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这个「菩提」,我们常常都在读诵经文,在修行的过程里面,我们也都知道「菩提」,那我们这边再来详细解释「菩提」。我们说,发菩提心,成无上道,我分成两个段落来解释。第一个,佛法里面经、律、论所讲的道理,「都离不开我们当下这一念心」,什么心呢?「菩提心、涅盘心」。「修行学佛、护持佛法,平时出钱出力,护法护教,这些都是修福德、修慈悲」心,念佛、打坐是在修我们当下这一念心,「这才是最究竟的」。
佛经上说,「菩提觉法乐」,「无上菩提觉法乐,无上涅盘寂静乐」,也有说无上涅盘寂灭乐,「菩提觉法乐,涅盘寂静乐」,十方诸佛所修证的都不离开这个菩提心跟涅盘心。以禅宗来说,叫做「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以净土宗来说,带业往生,证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净土,尤其是「常寂光净土」也是我们当下的菩提心跟涅盘心。密宗讲「即身成佛」,也是讲菩提心。「即身」就是什么?我们当下这一念心,叫「即身」。认识这一念心,用这一念心来用功,叫「即身成佛」,「菩提、涅盘就会现前」。除了这个以外,其他的法门都是方便。这个我们首先必须要搞清楚的,你修八万四千法门,大多是方便法,最后就是要契入菩提心、涅盘心。「修行不但要知道方便法」,还要知道究竟法门,否则,你执着方便法门,离无上菩提道那就非常遥远了。
有人听到说「心即是佛」,「就以为可以不用修了」,他不了解「心即是佛」是从最高的境界来说。但是万丈高楼从地起,你还没达到这个境界的时候,你心中还是有妄想、烦恼,所以你必须要藉方便法、修方便法。但是你还是不能执着方便法,你最后才有办法契悟究竟。就像释迦牟尼佛教导弟子一样,「修而无修,言而无言,行而无行」。你修到证得实相了,证得「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像六祖大师一样,那就修而无修了,挑柴、运水无不是禅,他在那边舂米也是菩提,他在那边舂米也是佛性的妙用,这是「修而无修」。「言而无言」,他身口意都在三转法轮,「言而无言」,说而无说,无说而说。就是要大家修了以后,不要执着那个福报、功德,将一切功德要做三个回向,一个是回自向他,「回因向果,回事向理」,最后还是要回归到菩提、回归到涅盘。
那么古德说了,「修行不发菩提心,犹如耕田不下种」,所以这一念清净菩提心是很重要的。「有了清净心,还要修寂静涅盘」,达到这个境界的时候,你才能够超越时间跟空间。也就是说,你必须要定慧等持,你有定慧等持的三昧功夫,你才有办法超越时间跟空间。所以为什么念佛也是修定,也是修慧,它是可以超越时间跟空间的。当你超越时间跟空间,心中就没有妄想、颠倒、愚痴,那么这一念心就由相对的心变成绝对的心了,由染污的心变成清净心。
一个人看到外面的六尘境界,我们心很容易攀缘,想要达到无住生心,这个很不容易。看到外面的境界,知道是好的、是坏的,你心不随境转,要心不随境转,就范仲淹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们看到东西就起心动念啦,看到自己受损失,就起了一个悲叹啦。所以像现在很多人都去追逐名闻利养、五欲六尘。比如说我们常看到报纸登的,百货公司送纪念品,抢得头破血流,或是看到一个偶像歌星出现,挤得也是头破血流,都是追求外境,迷失自我,颠倒众生。我们修行人,不因外面好坏的境界,就随波逐流,拼命的去追求。更不要为了自己认为是自己渺小,每一个人都有佛性,都具足无量智慧德能,所谓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所以「灵山」就是我们的觉性、我们的佛性。《大学》里面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就是恢复我们的觉性,恢复我们的佛性。不但自己要「明明德」,而且要「亲民」,去帮助众生,帮助众生一样返迷归悟,不要迷失本心,这叫做「亲民」。做到圆满了,「止于至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就是我们佛家讲的自觉,「在亲民」就是觉他,「止于至」善就是什么?觉行圆满。当你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了,无明断尽了,证得漏尽通,菩提、涅盘现前。所以儒家跟佛家讲的这个意境其实也是殊途同归,只不过是有深浅不同而已,道路还是菩提心,文辞不一样而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以「大学之道」在讲什么?就是菩提道啦。「大学之道」,「大」,那个叫做菩提道,所以体大、相大、用大,叫「大学之道」。因为什么?因为藉修德显性德,从凡夫学习到成佛,从迷惑学习到觉悟,从烦恼深重学习到证菩提,「大学之道」。
