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金刚经

第五章 世尊的开示

发布时间:2023-09-19 11:31:53作者:互动金刚

  第五章 世尊的开示

  在佛陀一生说法的四十五个雨季中,有十九个是在沙瓦提国(Savatthi)的揭答林给孤独园度过,每次雨季他都会待在那里三至四个月。给孤独长者通常一天会去拜访他两次,时常只是去看他,但往往会听到开示。

  给孤独成为在家佛教徒的施主

  给孤独很少问世尊问题,身为僧团最慷慨的施主,他并不想给人一种印象,认为他这么做,只是为了博得佛陀对其个人的建议。他的布施是真心的,并不求回报——布施本身的喜悦,就已是他最好的回报。他认为佛陀与僧众,不会将指导视为对施主的一种义务或补偿,他将这「法」的分享,看成是他们慈心与悲心的自然表现。

  因此,当他来看佛陀时,总是安静地坐在一旁,等着世尊是否会给予任何指导。如果佛陀未说什么,他有时会提起生活中的一段插曲,其中有些之前都已说过了。他会等着看世尊是否会作任何评论,赞许或批评他的行为,或是否会以这件事为开示的契机。他以这方式,将日常生活中的经验与佛法作结合。

  佛陀对给孤独的指导,许多都被记载在巴利藏经中。这些教导形成在家佛教徒广泛的道德准则,且透过给孤独,而引发佛陀说出它们,也使给孤独成为无数世代有心遵循佛法的在家佛教徒的施主。

  佛陀对在家人的建议

  在《增支部》中的这些开示,包含了最简单到最深奥的法音。[1]在此会提到一些,从对在家人建议的简单语句开示:

  在家修行之道

  长者!圣弟子拥有四法,谓之进入在家之道——一条能得称誉,能生天界之道。哪四法呢?

  长者!圣弟子提供衣服、饮食、住处与生病用的医药,以服侍僧团。此即四法。(AN 4:60)

  在家众可获得的四种乐

  长者!受欲在家众可以获得四种乐:拥有之乐、受用之乐、无债之乐与无过之乐。

  什么是拥有之乐?人们透过勤奋工作,凭借自己的双手,辛苦流汗,以正当方式获得的财富。而作思惟:「我的财富是透过勤奋工作……正当取得的。」此时他的心里便会生起幸福与满足的感觉。长者!此即名为拥有之乐。

  什么是受用之乐?人们利用勤奋工作所获得的财富……享用他的财富并做善事。而作思惟:「利用所获得的财富……我享用财富并做善事。」此时他的心里便会生起幸福与满足的感觉。长者!此即名为受用之乐。

  什么是无债之乐?人们不欠任何人债务,无论多或少。而作思惟:「我不欠任何人债务,无论多或少。」此时他的心里便会生起幸福与满足的感觉。长者!此即名为无债之乐。

  什么是无过之乐?圣弟子庆幸身业无过、口业无过,以及意业无过。而作思惟:「我庆幸身、语、意业无过。」此时他的心里便会生起幸福与满足的感觉。长者!此即名为无过之乐。

  长者!这些就是受欲在家众所获得的四种乐。(AN 4:62)

  居士可欲的五种事物

  长者!有五种可欲、可爱与可意的事物,是世间稀有的。哪五种呢?

  它们是长寿、美丽、快乐、名声与升天。长者!但这五种事,我不说它们可以由祈祷或誓愿获得。如果人们可以由祈祷或誓愿获得它们,谁不会想这么做呢?

  长者!对于圣弟子而言,想要拥有长寿者,并不适合祈求长寿或随喜此事。他应该做的是遵循能导致长寿的生活之道,藉由遵循这样的道路,他会获得长寿,无论在天界或人间。

  长者!对于圣弟子而言,想要拥有美丽、快乐、名声与升天者,并不适合祈求它们或随喜此事。他应该做的是遵循能导致美丽、快乐、名声与升天的生活之道,藉由遵循这样的道路,他会获得美丽、快乐、名声与升天。(AN 5:43)

  圣弟子致富的五种原因

  长者!致富有五种原因。哪五种?

