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话头不是让我们寻求字面的答案,而是通过寻求答案,通过持续不懈地寻求答案,使我们进入特定的、无杂念的心境,然后,只要功夫到了,机缘成熟了,就像瓜熟蒂落,开悟了,终于寻到了人生的大答案。
如果一个人不具备日常修持功夫,没有正信、正愿、正行,他参起话头来是很难进入那种特定的无杂念的心境,据说,过去有不少人参话头参神经病了,就是因为善根不够,日常修持没有。
道教对禅宗贡献,我们都忽
道慈大和尚率普陀山佛协参
释迦牟尼佛给我们五面照妖
那一片慈悲喜舍的暖阳
那些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
那些从北大清华出家的和尚
焰口召请文(宋·苏轼)
无相颂(唐·六祖惠能)
辞北堂书(唐·洞山良价)
版权所有:互动金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