切处;卢舍那为报身如来,翻译为净满;释迦牟尼为应身如来,翻译为度沃焦。三者所代表的意义有所不同。
而智者大师以毗卢遮那配法身佛,卢舍那配报身佛,是与《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中以毗卢遮那佛为遍一切处之身,是为法身;《梵网经》中以卢舍那佛为千叶莲台之主,是能化现无数化佛的报身,意义相合。
但是,华严宗则根据《华严经》的不同译本,认为毗卢遮那佛就是卢舍那佛,两者只是译名不同罢了。(毗卢遮那与卢舍那都是梵文Vairocana的译名,只是因为在晋译的六十卷《华严经》中,将Vairocana译为卢舍那佛,而在唐译的八十卷《华严经》中,则译为毗卢遮那佛。)
我们都知道,《华严经》的“主场”是华藏世界,华藏世界的主尊便是毗卢遮那佛。据《华严经》称,我们所在的娑婆世界,只是华藏世界中极渺小的一部分,犹如沧海一粟。
又据《梵网经》称,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住在莲花台藏世界,莲花台周围有一千叶,每一叶世界,又有百亿须弥山、百亿日月、百亿四天下、百亿南赡部洲(我们所在的世界),而有百亿无量数释迦牟尼佛正在说法。这无量数释迦牟尼佛的法身,就是毗卢遮那佛。
也就是说,这些释迦牟尼佛都是毗卢遮那佛的应化身。而法身是无相空寂的,只有报身佛,才能有这样繁复美丽、无穷无尽的庄严国土。因此,华藏世界被认定为佛报身之净土。
用一个比喻来说,法身好比月亮本身,是一切光明和投影的究竟本原;报身好比月光,清净湛然,相续不断,永远享受广大法乐;而化身好比水中月,有千盆水,就有千个月影,随缘应化,教化众生。可见,《华严经》是把法身作为最高的信仰对象!
以上就是对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与释迦牟尼佛,究竟是什么关系的介绍,希望可以的你有帮助。由于佛的智慧是非常大,所以我们就是要好好的去修持佛的经典,在修行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用心并且恭敬。
版权所有:互动金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