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普济寺的松紧神运殿
煮云法师著
前寺是普陀山的全山祖庭,五代梁时,初建此寺,名曰“不肯去观音院”。宋神宗皇帝敕建命名“宝陀寺”。到了清朝年间,也不知几番更名,近才名之曰“普济禅寺”。因为全山以普济、法雨二寺,分疆管辖。前山所辖的名之曰前寺,后山管辖的名之曰后寺。前山有前山所属的小庵房头若干,皆归前寺客堂管辖;后山也有后山房头若干庵院,也由后寺客堂处理。因为过去山上没有乡公所和警察局,前后寺的客堂说他是行政法庭也无不可。不论僧俗院庵的住众等,如果发生了什么纠纷争论的事,私下无法解决的话,前寺所属的到前寺客堂,后寺所属的到后寺客堂。前后寺的知客僧摇身一变,又成为一个大法官,站堂呼班的无不俱全。因此之故,所以住在山上的僧俗人等,皆以前寺、后寺名之,不称普济、法雨也。
前寺为全山的祖庭,所以寺房之多,住众之广,范围之大,可称为全山之冠。前寺最值得称道而神异不可思议的是圆通宝殿。因为普陀山是观音大士的道场,大士修证的是耳根圆通,有时候有人说他是圆通大士,所以全山的大殿差不多都是以“圆通宝殿”为名的居多。因为这个前寺大殿素有神异著称,因此好事者名之曰“神运殿”,世俗人又叫它为“松紧殿”。顾名思义,再听传闻就是说这个大殿,好象小说上的乾坤袋子一样,能大能小,能松能紧,无论你有多少人,它都能大肚包容得进去,从来也没听说有人满之患、殿小僧多之感。
笔者起初以为这是传闻不实的神话,也不以为然。后来积善庵当家肇祥师,亲自告诉我这是事实,曾经有六千和尚在殿上念经绕佛,不见拥挤。他说:“在民国二十五年,有某香客来山进香,打千僧大斋供众,广结法缘。那时可算是普陀山的黄金时代,全山香客与僧众有三万人之多。各府州县的行脚僧都云水到普陀山过大香会期,大有集全国僧伽之大成的气概。那时我在前寺库房任副寺(有银钱副寺、外交副寺不等),因为打斋供众,要有一斋一嚫(嚫即钱)。吃过午饭要大家念佛走出斋堂(念的是消灾延寿药师佛),至大殿前绕佛进大殿。这时有库房副寺站在大殿门前,发给斋嚫。当时因库房零碎钱不敷,改发筹子,事后再拿筹子向库房换取钞票。这时并将大殿各处边门关闭,派有专人,作把门将军,不使有投机取巧者,偷天换日,一人可以穿门而过,再来前门领嚫,一人只许一份,不许冒领双份的。从我亲手发给筹子,进来一人发一根筹子,如此发出有六千多根筹子。这是我亲手所经过的事,亲眼所见的事,一点不假,而不是传闻不实的神话故事,你能够不相信有此奇迹吗?”
笔者上面也曾说过,佛菩萨的神异奇迹,不是我们凡夫俗子可以心思言议得到的。如果拿《维摩经》中的维摩居士的丈室来说,一个方丈之大的小卧室,能容数万人天,问疾听法。一个大殿能容六千人又有什么希奇呢!
上面说了一大篇,读者一定要问:“究竟这大殿有多大呢?”对不起,笔者只有一支笔,请听我慢慢道来。那个大殿子有九九八十一间大,高出文昌阁(即莲池庵)四层洋楼。在国内并不算怎样大,可是在今日的台湾,笔者走遍了全岛,也没有看见有这样大的大雄宝殿。全台湾以笔者看起来,要以大冈山新超峰寺的大殿为最大,可是与普陀山前寺的大殿比起来,还是小巫见大巫,不可媲美了。以现在的科学方法计算,就是八十一间大的地方,也容纳不下六千人之多,何况殿中有三尊大佛,两壁供有很大的三十二应身的观音像,再除去香灯殿主的寮房,以及供棹、鱼、磬、蒲团等的地方,最多能容两千人就足矣。然而事实上有六千僧人在大殿上绕佛跪拜,一点也不感觉到人多,所以大家才说它是一个松紧自如的神运大殿啊!
版权所有:互动金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