那《中庸》里面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这几句话大家都读过,「天命之谓性」就是我们的本性,人人具足。每一个人都有佛性,但是被烦恼无明障住,所以必须要修道。所以「天命之谓性」,每一个人都有本性。「率性之谓道」就是修行,你必须要藉得善知识的引导,来藉修德显性德,叫「率性之谓道」,就是要修道。那「修道之谓教」,你必须要藉由经教,必须听经闻法,所以「修道之谓教」就是什么?就是藉教理,信解行证。这样的话你才能够怎么样?「道也者」,你才能够跟道相会,你才能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所以「道不可须臾离也」,才能够明心见性,所以不能离开这一念觉性。「道不可须臾离也」就是你不要离开你这个觉性,你一离开觉性,就堕落入罗剎鬼国。那么儒家还讲「内圣外王」,「内圣」是什么?「内圣」其实是指我们这念清净心。「外王」是什么?你六根对六尘,你可以当家做主,叫「王」嘛。所以「内圣」的意思,让自己能够从凡夫成佛,恢复清净。那「外王」呢?你的行住坐卧、待人处事,六根对六尘,自己可以当家做主。这叫「内圣外王」。如果是用佛家来解释,这个「内圣外王」,你如果没有明心见性,那六根对六尘,你没有办法舍识用根,你绝对是攀缘取舍,你做不了主。所以刚才念过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也就是要能够体悟这个觉性,要恢复这个菩提自性。
所以「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所以信心很重要。佛法讲正信,而不是迷信、疑信、浅信,而是要正信,最后进入深信,深信就能够证果了。所以如果你能够有正信,你对佛、法、僧三宝,你对事情就会很欢喜、有力量。对佛法的经、律、论三藏的言教,你就会信菩提、就会信涅盘,你就会信人人本具佛性,你就会信诸佛菩萨的开示、祖师大德的开示,你就能够相信。那你这样就可以证到贤位,最后成就道果,达到圣位。
所以菩提、涅盘,「大家要了解,不是死了以后才进入涅盘」,这个清净心,如果你这个清净心现在没有办法现前,你说想期待死了以后,才能现前清净心,才能入涅盘,那不太可能。包括你往生西方,或者你想要往生东方琉璃世界,或者你想要往生兜率内院,都是一样的。你想要往生真正的净土,首先你必须要转染成净,净化你这一念心,要发菩提心,菩提心要发出来,什么是发菩提心?那印光大师说生死心切,把「死」字挂在额头,祖师大德都讲很多方法,印祖讲的这最实际,你要生死心切,这一大事因缘,生死轮回,如果你真正能够觉悟了,你菩提心自然生出来,发菩提心。如果你不能发这个心,不能深信切愿,也就是说你没有发菩提心,你就没办法深信切愿,那你清净心没办法现前。你清净心没办法现前,你不可能往生极乐世界,为什么?因为你没有发菩提心,没有一向专念,那你清净心没有现前,你不可能死后还会现前,你活的时候就没办法转境,若能转境,则同如来,你眼前都没办法转境,你说你往生以后还会转境,怎么可能呢?所以如果你没有发菩提心,那么你修十年、一百年、一千年、一万年,还是在皮毛上熏修,无法登堂入室。
所以「菩提」就是我们的觉性、我们的智慧、我们的佛性。一般人所想的都是名利财色、功名富贵。求不到就起烦恼,想久了就昏昏沉沉、迷迷糊糊。我们呢?不是。我们心想极乐,我们心想善法,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我们回光返照。老和尚说的,人家要的你不要,人家不要的我们要。人家不要什么?人家不要解脱,人家不要智慧,那我们要。回光返照,觉察、觉照,每天要想想,自己菩提心有没有发出来?清净心有没有现前?当你在根尘接触的时候,你在待人处事的时候,你有没有用清净心?问你自己,从现在开始努力,才有往生净土的可能。
所以「佛法最究竟的就是菩提、涅盘」。如果做不到,你最低限度要建立信心,净土法门里面要仗佛愿力,在《无量寿经》里面讲,最低限度你要怎么样?在下辈往生里面,我记得很清楚,「愿生彼国」,「愿生其国」这个信心你要出来,你「至少明白这一条路的存在,有一点点的相应」,种下这个清净的种子、菩提种子、般若种子,即使今生不能够成就无上道,你种下这个清净的种子,将来一定可以成就。
以上是我特别来解释这个「菩提」,因为我们常常不知道「菩提」,那「菩提」怎么去熏修呢?我刚才这边,特别再把它讲详细一点。
摘自《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二十二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版权所有:互动金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