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金刚经

妙莲老和尚-佛法的57条正见

发布时间:2023-09-06 12:00:11作者:互动金刚

佛法中的四圣谛

相信师兄们都是知道四圣谛的,苦、集、灭、道称为“四圣谛”。佛法浩如烟海,典籍汗牛充栋。学者欲探其秘奥,究其要旨,除紧紧抓住缘起论的核心外,还要牢牢地握其总纲四圣谛。四圣谛称为佛法的总纲,大约有下面几点理由。

1.佛陀一生教化,从鹿野苑三转四谛法轮,至化道圆满将入涅槃时,复于《遗教经》中,三唱“若于苦等四谛有所疑者,可疾问之”。可知世尊一代教法,虽有初后不同,根机差异,究其内容,唯弘四谛。

2.佛灭后,一些著名论师造论,也多以四谛为大纲来建立其学说。如法救的《杂阿毗昙心论》,世亲的《俱舍论》,诃梨跋摩的《成实论》等,都是以四谛法为其纲要。

3.四谛法是出世三乘共法的总纲。如来说法有顿渐,众生证悟有偏圆,形成无量法门。但归纳起来,不外乎四谛与缘起。《胜鬘经》说,小乘是生灭的四谛,有量的四谛,有作的四谛;大乘是不生不灭的四谛,无量的四谛,无作的四谛。四谛法虽是大小共学法门,但由于理解有深浅,因此申述的重点就各有不同。小乘法著重于苦集二谛的说明,大乘法著重于灭道谛二的阐发。如中观讲空,瑜伽谈有,都是著重于灭谛的论证。

人生的归宿不外两种,一是以错误的人生观为指导(起惑),行诸恶业(造业),最后导致恶果(受报);一是以正确人生观为指导(正见),勤修戒定慧三无漏学,证得福慧双圆的涅槃境界。佛用苦、集、灭、道四法来概括人生的这两种归宿。

这四法称之为“谛”,以其有真实不虚之义。佛在《遗教经》上说:“日可令冷,月可令热,佛说四谛,不可令异。佛说苦谛实苦,不可令乐。集是真因,更无异因,苦若灭者,即是因灭;因灭故果灭;灭苦之道,实是真道,更无馀道。”

一、苦谛 苦以逼恼为义,一切有漏身心,恒为无常患累之所逼恼,故名为苦。苦有万千,佛经约分为三类:

众苦之中,五蕴炽盛苦是根本。五蕴是色(质碍)、受(领纳)、想(取像)、行(造作)、识(了别)。色是物质的,受想行识是精神的,是人们身心的总和。一切众生,无始以来,生生死死,因果相续,唯是五蕴(或十二处、十八界),因缘生灭。

二、集谛 应该指出的是,佛揭示苦谛的目的,不是要人们悲观失望,对生活丧失信心,而是要人们正视现实,找到产生苦的原因。这在四谛里叫集谛。集者,招集为义,旧译作习,习是修习熏习之义。《对法论》说:“云何集谛,谓诸烦恼及烦恼增上所生诸业,俱说名集谛,由此集起生死苦故。”

众生烦恼,无穷无尽,历代佛学著作论之甚详。现举《俱舍》《成唯识》二论的有关部分,介绍如下:

《俱舍论·分别根品》论述四十六心所中,有大烦恼地法六:“痴、疑、怠、不信,惛、掉唯恒染。”大不善地法二:“唯遍不善心,无惭及无愧。”小烦恼地法十:“忿、覆、悭、嫉、恼、害、恨、谄、诳、侨。”不定地法八:“寻、伺、睡眠、恶作、贪、瞋、慢、疑。”这些心所中,又有根本烦恼——十随眠:疑、无明、贪、瞋、慢、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十随眠又可分为九十八随眠,称为本惑。

《成唯识论》卷六论及六位五十一心所,有烦恼六:“贪、瞋、痴、慢、疑、恶见。”随烦恼:(1)小随惑十: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侨。中随惑二:无惭、无愧。大随惑八:掉举、惛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知正。不定四:悔、眠、寻、伺。其中以我痴、我见、我慢、我爱为四根本烦恼。称其为烦恼者,烦是指这些心所能扰乱、染污第八、第七识,令其外转为第六识恒成杂染有漏三性;恼是有情依此生死轮转,不能出离。

一切烦恼就其性质来说,可以分为贪、瞋、痴三大类,是世间流转因果的根本。

(1)贪:《中论》卷二说:“贪欲有种种,初名爱,次名著,次名染,次名淫欲,次名贪欲,有如是等名字。”贪是贪爱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佛说它是众苦之本,“爱生则苦生”。佛把无明和爱,譬喻为生死的父母(因)。无明是属于认识的错乱,爱是属于情意和行为上的染著。认识上的错乱,能导致感情和行为上的染著;感情和行为上的染著,又加深了认识上的错乱。为此往复循环,成为众生的生死根源。值得特别指出的是,这里说的爱的涵义,是“欲壑难填”、“人欲横流”的爱,其性质是染污的,并非一说到断爱,就连祖国、父母师长和三宝都不爱了。对于福造人类的正义事业,不仅要爱,还要热爱。化私爱为大爱,才是断爱的真谛所在。