  ……圣弟子致富,透过勤奋工作,凭借自己的双手,辛苦流汗,以正当的方式,让他自己快乐、愉悦,并保持那种快乐。他让父母快乐、愉悦,并让他们保持如此,且同样地对待妻子、孩子与仆人。

  ……当如此致富时,他让朋友与同伴们快乐、愉悦,并保持他们如此。

  ……当如此致富时,能避开厄运……并确保他的商品安全。

  ……当如此致富时,他能向亲戚、客人、先亡亲族、国王与天神等五者献供。

  ……当如此致富时,圣弟子以崇高目标、天神、有乐的异熟、升天为施物,以及对断除我慢与放逸,对一切事物皆能安住于忍辱、柔和,使自己调柔、寂静、安泰的沙门、婆罗门,设立供养。

  如果圣弟子注意这五种原因,当他的财富减少时,愿他如此思惟:「虽然我的财富减少了,但至少我已注意那些致富的原因!」如此一来,他不会沮丧。而如果他的财富增加,愿他如此思惟:「真的,我已注意那些原因,且我的财富增加了!」因此,他在两种情况下都不会沮丧。(AN 5:41)

  居士可欲的四种情况

  佛陀在另一个场合,以略微不同的形式进一步强调上述开示的重要。那一次,佛陀对他说:

  长者!应知有四种情况是可欲、可爱、可喜与世间难得的。哪四种?「愿我以正当方式获得财富!」「由正当方式获得的财富,愿我的亲属与老师们也能同享!」「愿我长寿延年!」「当我死后身躯毁坏时,愿我达到天界!」

  善男子!要达到这四种情况,有四个条件。哪四个?信圆满、戒圆满、施圆满与慧圆满。(AN 4:61)

\

  佛陀解释:只有在人们充分认识世尊与他关于存在本质的法音时,才可能获得正信。只有在完成道德生活的基本五戒时,才可能达到正戒。只有在克服贪婪的缺点时,才可能拥有布施。只有在人们了解心被五盖——贪欲、嗔恚、昏眠、掉悔与疑——障蔽,便会去做不该做的事与不做该做的事时,他才可能达到智慧。作恶与漠视善念的人,将失去他的名声与好运。相反地,经常探究与观察内在的冲动与动机者,则将克服五盖。

  因此,他们的胜利是智慧的结果。如果圣弟子经由信、戒、施与慧,而顺利获得四种可欲之事——财富、名声、长寿与升天,则他能使用他的钱完成四种善行。他让自己、家人与朋友们快乐;他避免灾祸;他执行五种上述的义务;支持真实的沙门与婆罗门。

  如果人们将财富运用在这四种方式之外,则那些金钱就不会达到它们的目的,且会被无谓地挥霍掉。但如果人们的财富减少了,是因为将它们花在这四种目的上,则他便是将它用在有意义的方式上。

  正确地获得、享用财富的方式

  还有一次,佛陀解释在家弟子正确和错误行为的不同。在此经中(AN 10:91)他说:

  最愚蠢的人,是以欺骗方式取得财物的人,他不只自己无法享用它们,也无法用它们来利益别人。稍微理智一点的人,至少会用这笔不义之财,来让自己快乐与高兴。更理智一点的人,则会用它们来让别人快乐。

  即使在这些最低层次的不义之财上,一般人只会忿怒与不加区别地谴责它,但是佛陀却能在人们的行为与态度上,看出微细的差别。他能分辨出获得财富的基本目的者,至少能使自己获得一些慰藉,能看出他如何透过诚实的收入,而获得更多的利益。透过将快乐带给别人,而产生更大快乐的人,也轻易就能了解,他显然不曾带给过去被他欺骗与掠夺的人任何欣喜。然而,如果他以诚实的方式赚钱,就不会伤害任何人。

  第二群人是以部分欺骗、部分诚实的方式工作赚钱。在这些人当中,也有无法对自己与别人带来欣喜者;至少能享用他们的财富者;以及那些又能令别人高兴者。

  最后第三群人,是那些完全以诚实方式营生者,他们也可分成三种。但在这最后一种情况中,又可细分成两类,第一类是那些强烈贪著自己财富者,他们沉迷于它,不知道它的潜在危险,且不寻求出离之道。第二类是那些不贪著自己的财富与不沉迷于它者,他们知道它的潜在危险,且知道它的出离之道。因此,和财富有关之享受世间欢乐者共有十种人。[2]

  布施的种类与修行的次第

  有一次,佛陀问给孤独家中是否有施食。根据注释书所说,这是指施食给穷人,因为佛陀知道在给孤独家中,食物被大方地布施给僧团(sangha)。由此引发一段谈话,内容是关于布施品质优劣之别。佛陀解释:

  无论人们布施粗糙或精致的食物,如果布施无有敬意与谦虚,不是亲手去做,只布施剩饭,且无任何业报信仰,那么无论因为这布施而投生何处,他的心都不会欣喜精美的食物、衣服、车乘与五欲境。他的小孩、妻子、仆人与劳工都不会服从他,或听他的话,或重视他。为何会如此?因为这是无有敬意行为的结果。

