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倩
最初从民间信仰开始接触佛教,到后来在寺院接受正信佛教的熏化,尔来几度春秋;从想成为一个佛学研究者,到成为一个学佛人,尔来数度寒暑。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先生曾经说过:“科学发展的终点是哲学,哲学发展的终点是宗教。佛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宗教。”的确,佛学博大精深,微妙难思,用语言文字难以表达。
学佛者应该有科学的认知态度,以内修的心看自己。为什么有的人在学佛之前,本是一个智慧颇浅、想法不多的平凡人,学佛之后,却变得见解很多,见到同修或师父们就喋喋不休,一味地陈述自己的看法,说的要么是小道消息,要么与修行无关,根本不听他人意见。另一种是只顾向师父诉说烦恼,好像全世界人都对不起他,社会不公平,人心太险恶,根本没有意识到是不是自己有问题。当师父看到他的痛苦时,慈悲心起,对他开示劝导,他却置若罔闻,他找师父,不是想通过听取师父的教诲来完善自己的修行,而是来求证和认可自己所为的正确性。我在参加终南山佛教文化夏令营时,就碰到一位师兄,在宽严法师开示结束之后,她将问题写在本子上,站起来提问,法师一一作答,她却认为法师的观点不是她想要的答案,于是法师回答,她想要的答案只有她自己知道,法师只说正确的答案,而不是说她想要的答案。
从根本上说,这也算是一种执着,对自己见解认识的正确性的执着。自从有人类社会以来,人就把自己作为唯一的尺度来认识这个世界。可是认识的科学性呢?科学是一种工具,关键在于运用工具的人。
学佛者,应该有圆融无碍的胸怀,以慈悲的心看世界。修行的某一个阶段,外在的干扰太多确实对学习不利,而学习的目的,是学到知识智慧,用来改造和改善外环境,而不是逃避,也不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我们需要用更多的时间来内视内求,向内观照。人都有两只眼睛,向外看是无比宽广的世界,向内看是无比深邃的内心。而外面的世界纷纷扰扰、喧嚣无尽,我们还没有足够的定力去抗拒外在的诱惑。我们可以暂时隔离外界对我们的刺激,不受外界的影响,从而调整内心世界的秩序,提高自我的觉察力,使之趋向和谐与宁静,回归清凉的自性。但是,这也有个度的把握,凡事适度最好,过犹不及,要坚守中道。通过内视反观我们内心有哪些习气污染,去掉污染执着,放下包袱,而不是把它们包裹得更紧。擦镜子,是为了更好地照清楚内在和外界,而不是以擦镜子为借口和理由,把自己和镜子一起包得严严实实,不见天日,如埋头的鸵鸟,生活在自恋的世界中。假如人把内敛变成自我习气,就会走向反面,变成一个失聪的人,一个听不懂别人说话的人,即使善知识亲自点拨,也不能明心,又何谈见性?只是在内心中打转转,陷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不去觉察心外的世界,这是一种轻度的自闭现象,我们应该避免。
学佛者,应该有与时俱进的眼光,以超越的心看经验。世间普通的人往往仅以自己的见闻和经验来判断一切事物,但这是不可靠的,我们的感觉和经验经常在欺骗自己。比如说我们在地球上看太阳东升西落,太阳是围绕地球转的,可是我们学的地理知识告诉我们,事实并非我们看到的那样。在看电影时,观众认为电影里人物的动作是活灵活现、连续不断的,但懂得一点电影原理的人都知道,电影的放映实际上是由一幅幅静止的画面串起来的,因为播放的速度很快,所以人的肉眼觉察不出来,误认为是连续的动作。又如一个瓶子,在没有破碎之前,对于昨天、今天和明天的瓶子,人们都会认为是完全相同的一个瓶子,但佛陀告诉我们,它是在刹那地变化坏灭!因此,人类的经验往往就是对事物表层现象的一种虚假体验。对此,科学家们也有类似看法。麻省理工学院的著名物理学家威斯柯夫说:“量子力学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的非物质能力,可是并不因它不可看见,我们就不能认识它和不相信它。在科学上几乎每一件事都是超过你的直接经验的。
版权所有:互动金刚经