佛法中的四圣谛

(2)瞋:表现在内心的叫怨、恨、嫉妒;表现于形色的叫忿、诤、害、恼怒。经上说“一念瞋心起,八万障门开”。特别是行菩萨道的人,对众生不能有一丝儿瞋心。瞋心能吃掉悲心,使菩萨退失菩提心。但断瞋也不是要求人们做一个没有是非感和正义感的“老好人”,像吴承恩笔下的唐僧那样,人妖不分,是非颠倒;而是要对恶人坏事敢于挺身而出,以金刚怒目、霹雷轰顶的大无畏精神,投入战斗,保护人民,打击恶人,这才是菩萨大悲心的体现和断瞋的积极意义。

(3)痴:即无明。无明即是无知,是不知善恶、不知因果、不知业报、不知凡圣、不知事理,无常计常、无乐计乐、不净计净、非我计我的错误认识。无明是生死的根本,了生死,就必须转识成智,变无明为明,具备大智大慧的正确人生观。

贪、瞋、痴三毒,是烦恼的魁首,是众苦之本。尽管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只要抓住这三个祸首,以正知的般若慧剑除之,则一切恼烦当下涣然冰释。烦恼断了,则苦灭。总之,佛说苦集二谛的本意,是要人们熄灭以我为中心的私欲贪爱,达到忘我无私的崇高精神境界。

三、灭谛 旧译作尽,是苦灭或苦尽无余之义。也称灭度,灭烦恼障,度生死海。灭有熄灭和寂灭二义。熄灭,不是将火移往别处,而是断绝火的燃料,使其彻底熄灭。这里指的是把贪、瞋、痴三种致苦的原因灭尽,实现涅槃寂静,得大解脱。

众生畏果,菩萨畏因。不懂得佛法的人,只是终日惶惶,恐惧痛苦和灾难的来临。菩萨畏因,时时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言行,是否有致苦的自私和贪爱。畏因还是畏果,是觉与不觉的分界限。一切大小乘经论对烦恼心所分析入微的目的,是要人们识别善恶,明辨是非,改正错误,坚持真理,达到涅槃的境界。

寂灭,不是扬汤止沸的灭苦,而是釜底抽薪的灭苦集谛。擒贼先擒王。熄灭烦恼也要从根本处着手。烦恼的根本,有障知的无明,惑于无我;有障行的贪爱,染于境界。对症下药,必须以正知之慧,医无明之暗。所以佛陀教导要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往昔释尊曾为半偈舍身,可见佛陀对慧学的重视。具有闻慧,精通圣言,才能奠定无我的人生观。正确的行动,来自正确的思想。只有在无我的思想指导下,于日常生活中才能断除爱欲。无明灭则得慧解脱,爱欲断则得心解脱。解脱是对系缚而言。一个人的脑子里尽装些无明和爱欲等烦恼,事事处处我字领先,生活在世界上,必然会被自然、社会、身心所系缚、所障碍,四处碰壁,不得自在。烦恼熄灭,即能达到寂灭境界。所谓寂灭,绝非“沉空滞寂”、“堕无为坑”的偏真,而是要化“我”为公,把执我的贪爱转成“众生未尽,誓不成佛”的大悲心。这时,世界依旧是世界,人类仍然是人类。在生活上,对自然、社会、身心各种事物,于理不违,于事不惑;对苦乐悲欢,毁誉得失,老病死等境遇,能动静一如,互融无碍,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即能得大自在,得大解脱,证得“寂灭之乐”。

寂灭之乐的乐,与一般所谓快乐的涵义不同,这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描述。

(1)一个证得寂灭之乐的人,他的思想必然是像明镜一样,光明磊落,襟怀坦白,没有丝毫个人的私欲和杂念。

(2)既无私心杂念,遇事便无所挂碍,没有一丝儿染著,如莲花处污泥而不染,若人以手摸虚空而无所触及。

(3)因为断除了一切烦恼染污,做一切好事,不落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放下一切包袱,获得从来未有的轻安妙乐。其人的风貌是和而不流,内心是纯净超脱,生活态度是热爱社会,热爱人民,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心胸广阔,气象万千。

具有这种境界的人,佛学里称为“有馀依涅槃”。也就是佛教徒所说的“了生死”的理想境界。

四、道谛 道以通达为义,能知苦断集,证灭修道,通至涅槃。道有八正道,世尊初转法轮时,即说八正道;临涅槃时,又为须跋陀梵志说八正道。八正道是佛一生说法的主要内容。在佛看来,人们要想除烦恼,得解脱,证涅槃,八正道是最重要的途径,是三乘共学的一乘道。

八正道,应称为八圣道分,或八圣道支,是成圣证果不可缺少的八种成分。八正道是戒、定、慧三学的开展。八正道以慧学为首,三学以戒领先:二者的重点各有不同。其次第是:正见,也称正知,即正确的人生观。有了正确的人生观(正见),一定会有闪光的思想,正确的言论,模范的行为(正思维、正语、正业),对人类的正义事业作出贡献(正命),具备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勇往直前的精神(正精进),对正法念念不忘,勤修禅定(正念、正定)。佛说道谛,共分为七大类,统称三十七道品。除八正道外,还有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兹不详述。

总之,八正道的基本精神,是要求每一个学佛者都要把自己的思想、言论、行为纳入缘起的规律,根据四圣谛的要求,坚定不移,奋斗不息,断除诸惑,灭尽众苦,转迷为悟,转凡成圣,悲智双运,成就佛果。

佛法中的四圣谛

上面就是关于佛法中的四圣谛的介绍了。我们都知道佛法是非常殊胜的,我们学习佛法的时候要抓住它的主要特征,或者是基本观点和核心思想,其它问题则可触类旁通。佛法的基本观点和核心是缘起论。所以我们可以多多的了解一下缘起论。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热门内容

  • 相关专题

  • 月排行榜

版权所有:互动金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