  接着,佛陀说自己在前世中,身为富有的婆罗门维拉马(Velama),他如何广施食物,但接受者当中,却无人值得供养。布施许多不值得布施的人,还不如供养一位从入流到阿拉汉的圣弟子;更有福报的是,布施一位独觉佛(pacceka)或一百位独觉佛;甚至更好的是,布施佛陀或建造寺院。然而,比这更好的是,皈依佛、法、僧三宝;犹有甚者是,持守五戒;再更好的是,仅只片刻吸纳慈心无所不在的芬芳。然而最好的是,仅只一弹指间修习无常观(AN 9:20)。

  这个说法显示出修行的次第:布施;持戒;修无量慈;以及最后证悟诸行无常。若未努力布施、持戒与修无量慈,就不可能内观无常,因为在这个修行所需要的平静与沉默中,良心的谴责与其他黑暗的思想可能会生起。

  这个关于布施种类的说明,令人想起另一个简短的开示。那是唯一一次给孤独自己提出的问题,即「怎样才值得接受供养?」佛陀回答:有两种人值得接受供养:那些正迈向解脱者,以及已获得解脱者(AN 2:27)。

  在上述谈话中,已多少有强调心的净化,在其他场合中,这主题则被直接地探讨。例如有次佛陀对给孤独说:

  如果心不清净,则一切身、语、意行都将被污染。这种人会被它的情绪带着走,且会痛苦地死亡,就如滥建的房舍的山墙、椽与墙壁没有保护作用般,浸到雨水就会腐烂。(AN 3:107-108)

  在家众应努力安住于禅定之喜

  另一次,给孤独和数百位在家信徒去见大师,他对他们说:

  你们在家众应确定提供僧团衣服、食物、住处与医药,但不应以此自满,愿你们时常努力进入、安住于出离的禅定之喜中。[3]

  在这些话之后,沙利子(Sariputta)尊者补充如下:

  当圣弟子安住于出离的禅定之喜中时,在他身上不存在五种事:没有和感官有关的痛苦与悲伤;没有和感官有关的快乐与高兴;没有和不善有关的痛苦与悲伤;没有和不善有关的快乐与高兴;没有和善有关的痛苦与悲伤。(AN 5:176)[4]

  具四不坏净,证得入流果

  还有一次,当给孤独和许多在家信徒又去拜访佛陀时,世尊对沙利子(Sariputta)说:

  诸在家白衣善护持五戒及获得四增上心,现法乐住,如实乐欲则得,得而不艰难,得而不梗涩。这样的居士,如果他希望,便可自行宣称:「我已断除地狱、畜生、饿鬼等恶道、苦趣与下界;我已得预流果,不再落入恶道,定趋正觉。」

  持守哪五戒呢?圣弟子戒杀、戒不予取、戒邪淫、戒妄语与戒饮酒。

  他现法乐住,如实乐欲则得,得而不艰难,得而不梗涩的四增上心为何?对佛具有不坏净信,对法具有不坏净信,对僧具有不坏净信,圣戒成就;此戒不缺不穿,无秽无浊,住如地不虚妄,圣所称誉,有益禅定。此即现法乐住的四增上心。若有恶欲即便得灭,心中有秽污亦复得灭,此即如实乐欲则得,得而不艰难,得而不梗涩。(AN 5:179)

  另一次,世尊以不同方式向给孤独解释入流果,这次是单独对他说法。佛陀说:

  当圣弟子五种恐怖恶业已经消失,当他成就四预流支,并于圣道如实知见时,则可视自己为入流者。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与饮酒者,于此世与未来造作五种恐怖恶业,心中常感悲苦。远离这五种恶行,则五种恐怖恶业将消失。其次,他成就预流支:佛不坏净、法不坏净、僧不坏净与圣戒成就。第三,他如实知见圣道,即缘起。(AN 10:92)[5]

  一切生起的事物皆无常

  一天早晨,给孤独想去拜访佛陀,但因为时间还早,便去一些游方沙门的道场。由于他们知道他是佛陀的弟子,便问他苟答马(Gotama)沙门所持见解为何,他回答不知道世尊所有的见解;当问他僧团所持见解为何时,他再次回答不知道他们所有的见解。

  因此,他们问他自己的见解为何?他回答:「诸位尊者!我不难解释自己的见解,但我想请诸位尊者先说出你们的见解。在此之后,我将不难解释我所持的见解。」

  沙门们解释他们的世界观。有人认为它是永恒的,有人则认为并非永恒的;有人认为它是有限的,有人则认为是无限的;有人相信身与命是一体的,有人则相信它们是不同的;有人相信佛陀死后依然存在,有人说他们不复存在。

  然后给孤独说:「你们所持的这些见解,不外乎两种来源,若非来自于自己不智的想像,就是来自于别人的话语。两种情况的见解都是依缘而生起,然而缘起的事物是无常的,而无常事物的本质终归于苦。因此,持有这些见解者都执着于苦,受制于苦。」

  于是这些沙门想知道给孤独所持的见解为何。他回答:「一切生起的事物都是无常的,无常的本质是苦;但苦并不属于我,它是无我,亦无我所。」

  他们反驳说,给孤独也执着于他刚才表达的见解。「并非如此,」他回答,「因为我如实觉知这些事物,此外,我知道心无所著,方为实相」——换言之,他只将这些见解视为方法,在适当的时候也会抛开它。因此这些沙门哑口无言,知道自己已经输了。

  给孤独平静地去找世尊,向他报告这段对话,得到佛陀的赞许:「长者!你是对的,你应该更常引导那些迷者趋入实相,以光大正法。」然后大师愉快地说了一段开示鼓励他。给孤独离开之后,世尊对僧众说,即使在僧团中生活了一百年的比库,对那些沙门的回答也无法比给孤独长者所作的更好。(AN 10:93)

  殊胜法药,治愈疾病

  最后,可以说说另外两件事:给孤独病了,想请比库去看他,以便得到慰藉。因为给孤独是僧团的大施主,他的请求很快便得到回应。有一次,阿难达尊者来看他,第二次则是沙利子。

  阿难达说,没有修行的心,因为缺乏四法而害怕死亡与来世:他不信佛、法与僧,且不持圣戒。但给孤独回答,他并不怕死;他对佛、法、僧、戒具有不坏净信,他不曾违犯任何在家戒。于是阿难达称赞他,说他刚才已自行记说入流果。(SN 55:27)

  当沙利子尊者来探问时,他告诉给孤独,他不像临近地狱的未修行凡夫,他对三宝具有净信,且成就圣戒。如果他现在深切专注于对佛、法、僧、戒的净信,则经由这个禅法,他的疾病就可能会消失。不像那些未修行者,他不具有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邪智与邪解脱。如果他思惟这个事实,身为入流者,拥有十圣法①,往正解脱的方向前进,则经由这个禅法,疾病就可能会消失。

  透过这个禅观的力量,给孤独回想起他成为圣弟子的大福,藉由这个殊胜法药的力量,疾病很快就消失了。他起身,和沙利子尊者分享为他所准备的食物,并继续和他进一步讨论。最后沙利子教他三首易持的偈(gatha):

  于如来具信,

  不坏与安住,

  持净戒善行,

  亲近诸贤圣。

  深信著僧团,

  与正直见解,

  此人不贫乏,

  生命不虚过。

  因此具智者,

  忆念佛教法,

  坚持信与戒,

  与佛法正见。(SN 55:26)

  以上简单介绍了佛陀对给孤独的十八次开示。其中十四次是世尊未问自说;一次是当给孤独提出问题时所说;另一次他报告他如何教导他人;还有两次是由阿难达(ananda)与沙利子(Sariputta)来指导他。这十八次开示显示出佛陀如何对在家众阐明教法,并鼓励他们喜悦精进。

  原注:

  [1]见《增支部选集》(Anguttara Nikaya:An Athology),由向智长老翻译。

  [2]同样的分析也出现在SN 42:12中,是对聚落主罗西亚(Rasiya)所说。

  [3]Pityim pavivekam。喜(Piti)出现于初禅与第二禅中。(译按:「喜」是喜欢或对所缘有兴趣,进入初禅之时,会有遍满全身的喜生起,喜禅支可以对治五盖中的嗔恚盖。)

  [4] 「和感官有关」,是指六根与六境。最后三项中,第一项是指不善的目标失败时,生起的痛苦与悲伤;第二项是指不善的目标成功时,生起的痛苦与悲伤;第三项是指善的目标失败时,生起的痛苦与悲伤。

  [5]同经文亦出现于SN 12:41与SN 55:28。

  译注:

  ①十圣法:此十法能生圣者,又为圣者所依,故称「圣处」。即:

  (一)断五法:指断五上分结,得阿拉汉。

  (二)成六法:指成六妙行。

  (三)守一法:指系念而观身之无常、苦等。

  (四)依四法:指依四圣种,尽形乞食乃至有病仅服陈弃药。

  (五)舍伪谛:指能达实相,断一切见,证得初果。

  (六)舍诸求:指舍弃欲求(求欲界法)、有求(求上二界)、梵行求(求学道),得无学果。

  (七)不浊思惟:指灭欲界中修道之烦恼,得前之三果。

  (八)离身行:指除欲界之结,获得四禅。

  (九)善得心解脱:指得尽智。

  (十)善得慧解脱:指得无生智。

  (一)、(二)圣处,是从不来果(anagami)得阿拉汉;(三)、(四)、(五)、(六)圣处,是从外凡夫次第增进得阿拉汉;(七)、(八)、(九)、(十)圣处,是从入流果(sotapanna)果终得阿拉汉。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互动金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